鞍山钢铁集团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2010-04-12胡迎春杨会娟
胡迎春, 杨会娟, 陈 萌
(1. 辽宁科技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51; 2. 河北农业大学 园林与旅游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3.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 100085)
工业旅游是以工厂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生活场景、工业企业文化等工业相关因素为吸引物的旅游体验活动,是近半个多世纪才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兴旅游项目[1]。20世纪50年代,法国电力公司为了普及核电知识而免费接受公众参观,由此拉开了工业旅游的序幕。之后,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参观其生产流水线,引起德、美、日等国的效仿,并逐步演化为工业旅游。近年来,工业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作为我国最早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鞍钢)发展工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工业旅游的发展相对缓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何发挥这一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全国工业旅游品牌?本文拟对此进行探索。
一、鞍钢工业旅游发展概况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喻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现为全国第二大钢铁冶炼企业[2]。在2004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钢铁信息服务商——世界钢铁动态(WSD)的权威评比中,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再度跻身世界钢铁企业十强,排在第八位。目前鞍钢工业旅游推出的产品“鞍钢之旅”,以钢铁生产过程为主线,以采矿、烧结、炼铁、炼钢、成材等工艺流程为内容,以冶铁历史、矿渣艺雕、旧蒸汽机车、20世纪50年代的炼钢平炉及废次钢材加工旅游纪念品为着力点。
1. 鞍钢工业旅游发展历程
“九五”期间,随着鞍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和鞍钢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鞍钢工业游专题旅游项目呼之欲出。1998年,德国一批游客在参观鞍钢期间看到蒸汽机车极为高兴,认为鞍钢如果发展工业游、特别是蒸汽机车游将吸引大批德国游客。1999年,上海宝钢集团开展工业游的消息传到鞍钢,对鞍钢领导层又是一个触动。1998年和1999年,鞍山市社会各界组织的大小学生、妇女、军人、老年人集体参观鞍钢的团队络绎不绝,使鞍钢开展工业游成为现实。于是,1999年10月,鞍钢在征得鞍山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果断作出决策成立钢花旅行社,确定了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的工业旅游线路,使鞍钢工业之旅付诸实践。鞍钢要求,凡是游客经过的线路,各有关单位要进行积极的配合,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此后,鞍钢领导班子几次召开会议研究发展工业游事宜,对新推出的旅游点和线路给予财力和人力上的支持,使工业旅游项目得以不断发展。
2. 鞍钢工业旅游线路设计
鞍钢在设计旅游线路时,充分考虑到自身处于老工业基地的现实情况,选择了一些有吸引力、有钢铁冶炼过程的衔接性项目,同时又要保证不涉及到关键技术秘密。目前,鞍钢之旅有两条半日游和两条一日游线路供游客选择。一日游:(A线)大孤山铁矿—齐矿调军台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二炼钢厂—热轧带钢厂(1780机组);(B线)大孤山铁矿—齐矿调军台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二炼钢厂—大型厂。每日每位50元。半日游:(A线)大孤山铁矿—炼铁厂—二炼钢厂—热轧带钢厂(1780机组);(B线)大孤山铁矿—炼铁厂—二炼钢厂。每人每半日30元。
上述线路已吸引了鞍山市大批中小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周边城市中小学生及离退休干部。游客在领略钢城风光、了解中国冶铁历史、了解“点石成金”奥秘的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3. 鞍钢工业旅游经营模式
考虑到其资源的独特性,鞍钢工业旅游目前由“鞍山钢花旅行社”独家经营。该旅行社采取市场经营方式,共有人员10余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鞍山市旅行社的新星。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鞍钢工业旅游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渐加快。
二、鞍钢工业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经过几年的发展,鞍钢工业旅游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与此同时,在从1999年至今的近十年时间里,鞍钢工业游的发展非常缓慢,并没有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产生影响,其产品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发现,近年来鞍钢工业旅游正在逐步淡出鞍山旅游市场。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鞍钢开展工业旅游的不足和制约因素。
1. 思想观念上忽视工业旅游的重要性
尽管我国一些较早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在发展工业旅游上已尝到一定的甜头[3],但是鞍钢集团内部许多领导和员工对发展工业旅游仍抱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企业是制造产品的场所,“闲杂人等”到企业旅游会影响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因而视工业旅游为副业而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开展工业旅游是不务正业,认为工业旅游是“小儿科”,成不了大气候,因而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抱着敷衍和排斥的态度。在工业游的实际运营中,相关部门也存在缺乏统筹规划、准备不充分的现象,极少为发展工业游而对相应的旅游专门设施进行建设或改造完善。此外,鞍钢工业游中还存在对旅游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由于工业游是在工厂中、尤其是重型工业工厂中参观,极有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因此游客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然而鞍钢在游客安全方面的投入还非常有限。
2. 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
目前,鞍钢开展工业旅游似乎更加看重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形象效益,对于因此带来的收入和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岛市的海尔、青啤等9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收入已达3亿多元,仅2006年1年,9家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收入就达6 500万元,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接近赴青岛游客总数的1/10[4]。而鞍钢工业之旅自1998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 000万元。2004年,鞍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总额501.42亿元,而截止到这一年,旅游收入仅实现2 651万元。可见,鞍钢工业游所带来的收入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3. 现有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目前,鞍钢工业旅游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参观上,游客亲和度不高,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对于半天游的游览项目,很多时候游客的停留时间甚至不到一个小时。此外,对旅游产品附加值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在整个观光过程中,缺少企业图片、企业简介、宣传画报、游客留影、明信片、纪念品等宣传载体,易导致游客返程后便忘掉了企业,同时也使企业失去了增加旅游收入的好机会。
4. 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
在目标顾客的定位上,鞍钢工业旅游仍比较侧重于企业间参观交流的商务旅游和各单位组织的集体旅游,尤其是中小学生团体旅游,而对大众旅游尚开发不足,因而在营销上缺乏策划和宣传推销,等客上门的现象仍然存在[5]。在促销渠道上,虽然成立了钢花旅行社,配有专业的导游员,但对旅游资源设置“垄断障碍”,这难免会打击其他旅行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工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鞍钢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鞍钢工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逐步推进。
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企业领导应转变观念,提高对于开展工业旅游的认识。要认识到发展工业旅游给企业所带来的诸如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裨益[6]。发展工业旅游不仅可以解决进一步提高工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工业资源深层次开发的问题,而且对于改善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加就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邀请一些知名的旅游专家对工业旅游的发展进行评估、规划,以提出合理的开发、发展方案。只有企业领导人认识到了开发工业旅游对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作用,才能鼓励发展工业旅游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 加强旅企双方合作
旅游企业和工业企业对工业旅游开发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旅游企业主要着眼于旅游的经济功能,而工业企业更看重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功能[7]。这就需要寻找实现企业自身宣传目的与旅行社营利目的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旅企的积极合作,促进双赢。
旅行社在线路的开发、宣传与市场的推广、客源的组织方面具有优势;而企业则可在提供旅游吸引物、商品、纪念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美化环境等方面施展所长[8]。鞍钢工业旅游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还要注意做好导游员的培训工作,尽快培养出适合和热爱工业旅游的导游员。
3. 设计新颖的旅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
在鞍钢工业之旅发展过程中,应针对鞍钢的企业特点,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内容,不能把旅游活动限定在旅游通道内,只是走走看看,要满足旅游者参与的要求和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这也是当前鞍钢工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并突破的一个难点。工业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把握企业文化的精髓[9]。
鞍钢可以筹建一个钢铁博物馆,馆内陈列各种各样的钢产品,使其成为鞍钢工业旅游的产品之一。首先,可以将集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或设备更新换代淘汰出来的生产设备按照工艺流程摆设,并配以有声影像、照片等陈列,使游客感受时代的变迁,既满足他们的怀旧心理,也无形中培养了对企业的忠诚,这可以通过安排游客在旧厂房亲自参加生产等来实现。其次,鞍钢企业内部应增设相关的文化、娱乐设施,这将使整个环境更具吸引力,延长游客的逗留和消费时间,从直接参观工厂车间、购买商品、餐饮服务发展到依托企业文化、娱乐设施等来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此外,要设计制造出带有企业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赠送给游客或供其选购,并向游客发放企业概况、游览景点介绍等宣传材料以作纪念或加深认识,进一步提高游客对鞍钢工业旅游的认知度。
4. 加强知识教育,培养一批专业导游员或讲解员
鞍钢集团拥有鞍钢职工大学和矿山技校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且与辽宁科技大学一直是校企合作单位,这使开展工业旅游具备了人才上的优势。鞍钢发展工业旅游时,这些学校可以选择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良好口才的学生进厂为游客担任兼职导游,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也能节省成本,为游客带来新鲜感,并可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可谓一举多得。
5. 走市场化经营之路
工业旅游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大批旅游型企业进一步加速了集约化的步伐,形成了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工业旅游只有建立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才有生命力[10]。鞍钢应广泛地与旅行社进行合作,而不能只依托钢花一家旅行社。要增强鞍钢工业游产品的营销力度,确定目标群体,并针对目标群体设计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项目和产品。
总之,凭借鞍钢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经过精心的策划,鞍钢的工业旅游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克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开发探析 [J].辽宁经济,2008(4):73-76.
[2]鞍山钢铁集团.鞍钢介绍 [EB/OL]. [2008-10-15].http://www.ansteelgroup.com/agjs1.htm.
[3]朱沙.太钢工业旅游开发构想 [J].山西旅游,2008(3):17-18.
[4]于波.工业旅游对名牌企业发展的影响 [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32.
[5]杨建华.河南工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企业活力,2008(6):46-48.
[6]王永萍.论天津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J].天津经济,2008(1):65-68.
[7]任宣羽.攀钢工业旅游市场潜力研究 [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5):34-38.
[8]荆海亮.浅析发展工业旅游的意义 [J].企业活力,2008(8):29-30.
[9]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 [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2):117-118.
[10]张洁.工业旅游及其开发研究 [D].西安:西北大学,2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