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新·求真·务深
——作文写作资源的开发与提升

2010-04-12邹学强

关键词:夷陵区求真真话

邹学强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105)

追新·求真·务深
——作文写作资源的开发与提升

邹学强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10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重视方法技巧的讲解,多规则要素的强调,忽略学生写作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忽视宽松自由写作氛围的创设,以致学生写作假大空,老师批阅就头痛。笔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应对之策。

作文教学; 追新; 求真; 务深

作文课上,老师口干舌燥传授着诸多的文章技巧,宣讲着纷繁的经验法宝。学生听的全神贯注,法则技巧记了无数。可临到提笔却脑中空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最后勉强成文,不是假话、大话、空话满篇;就是东拼西凑,寻章摘句。学生写的极为痛苦,老师改的味同嚼蜡。笔者认为,作文教学首先应树立写作源自生活的意识,我手写我心,而不是仿效他人,无病呻吟。其次,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赋予学生作文时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学生敢写真话、抒真情。若能在此基础上,有独到见解,有深入思考,那就实属佳作了。几年来,笔者针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渐渐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尽管这条路还歪歪扭扭,不算阳关大道,但通过不断尝试与努力,我的学生写作资源开阔了,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不再害怕作文。而我批阅作文也慢慢变成了一种分享,一种沟通,甚至有了一种“寻芳”、“拾贝”的惬意。现在,我把我的做法归纳为“追新、求真、务深”。

一、追踪生活,扭住一个新字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个“时”,指的就是即时、现实的生活。很明显,老祖先都主张文章应该为现实而创作。古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而我们却为什么老干蠢事呢?我改变了那种虽与课文扣得较紧,但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农村变化,将身边的怪事、新事、大事……不失时机地“现炒现作”。这样,学生觉得新鲜有趣,都乐意写,且大都娓娓道来,言之有物。

以上学期为例,我镇农村实施农田水利改造:推田、修路、挖渠,农民欢欣鼓舞,学生感受深刻。那轰隆隆的机器轰鸣,那坎坡瞬间夷为平地的惊奇与感叹,不正是良好的写作素材吗?在周日放假之时,我要求学生回家用眼认真观察、用耳仔细倾听、用心领悟感受,限定以此为题材作文,比比谁更关注关心生活,结果出奇的好。学生不仅对场面进行了详细而新奇的刻画,并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农村的关注,知识的重要等,学生有话可说,文笔流畅,一般都“洋洋洒洒”地写出了近千字的大作。

就这样,引导学生作文取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紧按生活的脉搏,追赶生活的脚步,自然下笔时潺潺“源头活水来”,成章后充满了新鲜的气息。

二、摒除虚假,强调一个“真”字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事实,切乎生活的状况。”这就告诉我们,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他们自觉养成“说真话,表真情”的意识,因为只有真的,才是美的,才独具魅力,才能打动人心。实践证明,取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强调学生写真事,抒真情,摒弃虚假、矫饰,让抄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以前作文中出现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再难见到。更为可喜的是,透过作文,我们仿佛看到了同学们那一颗颗鲜活率真的心,那可是无遮无掩的啊!

如八年级开学之初,学生按以往的惯例,在随笔中写了大量的计划、理想、人生类的作文,满篇虚空的豪言壮语,缺乏真情实感。我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写身边的事,写自己的生活,并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学生通过描写送自己上学的父母,感受到关爱与责任;通过写入学趣事,感受到生活的情趣;通过给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写信,感受亲情,成长励志……一篇篇来源于生活的习作,以孩子独特的视角,展示着真实的生活,流淌着鲜活的生机。

强调写真话,抒真情。教师还应积极创设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如我在批阅随笔时,一位学生在与老师发生冲突后,出于激愤,写下了不少可算大逆不道的话泄愤。作为老师,我在保密的基础上和他进行了思想交流,既进行了教育,又保护了孩子了写作热情。若老师不能妥善处理,会让孩子不敢在文章中说真话。你做再多的强调与要求也无济于事。

让作文走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这不仅顺应写作的客观规律,也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更有利于培养造就一代真诚磊落之人。

三、用心思考,追求一个“深”字

作文取材于生活,但绝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复印。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同样,写而不思也罔。

追新也好,求真也罢,如果不重视启发学生反思生活,体味人生,努力在“深”字上下功夫,那作文恐怕就成了“低效”劳动。实践证明,引导学生热情关注生活,拓宽写作资源,真实表现生活,这毕竟容易做到,但指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深刻地反映生活却要艰难得多。而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内容贫乏,思想浅薄。这样于文于人都极为不利。有鉴于此,我除了在上阅读课时,让学生领略这些作者宽阔的胸怀,深刻的思想外,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还强调要学会较为深入的思考,不仅关注“是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因为只有用心思考,才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真理、深刻的启迪,才能深切体验人生的滋味,感悟人生的真谛。学生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同时,自己的思想也更趋于成熟、趋于客观、趋于深刻。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无裨益。

我主要作了两个方面的指导,一是联想能力,二是创造能力。如我指导学生以母亲为题材作文时说:“写好这篇作文,不仅应细致描画出母亲的外貌、言语,选取典型事例,更重要的是写出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你对母亲的理解及感激。不光是母亲对我们,也应思考我们应怎样对母亲。不光关注于自己的母亲,也应关注古往今来全天下的母亲情怀。”果然,许多同学一改往日的平面浅显表现层面,在作文中引经据典,变换角度,显露出了“深沉”。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写作的同时,让他们用心地体味生活,深刻地反思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看到学生在作文中生活着、思考着、进步着,我也深受感染,同时深受启迪。“一花一世界”,事实证明,学生的大脑里蕴藏着无穷无尽奇妙无比的创造力,每个学生的世界是那样的奇异与独特。

经验告诉我,引导学生追踪生活,扭住一个“新”字;摒除虚假,强调一个“真”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遐想未来,牢记一个“新”。就有实现由低效作文到高效作文根本转变的一线曙光。

G 623.2

A

1672-6219(2010)增刊-0377-02

2010-12-10

邹学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夷陵区求真真话
张锦绣
真话能走多远(节选)
真话都可以写吗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湖北省夷陵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实践
我为群众办件事
宜昌市夷陵区2011年柑桔产业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