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的理性思考

2010-04-12易正伟

关键词:当堂导语教学策略

易正伟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中学,湖北宜昌 443146)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的理性思考

易正伟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中学,湖北宜昌 44314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所有老师追究的目标。本文主要就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提出自己的理性思考。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语文实践

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教学过程的展开、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许多教育改革家和一线教师经过潜心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些模式还在许多地方推广。宜昌市教育局于2009年11月正式启动了“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我也积极参加了这项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的创建和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也有了自己的初步的实践与思考。

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我们每位老师只有投身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许多学校推行的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其先进性,“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当堂训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我认为,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不应有固定的模式,每门学科、每节课都按照一样的模式学习,这和中国封建时代禁锢人们思想、扼杀人们创造力的“八股取士”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又要考虑到某门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比如,洋思中学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学科,并不很适合语文、英语等学科。

邓小平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理论用到教育教学上,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真正地培养能力,逐步地形成素养,就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

毛泽东曾在对文艺界的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是非常赞成思想解放的。只有解放思想,我们的行动才能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成就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成就了几个超越前人的思想家呢?好像没有。所以,创建高效课堂不能只推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或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而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或每门学科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我们不能犯病急乱投医的错,因为这些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校情和学情。

二、语文学习要注重实践

语文学习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据我所知,洋思中学的语文教学还是抱着教科书打滚。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围绕着教科书,当堂训练中的检测题,各种形式的考试也紧扣教科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很少涉及。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编选的,都是经典之作,我们自然要学习、品味,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带着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学习方法,到生活中去应用,在应用中自觉地学习语文,在实践学习中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余蕾先生所倡导的“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课内得法,课外得力”的语文教育思想不是更科学、更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吗?所以,我们在学习洋思中学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策略的局限性,结合我们已有的先进经验,推陈出新,探索出一些更先进的教学策略。

三、借鉴先进模式,改进部分环节

第一,导语设计应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每门学科的导语设计都要如此,语文学科的导语设计尤其应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只有这样的导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兴趣,也能体现新课程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特点。如果每节课都是“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的导语设计,多么单调,多么枯燥!这样的导语固然简洁,可以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自学。但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再多的学习时间也会浪费掉,学习效率又怎么可能高呢?当然,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这样简洁的导语也适用。但我认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导语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更高,只要控制好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就可以了。

第二,语文课堂教学不宜设计太具体的学习目标。就算是基础知识的积累,比如一堂课掌握一个字或一个词,每个学生就不一定是一样的,这要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决定;而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对文章语言的感悟,对文章感情的体验,就更不能有具体的要求了。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作品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是不相同的,怎么能设计太过具体的教学目标呢?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不能只重视知识与能力,而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

第三,“当堂训练”形式不能太单一。“当堂训练”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避免了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陷入题海战术的境况,这是好事。但当堂训练不能搞成当堂检测,语文学习尤其不能这样搞。这种策略就不是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了,而是天天考、堂堂考了。应试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虽然还有生命力,但也不能这样走向一种极端啦!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练习内容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不能认为当堂训练了,课外的语文学习就不必搞了。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语文素养是在课外的语文学习中形成的。

G 623.2

A

1672-6219(2010)增刊-0347-02

2010-12-10

易正伟,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当堂导语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导语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阳光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不怕死的留下
本期专栏导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