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体育课堂要重视创新

2010-04-12李建国

关键词:体育课原则体育

李建国

(宜昌市二十一中,湖北宜昌 443002)

现代体育课堂要重视创新

李建国

(宜昌市二十一中,湖北宜昌 443002)

针对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笔者认为,现代体育课堂上要注重创新。实施原则:一是教育性原则;二是情景性原则;三是激励性原则;四是时效性原则。体育课堂创新教学方式的创编原则:锻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安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创编体育活动的准备工作: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活动的讲解示范。创编体育活动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集分结合;课间穿插;命题发挥;内外联系。

体育; 课堂; 创新

据调查,现在的学校里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的体育课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课堂上没有朝气,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六年小学、三年中学和三年高中,教师几乎是一个口气,一个模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体育课呢!要怎样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现代体育课堂上要注重创新。特别是今天的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在体育运动中,他们喜欢轻松的活动,喜欢不费体力,没有风险的活动;流血流汗的体育活动,他们根本不参加或者不乐意参加。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就更显得迫在眉睫。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实施原则

第一,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创新教学是以“乐学”为支撑点,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广泛而深刻的。

第二,情景性原则。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自由、快乐。

第三,激励性原则。一方面要激趣、激情、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心智活动。比如在体育课堂上举例表明:毛泽东73岁畅游长江,邓小平和小战士踢球;渣滓洞里,江竹筠、许云峰等革命先烈带着铁镣锻炼身体;国家体育战线的体育明星,背后都有一部流血流汗、挫折中崛起,失败中奋发的磨难史。用他们的事迹感召学生,能够树立学生参加体育的信心和意志。

第四,时效性原则。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远期目标是面向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素质。

二、体育课堂创新教学方式的创编原则

怎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更新颖的体育活动,改编现成的体育活动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创编的体育活动产生良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一是锻炼性原则。锻炼性是创新体育教学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活动的路线等。如;人数较多时,应避免创编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的活动;尽量创编每人有均等活动、动作较活泼、自然而又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创编那些活动规则较简单、活动方法较实用,不造成游戏过程中费解、费时的活动。总之,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二是教育性原则。创新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必须与创新教学模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如: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可创编有一定动作难度的“障碍跑接力”等游戏;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可设计分队竞赛的游戏形式和个人得分与团体积分相结合的记分方法等;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构思完成活动的方法时,可留有一定的余地,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另外,体育活动的名称要既能反映活动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后的奖罚也应考虑不同学生的承受能力,力求合理可行。

三是趣味性原则。要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趣味性是体育教学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活动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

为了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个体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活动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活动的情节等方面多考虑。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营远足、翻山爬岭、跨栏攀高和长跑越野等活动项目,对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有利。我们可以根据气候季节的交替,巧妙地安排各项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严寒的冬天可以安排同学们在雪地里上课,可以组织开展冬泳活动,可以开展各种象征性的长跑活动;酷热的夏季,可以组织学生在烈日下运动,在暴雨中竞走,在逆风中投掷等。这些活动由于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是安全性原则。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活动时应特别注重贯彻安全原则,对活动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游戏中不准推撞,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五是针对性原则。创新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有的放矢地创偏体育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少儿适合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小,并富有一定情节和想象余地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则可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大,对判断反应要求较高的体育活动;而对于有一定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的校代表队来说,创编竞争激烈,含有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要求的体育活动能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总之,针对体育课各部分的内容和任务,创编适合的体育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身体素质一种辅助方法和手段。

三、创编体育活动的准备工作

一是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在课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体育活动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场地要平整无杂物,距建筑物要有一定距离,地面的标记、界线要鲜明,组距要合理。器材、教具要简单实用,投掷器材要放置在划定的区域内。为了保证活动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场地器材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作1~2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活动的讲解示范:教师应位于学生都能听得清和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示范,特别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要讲清楚。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而又形象,使学生一听就明白,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解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

四、创编体育活动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创编了各种体育教学活动后,我们又不能单纯地采取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使创编体育活动与“玩”相结合,寓教于乐。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集分结合。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规范练习,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把教和玩结合起来。

第二,课间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如可在课间活动中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尝试按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列队训练时,穿插一些花样,可以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第三,命题发挥。在讲授某种体育活动规范后,由老师同意命题,提出运动量和目的,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活动。

第四,内外联系。把校内体育教学和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改变学校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普遍现象,是我们这些体育教师的责任。现代体育课堂要创新,对我们体育教师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教授学生怎样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创新体育活动。

[1] 李健飞.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J].都市家教(上),201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3] 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G 807

A

1672-6219(2010)增刊-0300-02

2010-11-10

李建国(1964-),男,宜昌市21中体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体育课原则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