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民对2009年中泰搏击争霸赛负面评价的原因浅析

2010-04-12庞秋晶

关键词:泰拳中泰倒地

庞秋晶,郭 强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网民对2009年中泰搏击争霸赛负面评价的原因浅析

庞秋晶,郭 强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2009年中泰搏击争霸赛”以中方4胜1负落幕,但网民对此次比赛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民结构中,做为武术运动的传承人与接班人,如何使他们正确的认识散打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泰国拳; 散打; 网民负面评价

“2009年中泰搏击争霸赛”于12月29日在广东佛山顺利落幕,中方以4胜1负的优异战绩战胜了素以凶狠而闻名于世的职业泰拳。

当晚10时52分,腾讯体育以《中国功夫4∶1横扫职业泰拳 边茂富险胜泰拳王》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简短地描述了整场比赛的情况。文章一经发出,跟贴者不计其数。笔者发现,网民对此次比赛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不少跟贴者对此次比赛给予了负面的评价,尤其是对第四场张开印KO蓝桑坤、第五场边茂富胜考克莱的这两场比赛的争议最大。众所周知,现在的网民大都是以年轻人为主体,他们做为武术的传承者与接班人,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武术更深层次的丰富内涵,如何让网民正确的认识这场比赛或者是散打运动,这都与武术的发展与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鉴于此,笔者通过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请教了该方面的一些专家,对此次比赛存在的争议进行了总结并作出简单的分析。

为了减少规则对比赛的限制,本次比赛对规则作了史无前例的修改。延长比赛时间,采用5局制,每局打3分钟。历史上第一次允许泰方使用肘和膝攻击。还规定对战双方同时倒地或先后倒地均不得分。可以说,这次比赛,是中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较量。

一、网民对此次比赛争议的焦点

1.对第四场的争议

第四场比赛由泰方蓝桑坤对阵中方张开印,比赛进行到第三局,张开印加快进攻节奏打出组合进攻并直接KO对手,顿时把比赛拉向高潮,现场气氛空前高涨。然而,从网民的回复中可以看出网民对这场比赛还是有看法的,但是争议的焦点并不是因为泰国教练认为张开印打了队员的后脑,而是认为张开印是在劣势的情况下乱拳击中对手,多了几分巧合和运气的成分在内。

2.对第五场的争议

巅峰对决,收关之战。本次比赛的最后一场80公斤级的较量,由泰方考克莱对阵中方边茂富。最终边茂富在体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拿下这场比赛。为祖国赢得荣誉,奠定了中泰对抗赛4:1的优势胜利。但是大部分网民对这场比赛的结果有争议,认为这场比赛应该是边茂富惜败于考克莱。虽然比赛的前三局边茂富占优势,但是最后两局,边茂富体力明显不支,而且一度处于被动防守状态,几次被考克莱摔倒,反而最后赢了。这使一些人认为比赛结果有失公允。

3.其它争议

第一,认为第二场才是泰拳的真实表现。在第二场泰方舍受蓬对阵中方董文飞的比赛中,绰号“鬼见膝”的舍受蓬多次用到了泰国拳的招牌动作:肘击和膝顶,甚至还有飞膝动作。真正表现出了泰国拳术的凶狠凌厉。而在其它几场比赛中,这样的动作很少,而且均没有多大的杀伤力。所以多数网民认为,只有第二场才是泰拳的真实表现。

第二,认为比赛不够精彩。主持人和专家在比赛开始前插播的一些介绍中,观众能看到许多中泰以往交手的震撼镜头。主持人还介绍了泰拳的威力,从模拟的动画效果看,泰拳所展示的杀伤力与破坏力无不令人震惊。然而在比赛中,擂台上搏斗的激烈程度远没有观众想象中的激烈,多数人都认为在比赛中应该出现像李小龙等一批武术大师在影视中的精彩对决场面。

二、对争议的原因浅析

1.对第四场争议的原因浅析

在KO前的一系列对抗是:张开印和蓝桑坤在擂台中间几回合对打后,张开印退到边场围绳处,蓝桑坤直接逼上并一个右鞭腿,这个鞭腿被张开印接住,因为有围绳的干扰,使张开印没能接腿摔倒对方。放开对方后,紧跟着张开印一个右鞭腿,接下来转身左鞭拳击中蓝桑坤面部,随后一个右摆拳,最后左勾拳。从比赛录像看,张开印的转身鞭拳重创蓝桑坤后,他的意识已轻度模糊,这时张开印并没有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又是两拳,致使蓝桑坤失去知觉倒地。

笔者认为,张开印在KO蓝桑坤的动作中,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乱拳”。那记转身鞭拳的有效程度极高,接下来的右摆左勾组合拳,这对于一个职业的散打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常见的组合拳法。队员在经过长期训练后,完全可以做到动作自动化的程度。

2.对第五场争议的原因浅析

造成争议的最大原因是最后两个回合,边茂富虽然被考克莱摔倒,但几次都是先后倒地,此次的规则规定双方先后倒地不得分,这有别于散打规则对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一分的规定。一方面,虽然最后边茂富体力不支,但是考克莱却并没有抓住机会争取更多的有效得分。另一方面,在因体力相差悬殊而极易出现KO的情况下,边茂富能有效防守,凭借一股顽强的信念和意志坚持到最后,没被对手“秒杀”。所以,在以点数论定输赢的情况下,边茂富最终以点数多于考克莱赢得胜利的结果是合情合理、不容置疑的。

3.对其它争议的原因浅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次迎战,五位队员都调至国家队集训。应对规则做出的调整,防止对手肘膝进攻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训练科目。从赛后总体看,队员对泰方肘膝进攻的压制还是比较成功的。对于第二场的失利,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绰号“鬼见膝”的舍受蓬更擅长于膝顶技术,另一方面可能是董文飞大赛经验不足,心态上也有一点胆怯。

对于比赛的激励程度,众所周知:搏击作为一项时间短、消耗大的剧烈的竞技运动,体力是决定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比赛时间的延长,这就对队员的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经常打3局,每局两分钟的中国散打运动员来说,要适应比赛打5局,每局3分钟的比赛,就必须对场上的战术做出一定的调整。合理分配体力,尽量避免无效进攻,延缓进攻节奏等,这些都会降低比赛的激烈程度。

三、结语

从1989年散打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开始,散打就踏上了漫长的征战之程,开始了它的全面发展之旅。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之与世界各国搏击高手之间无数次的较量与交流,使散打发展的速度加快,其技术体系及训练方法也渐于完善。可以看出,通过这几年的交流,我国的散打选手在心理上占了不少优势,现在谈到泰拳,已不像过去那样恐惧。在参赛队员上,派出的队员也是一个新老交替的队伍,但他们在赛场上都具有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作风,他们灵巧的身法和灵活的作风,充分显示了散打运动“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特色,同时他们也在比赛中尝试肘膝技术的运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不足,从此次比赛来看,延长了比赛时间,我们队员一个很明显的劣势就是耐力差,尤其是最后一场比赛,耐力的差距更是明显可见。所以,在以后的训练当中,我们更应该通过一些具体的训练措施来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另一方面,相比于泰国拳术肘膝进攻技术的杀伤力,我们在练习散打摔法时更应该强化摔法重创对手的意识,在技术上要突出摔法的特殊地位,并向“狠”的方向上努力。不但要摔倒对方得分。还要利用摔法KO对方。在摔的实施过程中,要抓住对手重心失去平衡还没完全倒地的瞬间,再次寻求击打对方有效部位的机会重创对手。

“自强不息”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更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我国的散打将会走得更广、更远。

[1] 程 燕.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中国网民的发展趋势[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9):14 -18.

[2] 朱永光,韩传江.散打与泰拳技术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7):56-58.

[3] 程云旺.对散手和泰拳的几点研究——散手和泰拳谁更强[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6):31 -33.

G 852.4

A

1672-6219(2010)增刊-0283-02

2010-10-12

庞秋晶(1986-),女,山东临清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武术散打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泰拳中泰倒地
骑车撞狗倒地受伤 饲养者有责赔四万
ACE MUAY 传承泰拳 开发泰拳健身教育国际标准
泰拳少年被打死令泰国反思
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以中泰铁路的波折为例
不同采收期倒地铃总黄酮及芦丁的含量变化
建交与护侨:中泰就1945年“耀华力路事件”的交涉
“土地爷”退休后“倒地”
泰拳:最刚猛的功夫
鹤煤中泰公司赵荒风井修复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