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数学的快乐因素
2010-04-12侯俊
侯 俊
(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小学,湖北宜昌 443007)
浅谈学习数学的快乐因素
侯 俊
(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小学,湖北宜昌 443007)
快乐是学习知识的源泉,在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创设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练习设计以儿歌、游戏的形式来巩固新知。快乐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且能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快乐。
数学学习; 快乐学习; 中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以往数学教学课堂的透彻观察上的正确提炼,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系。
快乐学习是领悟学生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情感为心理基础,以快乐为心理阶梯,将愉悦的情感和枯燥的学习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过程变成快乐高效的知识体验。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更应该尊重学生天性和适应小学儿童心理特点,创设积极情境,激发学生浓厚学习热情,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来实施愉快教学,有助于消除学生心理疲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体验到学有所得的愉悦感,从而使他们更加“勤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情感,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在教材中渗透款了教学的理念,和学生一道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创设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培养。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往往学得很被动,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要想彻底的改变这样低效率的学习状态,创设和谐、合作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具有一种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气氛中乐于和老师合作,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讲究“准”、“精”、“趣”。“准”是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语言逻辑严密,准确无误、击中要害。“精”则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数学课堂语言精炼,简明扼要,讲解点拨尽量精辟简炼,争取“一言而解惑”,抓住要点,开辟思维新空间。“趣”是要求教师数学课堂语言形象、生动,亲切自然,富于表现力和幽默感,以营造快乐气氛。如果上课语言生硬,板紧面孔,学生的心理上就会感到压抑,会增加精神上的疲惫感和注意力涣散。所以,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地面对学生上课,尽量做到音量速度,语调抑扬顿挫,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同时加以适当的幽默,给孩子们以欢笑,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帮助学生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5的加法”时,教师采用了“找朋友”这一游戏,一个小朋友边在讲台上出示“2+3”的卡片时,边说是“我的朋友请上来”下面拿着卡片4、5的两个小朋友都上台做朋友。教师忙说:“哎呀!朋友撞架了”。同学们都被逗笑了,那个拿卡片4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着,赶忙回位了。
二、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求乐趣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求乐趣,就是要求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觉得知识的枯燥和难解,而是一种乐趣。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多少?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讲直线和线段时,教材中说:“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而学生在图上看到的直线只有几厘米长。直线可以无限延长,这对学生来说很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时,教师把学生带到一间活动室让每两个同学拉毛线,让他们向相反方向把毛线拉直。他们各自后退,一直到碰到教室两壁。这时告诉学生,如果有地方他们还能拉更长,无限拉长,只要拉直,就是直线,然后再讲线段,这样再有趣的活动中很容易突破了重难点。
三、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
要使儿童在愉快中掌握知识,变求知为愉快而非常苦恼的事情,必须时时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有趣的,美的形象能唤起学生愉悦的情绪,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逐渐发展间接兴趣。所以要注意材料的新颖、色彩鲜明和可操作性。在教图形的认识时,先出示由色彩鲜明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组成的房屋,然后让学生一一拆下,并让他们拼出汽车、蝴蝶等,这种新颖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来。又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教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购物,大到国际国防工程等数据的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便成了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首选。
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取生活数学实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养成用数学的态度分析周围事物,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块长方形铁板,长20厘米,宽14厘米,从四个角剪去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少?学生从这个平面的图形中,很难找到盒子的长、宽、高,从而无法求出盒子的体积。教学这道题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组织他们去讨论,从而解决了问题。学生先按照题目意思画出平面图,剪去四个角,再把剩下的图折成长方体盒子。这时就有不少学生高兴地叫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此时教师并没有让他们马上说出答案,而是要求他们:“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这时学生有强烈表现的欲望,急于把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表达出来。他们都很主动,讨论也很热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解题思路渐渐清晰、明朗。汇报时,学生的情绪都很兴奋,有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路,有的用算式表示解题的过程,可贵的是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计算盒子表面积的问题……他们互相补充,成功地解答了这道数学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了平面图与长方体盒子的关系:这个平面图就是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长是(20-4)厘米,宽是(14-4)厘米,高是2厘米,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空间相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把“儿歌”、“游戏”引入课堂
有人说游戏可以给学生快乐、学识、经验、思想和健康。因此,通过游戏消化知识,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样,重难点知识在游戏中会同加了糖的牛奶一样是他们感到香甜可口。儿歌和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把它引入课堂可达到巩固知识,扩展思维,保持兴趣的目的。低年级“课中操”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新课结束时,是学生感到疲惫的时候,设计儿歌并伴着音乐活动。如:在教文字应用题时,设计了一首这样的儿歌:你拍一,我拍一,继续学习应用题;找条件,想问题,先分析再计算,单位名称别忘记。这样既休息了大脑,又巩固了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为完成课堂巩固练习时,一般采用“邮递员送信”和“兔子找三弟”游戏,学生参与面广,劲头足,习题完成又快又准确,课堂效果较好。此外还有“夺红旗”、“放气球”、“开保险箱”、“看谁能通过”等形式多样的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气氛引入高潮,这样充分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德国教育家苏斯多惠可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一旦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便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学生主动高效利用时间,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便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包括笔者在类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终身愿望和努力方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海彦.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科技信息,2009(29).
G 623.5
A
1672-6219(2010)增刊-0221-02
2010-12-05
侯 俊(1975-),女,湖北宜昌人,猇亭区实验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