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州市高校教师健身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0-04-12高丽洁

关键词:赣州市高校教师体育

高丽洁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赣州市高校教师健身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高丽洁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赣州市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赣州市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教师群体普遍存在教学工作忙、科研任务重、健康状态较差的状况等。针对高校教师健身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赣州市; 高校教师; 健身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健身状况不仅关系教师的自身利益,而且关系着学生的行为品格、个人素质,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赣州高校教师健身情况的调查,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当前赣州高校教师健身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教师健身的主要因素,对各级部门和领导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健康水平提供一些参考,为更好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一些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赣州市高校的专职教师(体育教师除外)为研究对象,共955人,其中男468人,女487人。在研究过程中把所调查的对象分成了25~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4个年龄段。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书籍和论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充分的依据和详实的基础。二是访谈法。对被调查的部分对象采取访谈调查;找有关专家咨询访问。三是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86%。其中男116名,占58%,女84名,占42%。

二、结果与分析

1.赣州市高校教师参加健身活动状况分析

调查的结果显示,男教师喜欢参加的健身项目前5项依次为: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女教师选择的项目较为集中在羽毛球、散步慢跑、排球、乒乓球、健身操5个项目上,这说明男教师的精力更充沛些,选择面更宽一些。不同的性别所选择的内容各有侧重,男性在球类中选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在健身操项目明显高于男性,因此他们在体育项目爱好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喜欢选择一些富有刺激、对抗和冒险性的动静结合、智勇双全的活动项目,而女性则喜欢选择一些有助于体型健美的、节奏感、动感强的娱乐健身性项目。

2.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人活动的内部动力,是激励教师从事各项活动的主观动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活动动机一且形成,就会对活动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并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参加活动[1]。

强身健体成为55岁以下的高校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就受到了年龄特征、精力、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影响,56岁以上的高校教师把预防疾病因素放到首位。在统计中还发现,女教师选择减肥健美为目的中选率明显高于男教师,说明女教师对自己身材的健美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男教师。

赣州市高校教师对运动健身的认识水平较高,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认识比较全面,所有教师都认为体育锻炼对健康有益,86.4%的教师表示愿意参加健身运动。但对体育运动在积极休息和消除脑力疲劳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仅有43.4%的老师知道适度的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是消除脑力疲劳的良方。“强身健体”是所有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首要因素,其次为提高运动能力、消遣娱乐、调整情绪,说明赣州市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既有生理需要又有心理需求。中老年教师把抗病防病因素放到首位,有一部分教师是为了在参与健身锻炼的同时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从某个角度来说,健身运动还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相处,促进交流。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直接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即具有亲身体育实践,是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他们通过采取某种特定的身体练习方法,达到体育的目的,即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改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完善发展,这部分人口可称实质性体育人口[2]。国际上规定体育人口的标准差异很大,根据卢元镇等专家的研究,我国体育人口的定义标准是:每周身体活动频率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3]。本次调查的人数中得到如下关于高校教师体育人口和参与情况的基本数据:累计体育人口约为57人,占22.4%,另有20.5%的人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活动;有36.9%的人偶尔参加体育活动;只有19.2%的人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从调查结果看,赣州市高校教师中的体育人口分布是:20~25岁为29.4﹪,26~35岁为14.6%,36~45岁最低为6.3%,46~55岁为 9.4%,56 岁以上为最高,达到 40.3%。赣州市高校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实际活动中其年龄结构存在“两头大、中间空”的“马鞍型”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青年、老年教师家务少,余暇时间较多,健康需求更为强烈,中年教师正处于工作繁重,家务劳动量大,身体状态尚可的阶段,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虽然有健康的需求,但不强烈。

教师对体育资金的投入(包括运动服装、体育器械、体育学习书刊、赛事门票等)较少。从当前赣州市教师的收入和市民平均消费的水平来看,教师对体育资金投入比例很小。女教师在化妆品、服装,男教师在娱乐喝茶、抽烟等方面支出的钱远远大于对体育资金的投入。

3.影响赣州市高校教师参与健身运动的因素

随着学校扩招教师压力太大,教师的教学任务成倍的增加,再者教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研究。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与其将时间花费在健身上,不如用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另外,中青年是一生中事业发展的巅峰期,身体状态也处于一个相对旺盛时期,往往认为身体没病,用不着锻炼,而在身心疲惫的状态下更不会去锻炼了。

校领导忽视教师的健康问题。《全民健身纲要》指出:要把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成效[4]。调查中,有近65%的教师反映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健身问题不重视,表现为领导很少关心和过问教师的健身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1.增强教师健身意识,积极参与健身运动

人的行为来自人的主观意识,教师能否经常参与健身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健身意识的强弱。在开展教师健身活动的过程中,增强教师的健身意识是一项不可疏漏的工作环节,应当有意识、有目的、有内容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如校内电视、校报、会议等向教师进行有关健康、健身方面的宣传。教师的健康意识增强了,才可能积极地参与健身运动,并做到经常性而非随意性,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增强健身能力,养成参与健身运动的习惯。

2.将教师参与健身运动形成制度

第一,制定工作规划。领导对教师健身问题不够重视,应该既要有宏观也要有微观的规划。宏观规划的制定包括学校领导的协调,工会和体育部门的组织,教师健身的目标等;微观规划解决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如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健身计划的安排,竞赛的频度、规模等,使教师健身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有章可循,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内容地得以开展。

第二,实施组织与管理。一是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形成由校工会为主干,各分会为分支和某些健身团体的负责人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对全校教职工的日常健身活动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了解教师健身情况,注意培养教师中的健身“骨干”,发挥他们的组织和带头作用。二是丰富教师健身的内容。赣州市高校教师健身内容不够丰富,除了着重开展多数教师喜欢参加的运动项目外(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还应发掘和开展那些适合各年龄层教师参与的健身项目。在开展教师健身活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体育专业人员给予健身指导,满足教师的健身指导需求。三是扩展教师健身的组织形式。学校把参与不同项目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各种健身团体,各健身团体都应有负责人,长期开展健身活动,并自办本项目的竞赛活动。四是有效地利用健身场地、器材及设施。教师主要利用早晨、晚饭后的时间及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健身活动。除充分利用教学区的运动场地、器材及设施外,条件好的学校还应该在住宅区为教师专门建立一些健身场所,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场和健身场等。

3.加强对高校教师健身活动的宏观调控

高校教师参与健身活动主要是自发型,应该经常组织举行一些简单易行的健身竞赛,如羽毛球、健美操、跳绳等。尤其是对没有健身习惯的教师,动员他们真正参与到健身行列中来,帮助教师重新审视事业与健康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工作和健身的矛盾,通过健身活动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

[1] 郭瑞华.周口师范学院教师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5):141 -143.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3] 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G 807.9

A

1672-6219(2010)增刊-0197-02

2010-09-27

高丽洁(1986-),女,湖北宜昌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赣州市高校教师体育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