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

2010-04-12史日丽

关键词:严复活动

史日丽,陈 晨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

史日丽,陈 晨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近代翻译活动在“西学东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翻译基本上以甲午为界,从前期的实用技术为主到后来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学术翻译,体现了近代社会变革和社会思潮发展的过程,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后期翻译中,出现一批具有深刻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将翻译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或者是文化传播,而且作为一项思想启蒙、服务政治的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介绍的西方学说理论打破了传统文化一统格局,使近代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从特定时代背景来分析翻译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翻译规律性的认识。

近代; 翻译; 特征; 时代思潮

近代史上,无论是洋务派“西学为用”,还是改良派的变法图强,都把翻译传播西方的科技、学术作为重要手段,吸收运用西方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治国理念,力图开拓国人长期闭关锁国造成的狭隘观念,实现强兵富国的梦想。这场以介绍学习西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西学东渐”,带来了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以及社会思潮的交汇激荡,近代翻译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着社会生活,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因为近代翻译处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翻译活动已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和文化传播,当我们深入研究近代翻译活动时,明显感觉到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同时期的翻译活动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宗旨,也体现出不同的翻译重点和翻译风格,它直接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近代翻译经历了从官方倡导到民间主导的过程,一批新的知识分子走上了社会历史舞台,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鸦片战争后,近代西学翻译逐步进入高潮,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短短四五十年间,见诸译书目录的书籍共达1442种[1],西学翻译过程中,以甲午战争(1895年)为界,分为两个不同时期。甲午战争之前的翻译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对翻译的重要意义开始有清醒的认识。最早与英国人较量的林则徐深感西方船坚炮利,而我器不精、技不熟,提出必须“访夷情,译西书”[2],尽快了解西方世界和现代技术。他率先编辑《华事夷言》,开近代翻译先河。随后,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梁廷楠《海国四说》等相继问世,重点介绍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这对当时“徒知侈张中华,未睹瀛环之大”的愚昧是一个极大的冲击。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以书始”。冯桂芬认为“驭夷为今第一要政”[3]。洋务派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中,清楚认识到“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4]。当鸦片战争迫使打开国门时,林则徐等一批有识之士逐步把翻译、传播和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作为强兵图存的第一要务,正是这一深刻的忧患意识,掀起了近代翻译的高潮。

二是官方组织实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由于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迫切要求,洋务派开始依托官方力量组成专门的翻译机构,主要是京师、上海、广州三个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左宗棠、李鸿章在同治元年(1862)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在短短的几年内,同文馆师生共编译书籍20余种,而且还在馆内设立了专门的印刷机构,以聚珍版刊行于世。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该局任职的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提出的“将西国要书译出,……刊印传播,以便国人尽知”的请求,得到曾国藩的嘉许,且认为“此举较办制造局尤要”[4]。1868年在局内附设翻译馆,开始翻译和印刷出版有关自然科学和机器工艺方面的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翻译工作由徐寿主持,所印书籍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算学、物理、化学、光学、电学、天文学、工业、地质学、医学等领域计22类近二百种。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翻译活动秉承“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近代前期的翻译活动中,主要是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和成果,力求运用西方先进技术迅速实现强国梦想,在翻译书目选择上充分体现出“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被认为最能表达中体西用的内涵。江南制造局1868-1907年间,总共译出各类书籍159种1075卷,其中半数以上是工程技术、军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梁启超在《西学书目表序例》中就表述过:“中国官局所译者,兵政类为最多”。“惟西政各籍,译者寥寥”[5]。以洋务派为主体的前期翻译者始终在传统文化的笼罩下,沉浸在传统的圣人之道、纲常伦理优越感之中,尽管当时如林则徐、魏源等也感觉到西方政治体制的创意,但仅仅是作为一般性的认识。康有为和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中,决定废八股,办学堂,练新军,修铁路,开矿藏,鼓励民办工商业,……提出许多设想,下过不少诏书,确在力求革新,但在宣布变法的诏书中,仍然表示要“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这种纯粹从器物层面翻译介绍西方科技,一方面鲜明体现出翻译活动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表明急功近利的翻译成果始终处于“形而下”,以实用为目的的翻译活动在传统制度框架下恰恰失去其实用性,洋务运动的失败正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甲午之败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反思甲午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经说到:“甲午之前,我国士大夫言西法者,以为西人之长不过在船坚炮利,机器精奇,故学知者亦不过炮械船舰而已。此实我国致败之由也。乙未和议成,士大夫渐知泰西之强由于学术。”这里所谓“学术”即指社会科学、历史、法律、政治、教育、哲学等。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决不意味着可以实现真正自强。基于这样的认识,甲午战争之后的翻译活动呈现出与前期不同的特点:

一是翻译主体由官办转向民间。近代前期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洋务派主持的译馆、书局,甲午之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式微,翻译活动也逐步从官办走向民间,并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翻译群体。著名的翻译家主要有:马建忠、严复、林纾、陈季同、陈寿彰、郑守箴、罗丰禄、郑诚等。在这批翻译家中有的是桐城派古文大家如林纾,有的是海外留学的思想家如严复,有的是驻外公使翻译如陈季同、马建忠。这批翻译家都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并在某些领域有自己的学术造诣,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近代后起的翻译家有不少亲履海外,对西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有着与前期翻译家不同的视野和对西方发展的真切感受。如严复1866年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到1879年,公派到英国留学,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在近代的思想界和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马建忠1876年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国际法,同时兼任中国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陈季同在1875年被船政局录用后,随法国人日意格到英、法各国参观学习,以翻译身份随官派留欧生入法国政治学堂学公法律例,任驻德、法参赞,代理驻法公使并兼比利时、奥地利、丹麦和荷兰四国参赞,在巴黎居住16年之久。由于长期在欧洲工作和生活,陈季同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和拉丁文,他著、译了7种法文书,在当时的西方很有影响,同时将中国的《聊斋志异》翻译到法国。

二是翻译内容从技术转向学术。近代后期的翻译活动在书目上打破了前期技术实务的局限,翻译内容更为丰富、视野更为广阔,并将重点放在翻译西方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上,其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拓宽和深化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力求逐步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同时为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活动提供理论上支撑。马建忠在《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三类书是迫切需要翻译介绍的:一是“各国之时政”,以便及时了解各国政治社会的最新变化;二是“政令治教”的人文学科,如社会、历史、军事、法律、经济类等。三是“外洋学馆应读之书”,即国外各类教科书[6]。这三类书籍比较直接反映西方社会发展状况和治国强国之路,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最需了解的西方人文知识。严复在《译<天演论>自序》进一步认识到:西学“气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而非命脉之所在”。贺麟先生评价严复翻译时,指出“他不介绍造船制炮的技术和其他格致的书,乃能根本认定西洋各国之强盛在于学术思想,认定中国当时之需要也在学术思想”[7]。严复先后翻译最有代表性的,即为世人称道的八大社会科学名著:《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法意》、《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极大。他所翻译的《天演论》宣传变革,使人们逐步认识到“适者生存”的深刻内涵。林纾以其独特的小说翻译为世人所称道。他与魏翰、陈家麟等合作,共翻译180余部西方小说,从狄更斯到塞万提斯再到托尔斯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社会百态,极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三是翻译方法从转述转向“善译”。在近代翻译的前期,由于译者大多不熟悉外文,译作基本上是通过转述翻译而来。徐寿1868年在江南机器制造局主持译书工作,开始时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傅雅兰口述,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林纾翻译的小说更是转述翻译的典型,林纾是古文作家,喜用文言,且原作情节在翻译中也不免重新创作改编。后期的翻译随着翻译重点的转变,在翻译的方法和理论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马建忠有感于转述翻译的“文辞艰涩”、“为天下识者所鄙夷而讥笑”的状况,在1894年《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了“善译”的办法和标准。“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6]。这种“善译”的办法,要求译者必须熟悉外文,能够了解原作的内在意旨,并融会贯通,而且要对原作的语气、神情、文法有深入的体会,译作和原作“无毫发出入于其间”,更加符合原作的风格。在翻译理论上更有广泛影响的是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自己翻译时候常常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这种翻译方法的变化,在深层次显示出:一是随着翻译作品的大量涌现,从接受角度必须提供更加贴近原作的翻译作品,二是思想观念的变革,过去传统的语汇已经不能适用外来思想的传播,必然带来翻译语言的创新。只有更加真实的翻译才能切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近代翻译活动发展看,当时的翻译者与纯粹学者型翻译有明显不同,他们既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参与社会变革的实践者,活跃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舞台。如徐寿参与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办,并于1875年在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格致书院,为我国兴办近代科学教育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马建忠、陈季同等作为近代第一批外交人员,亲历了一些重大外交事务。严复毕业于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但后来弃武从文,鼓吹革命,协助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尽管近代翻译家们在思想上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从早期的激进转变成后来的保守,但在他们的翻译活动中,都充分显示出时代发展催生出翻译高潮,翻译成果又推动了西学传播,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人们观念的变迁,可以说近代的翻译是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寻求强国之路的思想历程。

正因为近代翻译置身于当时特殊的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翻译群体,使得近代翻译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现实目的性。严复每翻译一本书都有极深的用意和很强的针对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例言或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在译作中还经常添加按语,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如《天演论》中介绍过达尔文的《物种原始》、斯宾塞的《综合哲学》、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还提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人的学说。这些译作可以说是严复政治思想的表述。在《法意》中对旧思想旧习惯批判尤为突出,说国人“终身勤勤,其所恤者,舍一私而外无余物也”,指责“同于古人者为是非”的泥古思维,倡导“主权非他,民权是已”的政治主张等。严复的这些翻译虽然突破了译文和原作对等的要求,但它服务于译者的价值取向,用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来讲,翻译的优劣不完全等同于对原作的等值程度,而是看它对翻译目的的适宜程度。严复的翻译可以说不独是理论学说的介绍,而且是一种“批判的武器”。

近代翻译活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近代翻译时代特征的重要表现。这一点许多专著论文都作了分析和阐述,但是,我们从更深的层面来思考,有两个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单一的传统文化结构被打破,形成中西文化并存交融以及文化多元的格局。这对人们转变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有很大的包容性,通过兼容并蓄,吸收外来文化成分,使传统文化内容不断得以丰富。但是我们从文化史的发展来看,传统文化吸收的可以说是一种同质文化,如历史上的民族文化融合、佛教文化等,但到近代西学东渐之后,随着大量翻译作品的传播,面对的却是不同性质的异质文化,东西文化的冲突激荡,使人们认识方式、价值标准发生了极大改变,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谭嗣同的“尽变西法”[8],深刻反映出了这一变化。二是知识的民间化。传统教育向以官学为主,精英阶层掌握了受教育的权力。西方科技学术传入后,不仅带来了思想的启蒙,而且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康有为便是近代女子教育的倡导者[9],近代各种新式学堂不断涌现,各类报刊、新式教科书出版问世,清末仅上海的民营出版机构就达116家,1909年当时学部统计学生数量达到316万人,这种教育的普及形成了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10]。从这种全景式的视角来分析近代翻译活动,对近代翻译的意义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1] 邹振环.中国图书分类沿革与知识结构的变化[J].复旦学报,1987(3).

[2] 林则徐.四洲志[M]//王锡祺.小方壶与地丛钞再补编(第12帙).

[3]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4] 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124.

[6] 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第四卷[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7] 贺 霖.严复的翻译[J].东方杂志,1925(22).

[8]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54:196-230.

[9] 于 敏,朱 华.康有为女子教育思想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

[10]范翠红.浅论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学会的社会政治功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1).

Abstract:Chinesemodern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vement of introducing western culture to eastmodern translation is basically divided by Jiawu,with a shift of focus from the early practical technology to the later economic,legal and other academic study,reflecting the trend ofmodern social change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thought development,indicating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translation,there is a group of intellectualswith profound sense of hardship and anxiety.Their activitieswill be considered not only as an academic activity or cultural transmission,but also as a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aiming to influence social services and political practice,which has a strong practical purpose.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doctrine and theory breaks down the pattern of un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thusmaking the modern society presentmulticultural blend and conflict,which has far-reaching effects.To analyze from the background ofmoder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can enrich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translation.

Key W ords:modern time;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trend of thoughts

Historic Characteristics of M 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SHIRi-li,CEHN C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Jiangsu,China)

K 253

A

1672-6219(2010)增刊-0148-04

2010-09-26

史日丽(1979-),女,江苏淮安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猜你喜欢

严复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严复的遗嘱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