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图式在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建构

2010-04-12刘雪莲董元兴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图式跨文化

□刘雪莲,董元兴

(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英语视听说作为一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多媒体技术设备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产物,它集视、听、说一体,为学生营造了虚拟的英语环境,真实的语言世界,在一定的视听情景材料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声觉,提高对知识的学习效率。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经历越多,对对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得越多,理解就越容易,交流就越顺畅。由此可见,背景知识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拟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探讨图式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建构文化图式。

一、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Kant提出,该理论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格式塔心理学家Bartlett, 他在其经典著作Remembering中,将“图式”定义为“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是人们从日常生活经历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图式是对先前经验有意义的组织,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对人的认识有深刻影响,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人们用旧知识去理解和认识新事物,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关联,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同一事物、事件、场景等,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大脑中存储的图式必然表现出文化认知方面的不同。

文化图式,即是储存在人脑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自身经历和经验的积累中建立起来的文化知识框架,帮助人们感知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征。

二、文化图式的建构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赋予语言一大块额外的含义。”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文化背景就是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不同的语言背后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视听说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和言语输出的过程,包括信息的解码、编码和意义的再构建,与学生的背景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听力相对口语而言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口语是一个主动输出信息的过程。图式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有效地揭示了获取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当人们获取新知识时,会将未知信息与已知信息(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为认知提供依据,达到理解的目的。语言学习者可以从存在于人脑的大量图式中推理出适合被理解情景的一个来帮助理解和解释,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同样,要想顺利输出信息,表达心中所想,必须首先激活头脑中的已有的相关背景和语言知识的图式,然后用具体的词语结构填充变量。因此,图式理论对视听说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文化图式的建构

一个国家,无论是先进还是落后,都不能摆脱掉传统的文化。人也同样如此。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他就不能断绝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他也摆脱不掉在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国家里已经图式化了的社会习俗的影响。不同的种族群落对待他们自己的习俗都有各自不同的图式,因此在他们的社会交往中,他们似乎本能地遵循着这些图式。但是,由于不同民族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原来固有的图式不一定会适应当前的认知活动, 这就需要对新的文化图式进行建构,从而达到对新文化的正确认知,保证交际双向沟通的顺利实现。

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建构文化图式:

(一)英语文化常识的了解。这些常识包括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习俗等。在听说训练中,只有对输入信息中的文化图式正确解码,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输出准确、得体的信息。教师应成为中西文化之间的中介者和解释者。要对所教的语言文化和本族文化十分熟悉,在教学中涉及到文化知识时,教师应给与详尽的信息去解释和理解新文化,必要时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这样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意识,帮助学生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避免用本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外族文化;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自己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阅读和交际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使学生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

(二)日常场合的交际行为。交际行为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中,二者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长的,受其特定文化的影响,其一言一行必然带有本族文化的印记,许多活动都是在潜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不了解对方言语表达的方式、动作涵义、习俗、交际关系、思维方式等差异,就会引起信息差,造成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的信息不等值现象。在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介绍和对比,帮助学生建构全面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的图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域文化, 帮助他们了解中西文化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时的异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交际时产生误解。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练习,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增加对异域文化和交际方式的理解和实践。

(三)词语的隐喻、联想意义。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中的比喻和联想意义是不同的,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背景知识。英语词汇含有丰富的文化涵义。例如,西方人在提到bat(蝙蝠)时,通常都会联想到丑陋、凶恶、吸血鬼的形象,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瞎得和蝙蝠一样,有眼无珠),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在中国人眼中,蝙蝠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这些联想来自于蝙蝠的名称—“蝠”与“福”同音。“龙”在汉语里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龙代表帝王,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家长都“望子成龙”。“龙”的隐喻义在中国文化图式中是褒义的,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邪恶的,带有明显的贬义意义。在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应该介绍和对比涉及到的词语的文化涵义,学生可以深刻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准确理解输入信息的涵义,提高听说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文化移情和跨文化实践。在视听说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要有适度的文化移情,既不崇洋媚外,也不自视清高。文化移情,简而言之,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传统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高永晨,2003)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英语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和本族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似和差异性,客观地看待对方的文化并尊重对方的人格和习俗,学生对文化知识会更有兴趣,对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文化实践。通过介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激发他们对其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兴趣,鼓励他们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既要善解人意, 又要角色适应,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中双向沟通的顺利实现。

四、小结

在视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视听说材料的兴趣,让他们充分了解文化图式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激活已有图式,帮助他们建构新图式,同时将其运用到跨文化实践中,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Bartlett, F. C. Remember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2]刘润清.论外语教学中的科研问题[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Lustig, M.W. and Koester, J.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New York: Longman, 1999.

[4]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图式跨文化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