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案”教学推进减负增效
2010-04-11许洪良
许洪良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01)
以“教学案”教学推进减负增效
许洪良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01)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减负增效,我校积极实施“教学案”教学,为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实践证明以“教学案”为抓手可以有效推进减负增效的实现。
教学案;新课程;减负增效
“教学案”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培养能力的纽带……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以“教学案”为抓手可以有效推进减负增效的实现。
一、“教学案”及其使用
过去的教案书写形式一层不变,实用价值低,只为了备课而写,滞后,且功能单一。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后,初三化学也与时俱进: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气氛活跃,参与课堂的机会和意识均明显增强。但会说不一定会做,素质同样离不开成绩,况且初三必将面临中招考试。在学“东庐教学模式”之时我们引入了“教学案”,课堂放手与课堂知识过关相结合的课堂模式就产生了。
使用“教学案”的具体做法为:
1.充分预习
先把教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案中的预习提纲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教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交流展示
a.由组长主持进行组内交流;b.学生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c.组长主持收集交流内容,并安排展示;d.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安排展示内容,“大展示与小展示结合”;e.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讲解,注重生生、师生互动。
原则:自己能解决的不拿到组里,组里能完成的不提到班里。
3.点评升华
a.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或教师对知识内容、仪表仪态、语言表述等及时评价或总结;b.关注展示过程中问题的生成,适当拓展。
4.随堂反馈
课堂预留10-15分钟进行检测。
二、“教学案”为何能推进减负增效
1.有利于节省师生的时间
“教学案”的使用,让教师不再用大量的时间去埋头写教案,而把这宝贵的时间用在教研教改上,也可以用在自身的发展上,另外,“教学案”上的内容完整、精简,学生可以在掌握知识与方法的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去阅读课外书籍、去补学缺欠知识……这种双赢的事情,我想师生都会乐此不彼的接受。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案”促使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组织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一个导学的作用。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教学生学。“教学案”导学是从学生的角度着眼,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教学案”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3.有利于活化课堂
“教学案”的使用会让老师的导演做得更成功,让学生的戏演得更精彩,让师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成功。“教学案”涵盖了教师所教的内容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它揭开了课堂教学的神秘面纱,使学生从“教学案”上提前获得所学信息,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教,死气沉沉的听,而是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带着好奇去听。教师在用“教学案”的教学中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只须在必要时予以点拔,让每一节课都变成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技艺精湛的演员,让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教师教得省心,学生学得开心,知识记得牢固。
4.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成功的教学依靠高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依靠恰当的方法,恰当的方法来源于新的理念。“教学案”为提高课堂效率带来了新的曙光,学生由以前怕上课变成现在渴望上课。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想象、积极讨论、勇敢发言,渴望看到自己的成功杰作。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学生智慧的显现,在课堂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不再是老师的天下,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快乐的学习中体现。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就随之增强。
5.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学案”的使用,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的“等待老师教”,变成“要自己学”的习惯,学生自我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案”上提供的资料,会成为学生课后翻阅依据,有利于学生再学习、再体会,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自学习惯。如在备“教学案”时,会穿插一些学生在平时不易找,且难收集的常识性东西,也会穿插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上一段时间课后把“教学案”装订起来,就成为一本价值很高的学辅资料,在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下,也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6.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教学案”教学能使整个学校在每个年级段的每一门学科中实现对所有学生的教学公平,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因为不同班级任课老师经验水平差异而导致的教学效益的差异,也降低了教师在备课环节的能耗,在彼此奉献出最精华的同时分享同行的智慧,在实现不同班级学生共同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和谐快速发展。
教学案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追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习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我们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每一个环节,把教学案运用到最好。通过“教学案”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同时又减轻了师生的负担,真正落实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了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从而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1008-0546(2010)12-0057-01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0.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