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0-04-11钟有为
钟有为
(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安徽合肥 230061)
“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钟有为
(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安徽合肥 23006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要依托各种学习方式理论。没有各种学习方式理论的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大班教学课堂模式是难以构建起来的。而“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很大影响,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标。
“参与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影响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生多师少”合班上大课的情况,然而大班教学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持肯定态度,但对课堂教学形式大多感到不太满意。因此,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运用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个重点。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受教育一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方法。它的内涵主要体现为:
1.教学目标:多样性、全面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参与式”教学法核心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它要求促使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多方面得到整体性提高,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片面发展;“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能力,尤其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原来的学习方式。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的。
2.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了“要学生学”的局面。学生把听课和记笔记看成是一种负担。原因何在?因为他们不是学习主人。采取什么方法能够把“要学生学”改为“学生要学”呢?关键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不能成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参与式”教学能够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要求把学生参与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参与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动的自由,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1]20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学生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3.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性
“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程序主要是由教师确定一个开放性的选题;科学地分组、小组内分工;并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研、搜集资料;再由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等环节构成。可见,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过程,而这个合作的过程是通过分工合作的组织和交往来实现的。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生的社会实践。它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态度、价值观、学习技能都有所进步,获取各种知识信息的方法实现了多元化,而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难以获取的。
4.教学氛围:平等、民主性
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拥有绝对的权威,一言堂为大家司空见惯。这样的课堂气氛注定是紧张沉闷的,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参与式”教学积极倡导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而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现和创造的机会。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能平等地交流,教师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感觉,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思路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实现主体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和谐统一。
5.教学评价:多维、过程性
目前,对学生思政课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象的发生。“参与式”教学则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这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所以,“参与式”教学更重视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此外,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精神及合作交流能力,这对“参与式”教学评价起了导向作用。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所依托的教育教学理论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它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充分展示学生个人才华,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各种学习方式理论的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大班教学课堂模式是难以构建起来的。而这种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是要依托新的教学理论、新的学习方式理论的。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理论等。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教育心理学上继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之后又一“革命性”的发展。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重视学习结果的质量。由于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更加接近学习的实质,所以这个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指导着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说以自己的经验来解释现实。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又从何而来?他们认为,“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是个体经验世界形成的源泉,是个体获得事物意义的表达方式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最初是表现为外部活动,但由于学生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就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从中产生出主体的个体体验”[2]34。这就是我们主张让学生参与教学进行自主建构的基本理论认识。所以,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个体自身的不断认识与提升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与结果的再现。“参与式”教学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一方面是其学习方式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赋予课堂教学自主建构内涵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价值,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构建新的知识,而不是靠教师教给他现成的知识。
2.探究式学习理论
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较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参与式”教学以探究式学习理论为依托,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塑造了自信和自尊。
3.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它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即可概括为:积极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混合编组和小组自评。[4]119为使合作学习能产生最佳效果,其中的重要原则包括人人参与,即鼓励每个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每个人承担个人职责,并定期更换角色,以便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责任;学生需面对面坐在一起进行合作,以便于开展互动;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效果要进行反思,以改进自己的行为表现等。可见,在这些主要原则下,教学目标不仅有学业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小组团队的分工合作,互相依赖、鼓励,共同实现学业上的成功,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愿望,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且还有合作技能目标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表达沟通和分享能力、尊重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及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与式”教学以合作学习理论为依托,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习者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它提倡的分组活动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共享。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哈勃特·塞伦于1954年首先提出。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成为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我们可以从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三个方面对教与学特征做出判断。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与品质,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提倡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那么,“参与式”教学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方面具有十分积极地影响。
1.“参与式”教学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身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树立起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学目标观。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也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其中教师只起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新的教学目标观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更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发生转变,使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2.“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从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利于突破目前存在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的、动态的、多元化的环境中,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即要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在教学形式上倡导小组合作,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在教学流程设计上,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关注的重点放在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让学生明白怎样学,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3.“参与式”教学中创设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条件
影响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有两个方面,即教学环境和学生本身的因素。“参与式”教学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不仅使教师树立起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学目标观,同时也启发着学生形成新的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则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参与式”教学积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尽情体验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带来的成功喜悦。总之,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步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结束语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着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重视师生间的交流,而且着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不仅重视结论的掌握,更着重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重视知识本身的获取,更着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学生本身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5]这一“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模式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当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如果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还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会牵引学生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1] 本书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4] 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5] 李霞,谭谦章.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
“Participation”Teaching Mode and the Change of Students’Learn ing Method
ZHONG You-wei(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M anagement,Hefei N orm al University,Hefei 230061,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participation”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 ry course in high learning institutions relieson a variety of learning style theory.Without the support of a variety of learning style theory,the“participation”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nducted in large-size classes in high learning institutions is difficult to build up.The“participation”teaching mod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of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bemore act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learning to the ultimate aim of learning how to learn,how to survive and how to be behave them selves,so their life goals can be achieved.
“participation”teaching mode;students learning styles;change;impact
G642.0
A
1674-2273(2010)05-0114-04
2010-06-18
2008年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2008jw xm461)阶段性成果;合肥师范学院院级重点教研项目(2008jyz003)阶段性成果
钟有为(1962-),女,浙江长兴人,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操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