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类院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2010-04-11
(大连海事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辽宁 大连 116026)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航运市场中心的持续东移和我国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为我国发展国际化的航运教育提供了良好机遇。航运业的全球化、船舶大型化、STCW78/95公约等多种因素,都要求新一代的航运人才必须是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与其他综合类大学相较而言,面向航运业培养专门人才的海事类院校有着更迫切的国际化办学需求。
一、大学国际化的内涵
大学国际化是指在国际化环境中,大学为了培养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出为国际公认的知识,通过资源的持续跨国流动,与其他资源相互影响和交融,使其自身具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特征的发展过程。国际化既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界对大学国际化的标准见仁见智。香港科技大学朱经武教授认为,大学国际化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有多大比例教师和学生来自于非本国,或去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和访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睿教授认为,各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教材和课程、评价和认证及教育资源配置方面都在考虑国际化的因素,对国际化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学生流动扩大到了课程、教师开发、质量保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国际研究与教育的关系、教育集团的建立等多项内容。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则用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三个标准来衡量大学的国际化。美国教育理事会在2000年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总结和统计报告中,从大学课程的国际化、高等教育机构的交流活动等几方面分析了美国大学国际化的现状。这些标准都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大学国际化的指标,也可以从这些指标入手,采取恰当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二、海事类院校国际化的目标
大学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处理所学专业的国际事务,还应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和风俗等,能够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并善于学习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应该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从全球和全人类的高度和广度思考问题。
海事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和行业特色,其发展也深受航运产业的影响。STCW78/95公约在我国生效及加入WTO既向我国传统海事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也为发展现代海事教育提供了契机。进入21世纪以来,船舶技术水平快速提高,船员多国化程度不断加深,航运业的全球化要求海事教育必须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即既熟练掌握航海技能及其他业务操作技能,又具有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的优秀航运人才。
三、对海事类院校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建议
1.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大学国际化就是将国际的跨文化、全球化的理念融入大学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中的过程。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大学领导层对国际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层应具有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对国际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及国际大学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有较好的了解。为此,应加强与欧美等航运强国航海类院校的高层次沟通和交流,以不断汲取和借鉴他们成熟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航海类院校的国际化视野,为提升航海类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开拓空间。
2.注重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配合的策略。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的尤其是有海上经验的年轻教师到国外名校进修或合作科研,以不断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回国任教,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带来更多新鲜的理念和做法。在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中还要重视外籍专家的引进工作,通过聘请国外航海领域知名专家来校开展科研、讲学和授课,既可以推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还可以使学生在与国际一流的专家的接触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国际化意识。
3.进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国际化的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国际化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分工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两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过去比较重视课程设置的学科性和系统完整性,对人才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21世纪的航运人才不仅应当掌握扎实的航海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国际化的意识和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学校应以国际化原则对航海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即在保证学生航海技能专业学习之外,适当开设人文类、法律类等相关课程。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物化形态,在教学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也离不开教材的国际化。然而并不是所有英文的教材都是适用的,应通过认真的甄选鉴别,引进那些确实反映专业技术发展的适用的英文原版教材。
4.分步骤、有重点全面推进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国际文化教育的进一步交流,培养大学的国际合作精神,提升大学的国际声誉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际合作办学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国内大学到境外与同行合作,开辟新的教育资源,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海外设置专业课程,设立专业机构和分校。另一类是国内大学在境内与国外大学合作,利用已有资源,共同培养学生。此类合作形式有三种操作模式,即松散式、嫁接式和融合式。松散式即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中国讲学,中国教师赴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这是一种渐进的模式,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汲取国外办学的先进经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嫁接式是要充分保留中外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相承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目前主要有2+2模式、1+2+1模式、2+1+1模式和3+2模式等,最终获得国内外大学的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嫁接式结合了中西方教育的优势,能让学生出国接受国外教育,对国外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有深层次的了解。融合式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中外两所学校的办学模式完全融合在一起,做法是引进国外合作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教学手段,聘请国外教师来中国讲课,派遣中国教师赴国外进修,全面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满足了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避免了在国外学习的巨大经济压力,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克服了与国外教育的巨大梯度,能在缓冲的进程中适应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国外认可的教学质量。
对于航海类院校而言,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特点,以航海、轮机等海上专业为重点,带动法律、管理等相关专业,与国外的优秀院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同时要建立交流成果共享机制,以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效率。
5.扩大留学生规模,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培养外国留学生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自不同文化的留学生为大学带来了以不同文化视角看问题的方法,带来了异质文明和行为模式,这为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很多对大学国际化程度标准的理论研究中,都将留学生规模作为大学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航海类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大多面对的是多元文化的环境,因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和协调,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意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快航海类院校的国际化进程应更重视留学生工作,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1]金 璐.和而不同: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立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7):7-13.
[2]李克勇.论大学国际化的内涵及实现策略[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40-42.
[3]王 颖.近十年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趋向[J].高教管理,2008(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