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误区与成因
2010-04-11,陈伟
,陈 伟
(大连海事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当代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问题现状分析
据有关资料表明,近5年大学生自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男生多于女生,文科自杀率高于理科。2006年,全国自杀的男大学生为64人,女大学生52人。男生和女生的自杀死亡率分别为71.9%和71.2%。另外,虽然理科生自杀人数多于文科生,但由于我国理科在校生的数量远远多于文科生,文科生自杀率实际高于理科生。其二,近5年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增长。2005年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2006年130起,而2007年仅北京地区就有15名学生自杀身亡。其三,毕业年级学生自杀最多。2004~2008年,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自杀人数均随年级增高而增长。由于面临情感、学业、求职、就业的压力和矛盾,毕业生的自杀人数是最多的。
生命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权利作为一种资格和利益,首先应当赋予生命,生命从诞生开始就作为一种权利而存在。这种权利首先表现为个人对本体生命的支配权,另外,在当今的法制社会,法律还对生命的其他权利作出规定,如生命安全权、生命健康权、生命发展权、生命尊严权等。尊重生命的权利是生活的起点,生活就是面对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个人在生活中应当尊重个体的生命权利,并在此基础上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善待生命,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关注生命与环境的和谐,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体验生命之情感,追求生命之意义,实现生命之价值。大学生拥有知识和青春,是社会生活中最有生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未来进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树立起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权利、提升生命的价值与质量、奉献社会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关注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误区与成因,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意义重大。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误区与深层原因揭示
首先,生命责任意识薄弱,误认为生命是自己的,去留由个人决定。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特征、本质与责任缺乏正确认识,对生命的敬重和敬畏缺失,也不考虑应承担的生命责任。一些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较低,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成就感,生活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在遇到挫折和困扰时,一些学生相对自闭,缺乏对他人的信任,不主动寻求援助。一些大学生缺乏冷静和理性的思考,认为自杀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不懂得生命的过程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生命的去留绝不是由个人决定的。
其次,刚入大学对环境与心境的改变不适应,误认为自己无力把握变化莫测的人生。在大学里,大学生不仅要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生活,形成独立的人格。在一次次的挫折经历中,大学生完成自己的成长,同时完成心灵的蜕变。这一过程是艰难甚至痛苦的,却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如果大学生不能及时定位自己的角色,就会在一次次的挫折中苦闷、彷徨、迷失,进而颓废堕落、一蹶不振,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再次,将恋爱当做生命的全部,把个人的幸福指数与恋爱联系在一起,对幸福和生命意义严重曲解。此外,部分特殊专业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狭窄,无法实现其人生价值,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失落与不满。在我国部分高校中设有一些特殊专业,为某些特殊领域培养专门人才,如地质、煤炭、冶金、军事、航海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清一色是男生,容易产生单调、寂寞心理。毕业后,其就业和发展局限于特定的方向,不能够像普通毕业生那样拥有广阔的选择空间。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误区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心理疾病是大学生陷入误区的首要原因。调查表明,在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外,还需要完成个体角色的定位,形成个体的独立性,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与未来的角色协调起来。同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不断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经历种种内心矛盾和迷惘,容易诱发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当这种心理障碍和困惑强度持续时间过长,往往会导致心理异常,因而更易于出现自杀行为。
第二,面对挫折和压力的承受与控制能力较弱。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点,多数学生是学校的佼佼者,自视较高。但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他们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如学业不顺、人际关系不佳、集体生活不适应等,这些都让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挫折感。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出现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对人生失去信心。
第三,不良家庭关系和不当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庭对大学生生命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十分重要和深远。家庭成员关系淡薄的学生,很难与别人亲近,有的甚至会对他人抱有敌意,对自身也不够珍惜,容易产生极端行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会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父母早亡或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受父母关注太少等。父母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父母对于孩子过于关注和保护,造成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缺乏责任心。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他们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从而增加了这一群体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四,学校生命教育和生命关怀的力度不够,对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尚需加强。学校是学生系统地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场所,对学生生命观的形成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人类早期的人文主义价值理念(对生命、自由、希望、公正、平等、爱和美)的追求。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文化学习,基本忽视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尤其缺乏引导其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甚至对于有关生命的基本常识也缺乏教育。
第五,市场经济环境下负面因素的冲击。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激烈,很多大学生越来越关心自己升学、就业,养成了强调个人、依靠自己、注重竞争的观念。有的人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惜损害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盛行。不少大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很严重,忽视了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迷失了对自身人格修养的提炼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第六,某些影视媒体、文学作品宣传基调的误导。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大学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路径选择
干预当代大学生自杀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生命观,应主要从长期教育和即时疏导两个方面入手。
建立思想教育机制,引领正确的人生观。据一些案例剖析表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是导致大学生自杀和自杀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预防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基础性工作,是对大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超前性预防。思想教育应当确立以下目标:长期性目标,主要帮助大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信仰、信念,学会分析自我和社会的科学方法,明确人格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近期性目标,主要解决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的认识问题以及完成健康人格发展的过程性“积累”,包括对人生各阶段相联系的实际问题的认识;即时性目标,这是解决因一时性的实际境况而产生的思想情绪问题,是一事一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包括说理法、灌输法、榜样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强化教育法、形象感染法、情感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等。可结合德育课、党课、团课及各种政治学习、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人生观、生命观讨论,引导学生以一种自觉的方式来关注生命。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整体生成。大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克服“目中无人”“见钱不见人”或把人当做无生命的机器附属品的错误做法。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高自杀率的情况,是与大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不足分不开的。就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来说,不仅要教会学生一种生存的技能,更要注重人的整体生成,赋予学生一种对生命与人生的终极关怀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身心全面发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通过积极的生命危机干预,排解心理问题,进行挫折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对学生在成才、交友、择业、生活、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热情帮助;也可借鉴国外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中比较成熟的做法,如开设相关的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介绍生命的基本知识,了解生命之谜和心理发展规律,还可以尝试一些直观的生命感悟活动。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疏导。大部分学生在自杀之前有明显的征兆,如果能够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悲剧可以避免。而悲剧发生之后,学校管理部门和政府顾及名声而选择沉默者居多,缺少即时性的心理疏导。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尤其是心理疏导应注意成效,而不是流于形式,特别是目前广泛存在的校方在校园悲剧发生后重金打造的心理咨询部门不能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道德、理想的引领、科学人生观的培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要比心理咨询重要得多。
培训优秀教育者,打造称职教育队伍。教育应该教人更好地更幸福地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就必须放弃自杀问题上的“鸵鸟心态”,直面自杀问题,深思自杀问题折射出来的现代人生意义危机与教育危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防患于未然。培训优秀教育者,打造称职教育队伍。同时加强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突出整个教育的人文性。学校的人文教育要求教育者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伟大的人文作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他们一起讨论人生应当如何度过,特别是讨论在各种有价值的事物遭受毁灭的情况下如何对待,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优化社会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特定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导致大学生自杀率升高的原因中,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群体心理中的嫉妒猜疑、竞争时代的期望值差等,都与社会、家庭环境有关。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社会中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冲突不断加深,社会与家庭环境也远比其他时期复杂多变,这些必然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产生影响。因此,为大学生生存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加强宣传,以社会舆论引导社会、家庭文化环境的优化,提高国民素质;在宣传过程中,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影响全社会;对有些实际问题,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加以限制和引导;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处理各类社会工作事务。
重视媒体对自杀行为的影响。大众媒体对于这方面的报道,多为一些悲剧性的消极报道,缺少正面消息的传播。大众媒体应该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对于此类消息如实报道即可,避免重复报道。对自杀不应该过分美化或者大肆宣扬,应该从正面引导青年人正确对待生命,帮助他们以理性目光审视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个人经历中所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念,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正确理解、选择和反思价值观的能力。
四、结 语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担,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主力军。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实现人生价值,提高其反思和价值合理性重建的意识与能力,使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9.
[2]李 静.学生自杀现象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吴蓁蓁.论生命哲学视域中的死亡观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