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 新特点与新方法
2010-04-11王英
王 英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湖南 长沙 410001)
一、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
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其中学生网民人数占到总网民人数的28.8%,20-29岁年龄段人群(大学生适龄人群)占28.6%,大专层次以上的网民人数占24.3%。[1]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8.4个小时,其中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教育普及率只有25.5%,在15个调查选项中,位列倒数第二,仅高于网上卖东西(5.2%),与前三名网络音乐(94.0%)、及时通讯(91.0%)、网络新闻(89.8%)的差距相当明显。同时,数据显示,青少年(包括大学生)将网路作为娱乐工具的依赖程度为56.1%。[2]
有学者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了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1%的大学生对网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52.9%的学生对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男生中浏览色情网站的达62.8%;男生中存在网络黑客攻击想法的占35%;37.7%的学生在面对网络谩骂等不文明行为时,会选择以牙还牙。该调查还发现81.2%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网络道德教育。[3]另一项调查数据表明:80.2%的学生表示其所在高校没有开设网络道德课,74%的学生认为,高校目前开设的思想教育类课程内容陈旧,收效甚微。[4]
从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到,高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围绕当前网络状态下的德育工作实际,根据社会要求与规范,研究以网络为媒介的高校德育工作新特点、新目标和新方法。
二、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特点
相对于传统德育工作,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从教师权威向师生平等转变。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认为由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是无限的,学生将老师视为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教师依此确立起对学生的权威地位。在前网络时代,教师作为学生“传到授业解惑”的唯一知识来源渠道,在学生心目中处于一种知识、道德权威地位。随着网络的出现,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更便捷、快速乃至于更专业的自学获得,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于是而已”得以实现。笔者认为,网络导致师生之间从权威向平等的转变,使网络德育工作出现了另外两个特点,即从单项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其次,从单向向双向转变。传统德育特点往往是教师要求如何做,学生应该如何做。现在,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了解教师在德育上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有效,然后再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决定自己的选择。比如以往教师在某些情形下,要求学生对某些社会困难群体与个人进行某种形式的捐助。但是,学生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得到的一些情况,往往会使捐助变得困难。如有的学生在网上看到了捐助起不到帮助困难群体或个人的作用,还出现了某些人中饱私囊的情况;有的学生看到了大学生作为无经济来源群体,不应该作为捐助主体等讯息,那么,少捐、不捐或者反对捐助等就会在学生中从想法变为现实。这样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瓦解教师作为德育权威的地位。面对这些局面,都要求教师能够平等的看待学生实际诉求,倾听了解学生想法,变“我说你做”为“平等讨论”,寻求德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德育模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在网络条件下,学生不仅能够取得参与德育工作的平等权利,也获得了与教师双向交流德育问题的机会,这些都将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德育工作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做到以学生策划、组织实施为主,教师监督指导为辅,充分将德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生当中。我们湖南大众传媒学院,近年来就一直推行在学生中推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取得了不错效果。
三、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目标
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国家教育方针、民族的文化道德传统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网络德育特点来确定。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新目标要从信息获取、选择、传播三个方面确立。
首先,在信息获取方面,要以德育网站建设为重点增加大学生德育信息获取的新渠道。面对浩瀚无际的网络,高校德育工作需要有自己新的阵地——德育网站,以便学生能在网络上找到德育方面的内容。高校德育网站区别于其他网站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做到将网络传播与师生之间的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在“网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各种活动,尽量做到能够在“网上”有所延伸;在“网上”德育网站中学生对德育的有关建议和意见,能在“网下”得到德育工作者的各种形式的回应。只有这样,高校德育网站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做到在学生信息获取方面,成为首要选择。目前,一些高校这项工作的成果较为显著,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比如北京大学的“红色在线”、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中南大学的“马列网”等等,都成为高校重要的德育阵地,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德育专题网站“交大焦点”日均访问量达到3780次,页面访问量79813次。[5]
其次,在信息选择方面,要教会大学生正确甄别、选择信息的方法,避免不良信息对德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德育工作网站的建立,能够起到引导大学生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但是,如果学生离开德育网站,抵制不住不良网站的诱惑,不能正确甄别、选择信息,那么,这样的德育工作在网络时代也是一种失败。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不仅应该做到“受人以鱼”,更应该做到“授人以渔”。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德育工作在网络时代教会大学生信息甄别、选择的一个良好方法。信息素养教育包含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三个部分。其中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本领,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应对不良信息。
最后,在信息传播方面,本着依法规范、积极健康的原则引导学生传播网络信息。笔者认为,德育网站的建立是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初级目标;教会大学生甄别、选择信息以能够洁身自好是中级目标。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不仅要使得大学生个体自身在接受德育网站引导,自觉抵制、避免不良网站、信息侵害的同时,更要本着依法规范、积极健康原则引导学生传播网络信息。这样就能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并将学校网络德育形成的良好习惯带到社会,对周边网民形成“辐射”作用。因此,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促使学生称为网络德育的“种子”,能够为广大网民形成网络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政治品格作出榜样,贡献力量。
四、网络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方法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意见》对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提出很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笔者认为,开展好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具体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要增强德育工作者的网络媒介素质,提高对网络德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多研究者在研究网络德育问题的时候,经常提到要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其实,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的提高更为重要。高校工作者往往具备较强的德育理论水平,但是在网络的特点、运用等方面并不一定经受过专业的训练。相反,学生由于经常使用网络,其网络使用水平和对网络的了解熟练程度也许更高。网络德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将优秀的德育内容与网络结合起来,效果不一定会好。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增强德育工作者的网路媒介素质方面加大力度,具体来说,可以对网络德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网络德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做好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研。前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往往以德育教师为主体,学生充当配角。随着学生上网人数、次数的增多,新时期的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下,逐渐变得越来越独立,对周围事物的判断,也从过去的以家长、教师意见为标准向自我个人需要为标准转变。因此,在网络时代进行德育工作,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从大学生上网习惯、内容、时段、心理等方面,做好上网情况的调研,从而为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0-1-15]. 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1/15/5767.htm.
[2] 中国互联网.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09-5-15]. http://www.zikoo.com/upload/files/0000/2190/a0558d16-40fa-11de-a624-0030488c9cde.pdf.
[3] 姚信,陆娟君.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J]. 远程教育杂志,2008(4): 66-69.
[4] 白楠. “人肉搜索”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调查[J]. 青年记者,2009(12).
[5] 刘勇. 提高高校德育网站访问量研究——基于国内10所代表性高校的实证调查[D]. 长沙:中南大学,20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