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团组织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途径探索*

2010-04-11张志云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学业社团思政

□ 张志云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团组织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途径探索*

□ 张志云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是高校团建工作的两大战略任务。在新形势下明确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地位,挖掘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潜力,落实学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要求,强化思政教学网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功效,是充分发挥有效载体在思想引领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高校团组织;大学生;思想引领;途径探索

高校团建工作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不断深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狠抓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其在全团的基础战略地位,努力实现高校团建工作新发展。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009年5月,他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团中央书记陆昊强调指出,“共青团作为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的青年群众组织,要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广大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2],牢固把握实践载体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其实效性,使青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思想引领贵在“载体有效”,脱离青年实际的载体,再怎么做都只是“纸上谈兵”。

一 明确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3]它将整个社会系统作为客体,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基本活动。准确的说,社会工作的终极客体是具有自主意识、能独立思想的人,而做人的工作就涉及人的思想问题,包含着对思想、观念和意识等方面的引导。学校社会工作则是指专业工作者通过专业性的服务,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完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掘潜能,帮助少数不良学生克服障碍。从本质上来看,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青年学生群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学生准备现在和未来。

学校社会工作蕴涵着主体运用思想政治信息作用并影响客体的成分。学校社会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于运用学校社会工作这一载体提出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化大生产实现进一步提高。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不仅集中在经济领域,而且逐步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由于对全球化缺乏全面系统而正确的了解,不少青年学生产生了某些模糊与曲解,思想情感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置于日益分化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社会工作必然要承担起更多思想引导的功能。同时,社会的开放、交往的增加、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越来越多,思想观念也日趋复杂。学校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的趋势,是学校社会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载体的现实依据。思想引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部门、各级部门齐抓共管,进一步明确学校社会工作的中心作用,切实做好学校社会工作。特别是在新时期,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4],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和教育青年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学校社会工作的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要更加重视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

二 挖掘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潜力

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按照合法手续注册并自主开展活动的青年群体组织。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社团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和社会公益型等四个类别,分别体现了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也为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提供很好的载体。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代表着一个学校的人文环境,既为校园成员所创,又不断影响和塑造每一个成员。学生社团作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理应进一步挖掘潜力,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

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的团体,是全面提升青年学生主体性的平台。学生社团活动既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又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素质教育开拓广阔舞台。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是教师单向式的传输模式,这给多元化体验时代的青年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障碍,这种说教式的教育往往难以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更达不到思想引领的总体效果。而学生社团独特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恰恰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集思想教育、趣味、知识传播于一体的社团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使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让思想引领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中。其一,坚持以社团特色为依托,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多元化生活体验,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其二,坚持以社团建设为依托,以建促教,通过社团发展的过程,体验校园事物成长中的艰辛和快乐,增强青年学生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提高青年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还要充分发挥社员成员的社会关系,引导社团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促进社团社会化发展,增强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针对性。其三,学生社团可以通过专业、兴趣、爱好、追求等吸引不同的青年学生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切实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领域。

三 落实学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要求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信念,既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撑点和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载体。学业生涯规划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引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借助学业生涯规划,更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者在主体需求方面上的作用,使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学业生涯规划及辅导应从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与学生职业理想相结合,引起青年学生内心体验和共鸣,使他们尽快从“天之骄子”的情结中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进而实施更有针对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业生涯规划和辅导应当克服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笼统和泛化”的弊端,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使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具体要求转变为青年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一,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学业生涯辅导,提升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现实社会出发,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建立健全正确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在积极帮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专业学科和社会环境的有利条件,全面拓展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二,坚持以心理辅导为重要补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明确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充分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了解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职业倾向等心理特征,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业规划的过程中。其三,坚持贴近学生实际和重视主体性培养的原则,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渗透着主体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在学业生涯辅导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当学生遇到失败或对目标彷徨、动摇时,能够从学生个体出发,帮他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四,坚持学习西方先进理论,不断加强对学业生涯辅导的理论研究。学业生涯辅导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为建立适应我国大学生发展要求的生涯辅导理论提供了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拓展研究的视野,提升理论涵养。

四 强化思政教学网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都知道,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推动着经济迅速增长,而且日益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信息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匿名性、超越时空性等特征,更是给现代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更要进一步认清现代科技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先进功能。当前,网络正成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正在产生日益直接和重要的影响。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延伸至网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从实际应用来看,“思政网络”脱颖而出,越来越成为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有效载体。

“思政网络”不仅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请应用的网络、QQ,也包括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人员申请应用的网络、QQ,甚至还包括高校专职党务和行政工作者的网络、QQ。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则是专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专任教师)申请开发专门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网络,它当然属于“思政网络”,但又不同于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思政网络”,也不是教师个人的生活网络。思政课教学网络既要突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又突出用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大学生思想的主题。其一,坚持思政课教学网络的专业化特征。要明确思政网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工具,是正常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求思政教育教师为人师表,积极发挥正面引导、解疑释惑的功效,达到真正引领大学生思想的目的。其二,坚持思政课教学网络与思政课教学课堂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面对面与学生直接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阵地。思政网络应当与正常的思政教学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双管齐下的作用。其三,坚持用现代科技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切实搞好思政教师的现代科技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引导、支持和鼓励教师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载体使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1]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5-3:(01).

[2]陆昊.在努力推动重点工作中锻炼提高[N].中国青年报,2010-5-11,(01).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 (第二版)[N].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3.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D432.62

A

1008-4614-(2010)06-0049-03

2010-11-12

张志云(1980-),男,福建惠安人,闽江学院管理系讲师。

猜你喜欢

学业社团思政
缤纷社团
艰苦的学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