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60年回顾与展望
——2009学术前沿论坛“伦理学分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0-04-11李杰
李 杰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北京 100872)
伦理学60年回顾与展望
——2009学术前沿论坛“伦理学分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 杰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北京 100872)
由北京社科联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2009学术前沿论坛”于2009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经北京市伦理学会同意,由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负责筹办的“伦理学分论坛”于2009年11月21日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配合主论坛的主题“哲学60年”,此次“伦理学分论坛”的主题为“伦理学60年”。论坛分三小节进行,每个小节有一个分主题。30多名学者和10多名博士参加了论坛。
一、伦理学60年历史回顾
共和国成立至今6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发展,中国学术也经历了重大发展,回顾伦理学在这60年中的发展历史,展望它的未来发展趋向,对伦理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议题由北京师范大学晏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瑛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分别就“中国伦理学研究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道德建设”、“伦理学基本问题讨论回眸”做主题发言。
陈瑛研究员认为,当今伦理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为客观形势为伦理学发展提供了机会,伦理学本身为人们所需要,伦理学者保持了好的精神和传统;并指出伦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应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实践,肩负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是与其他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建立联盟,并指出在面对应用伦理学问题时应注重在其他科学自身基础之上总结出规律。
王伟教授指出,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一是道德建设的科学定位:对中国社会现实进行准确分析;二是道德建设的战略创新:“以德治国”方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道德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道德建设的最新成果:“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
焦国成教授首先回顾了到目前为止出现的关于什么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八种主要观点: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善与恶的矛盾及其关系;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应有与实有的关系;伦理与利益的关系;道德规范与意志自由的关系;道德观问题:道与德、义与利、群与己;人的发展以及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义务。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问题成为伦理学基本问题需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是伦理学独有的问题;第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对其他问题的回答;第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第四,这一问题具有永恒的讨论价值,不可穷尽。最后,焦国成教授初步提出了义务与利益的关系是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看法。
二、伦理学原理研究的发展
伦理学原理是伦理学学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伦理学原理如何进一步发展,是这一节探讨的中心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此小节由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廖申白教授、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分别就“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之可能出路”、“伦理学原理研究学术视野的转换”、“伦理学原理研究的未来”做主题发言。
魏英敏教授以自我经历回顾了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伦理学发展的前30年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渗透着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伦理;后30年的发展经历了不平静的过程,进步与守旧、保守与创新贯穿始终。在总结伦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批判反思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问题,进而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危机,如这方面的教材编写——虽然马恩没有专门的伦理学著作,但是有伦理思想,要促进马恩伦理思想的发展,应仔细研究马恩伦理思想体系。
廖申白教授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历史贡献。第二,从科学主义到哲学智慧。其中重点阐述了从科学主义回归人文主义的哲学与伦理学。人们应从科学主义信仰中觉醒,相对科学主义而言,生活是最重要的。第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地位与可能贡献。儒学是古典人文主义的、仍然具有鲜活活力的文化范本,是人生智慧与德性教化;应注重对心的状态关切,注重身心一致。第四,逐步发生的会通。一方面应使人与人的生活的问题作为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基本题材;另一方面要思考中西问题。第五,面对人的问题的伦理学原理研究视野。人的问题是贯通哲学与伦理学的问题,而“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人的生活怎样可以更好些?”是伦理学的特殊问题。最后,廖申白教授指出伦理学的走向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身心一致的、不断完善的生命活动的可能性。
万俊人教授主要从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两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是回顾过去。伦理学是中国文化的命脉所在,伦理学与社会主义中国一同成长。理论的发展不能脱离实践的语境。中国经历了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到建立真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了解了这一背景才能真正理解近30年来,伦理学发展为何坚持一些东西,放弃一些东西。总之,对于伦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传统,应持尊重的态度,珍惜过去的遗产。其次是未来发展。应认清今天中国处于何阶段。中国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和政治文化正在调整;也处在拐弯加速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同时也应增强精神文化思想的实力。除了传统中国文化之外,也应思考现代中国文化能给世界贡献什么。现代性具有三个特征,世俗化,技术合理性诉求,现代文化被平面化、媒体化。这些对伦理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冲击。现代社会中,很多底线守不住,这也突显了德性伦理的重要性,这是人性、人的生活本身、精神本源的需求。因此伦理学的发展应寻求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综合和平衡。在接续的自由讨论中,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指出伦理学的发展应关注制度正义、民主、公正问题,重视中国人的价值和尊严。
三、伦理学实践的探讨: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伦理学原理的研究属于理论层面,仅此还不够,还应研究实践领域的问题,如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这一小节就此进行讨论。社科院孙春晨研究员担任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晏辉教授分别就“伦理与日常生活”、“资本的道德性”、“政治生活的伦理基础”做主题发言。
肖群忠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伦理与日常生活”。第一,问题的知识话语背景。日常生活有几个特点:日常生活的场域环境和交往是家庭、社区、私人等领域;日常生活受日常意识、习俗等影响,具有习而不察的集体无意识的特点;具有既定性、既成性和自在性的特点;强调一种人际间的亲和性。第二,实践关切。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衣食住行高度组织化、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以政治代替道德,以政治道德原则代替日常生活伦理。而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改变,伦理建设应注重生活实践,注重日常生活伦理。第三,初步认识和结论。伦理源于日常生活,是人们合理生活方式的观念、规范体现及其实践;伦理要回归并指导日常生活、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实践,而不要仅仅把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为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服务;伦理学研究应面向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视角和方法的转变。
王淑芹教授认为,弄清资本的道德性问题是弄清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前提。关于“资本的道德性”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目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有资本不道德性、资本道德性、资本本身中性论的观点。第二,马克思对资本不道德性的看法:马克思处于资本增长时期,确实存在资本与劳动对抗矛盾,存在剥削现象也是真实的。而现在的社会条件是处于发展资本主义时期,政府通过对工人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限制等方面抵制了资本恶的发展。第三,对资本的认识。传统以来一直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剥削工人的价值,榨取剩余价值,而现在则认为资本是企业生产方式中价值增值的方式,增值自己是资本的本能。第四,资本增值是否必然产生不道德性?一方面,这是一种或然性关系,获利方式的条件性强调为己利人,不必然对他人、社会产生危害;另一方面,资本的道德性不是自然而为,需外在条件支撑,由私利到公利。第五,资本增值与剥削工人劳动的关系。过去的社会二者有内在关系,但是在当代社会则不必然存在关系,是或然因果性,遵法守纪的资本增值不剥削工人。资本的收益的合理限度与不同时期法律政策法规有关。
晏辉教授认为,伦理学是关于行动者的事情,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主体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在价值、幸福、过一种好生活的渴求;另一方面是行动者行动的问题,即正当性的问题。当今伦理学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思考个体如何行动,还应思考组织如何行动,这将涉及政治伦理问题。政治伦理问题应该注重德性、体制、舆论三个方面的建设。首先是公务员德性建设,这不是私人关系和私德问题,是官德,应树立公共理性。其次必须解决公共舆论、公共意志的问题,政府官员应具备质疑和反思的能力,能质疑政府和民意的正当性,区分正确与错误;同时能注重公共善。再次,应选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模式。
在自由讨论阶段,学者们针对以上主题发言展开讨论。万俊人教授认为,在高度世俗化社会,失去精英群体的引导,注重民间生活是否可行?日常生活有待批判而不是提倡。魏英敏教授认为,应该重视伦理的通俗化,除了主流伦理之外,也应重视大众伦理,如《三字经》等通俗文本比《四书五经》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更大。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普遍伦理的问题,指出中国伦理要有全球伦理视角,被全球伦理认可才行,不能仅从民族主义视角看问题,应有全球公民视野。
B82
D
1007-8444(2010)01-0036-03
2009-12-17
李杰(1983-),女,湖北仙桃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