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0-04-10张春阳倪承世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航海技术海员航海

刘 艳,张春阳,倪承世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刘 艳*,张春阳,倪承世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以中国将向海员强国、海运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为背景,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英语能力培养的建议和措施

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英语能力;培养与提高

一、引 言

在国家鼓励海员培养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海员培养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海员教育规模急速扩大。我国已经成为公认的海员大国和海运大国,并将向海员强国、海运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但现有海员队伍的英语运用能力远不能满足国内外航运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实际需要。要提高我国海员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就必须首先提高航海类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二、航海类专业教师的学缘结构、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各航海类院校加大了航海类专业教师的选留力度,将选才的范围扩大到国内外航运公司的高级船长、高级航运管理人员和教育机构的知名专家或学者,但收效甚微。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教师为例,109名航海类专业教师中,仅有17人(15.6%)与学校航海类专业不具有“血缘”关系,他们承担着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原理、航海仪器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航海学、船舶值班操纵与避碰、船舶安全管理、船舶货运等主干课程均被航海类专业的“嫡传”教师把持。

要想成为一名称职或是优秀的航海英语专业教师,就必须精通英语专业知识和航海专业知识,并将二者有机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限于公共英语任课教师航海专业知识的欠缺和航海资历的空白,学校航海类专业的“航海英语阅读”和“轮机英语阅读”两门专业课程均由航海类专业教师讲授。部分航海类专业教师有着丰富的航海工作经验和高超的航海专业技能,又在长期的、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基本能够胜任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据统计,能够熟练应用英语完成教学的航海类专业教师只有7%左右。即使如此,也难掩其在英语基础理论、双语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不足,这无疑成为提高航海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事实上,在我国航海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下,航海类院校专业英语师资的匮乏已经日益突显,并成为高级海员培养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制约。

大连海事大学现有航海技术专业35岁以下青年教师39名。通过简略分析其本科、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构成和英语持证(CET6)情况,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专业青年教师的英语水平。青年教师中,本科为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研究生为航海科学与技术专业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的有37人,占94.8%;本科、研究生均为通信工程专业1人,本科、硕研为通信工程专业、博研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1人。学校明确提出了航海类专业师资人选所必须达到的英语水平,即通过国家CET6考试,这在整体上提高了年轻教师的基础英语水平。众所周知,通过国家CET6考试,仅仅意味着通过者具有了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不等于其具备或达到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2005年至今,学校选留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教师53人,其中航海技术专业32人,轮机工程专业21人,除1人为英国加地夫大学国际运输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均为学校航海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毕业后或直接进入教师队伍,或到海运公司从事航运生产和管理工作,取得船长或轮机长适任证书后再转做教师。青年教师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尚有较大的欠缺,即使是使用汉语完成专业教学工作亦尚需时日。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运用英语教学的基础条件,但除个别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青年教师可以熟练使用英语教学外,要求更多的青年教师完成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任务,却是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

三、提高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英语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1.完善航海类专业青年师资队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储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1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党和政府重视并加强“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并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体制和由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

高等航海院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强培养工作的规划和组织,强化培养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建立以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点,将专业英语培训纳入与学历学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同等重要的地位,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航海类专业师资队伍规划和培养体系,保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期化。

2.积极探索专业青年教师英语培训的新模式

高等学校一直致力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师资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借鉴高校师资培养方式的前提下,航海院校更需要结合专业的特殊性创新专业教师的英语培训模式,造就高水平、高质量、能够持续提高我国高等航海教育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

积极推动与国外航海院校、IMO等国际机构及国际行业组织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人力优势和智力资源,大力邀请航海技术、交通运输、国际公约和环境保护等专家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来校讲学,参与本科教学和学术活动,通过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专业师资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

不断深化与中散、中远、马士基等国内外航运公司的合作领域,为专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设备先进、种类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船舶任职和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方便条件,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借助国际航运公司的平台,熟悉国际海事公约和国际航运运营管理规范,提高专业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

加大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外航海院校进修和考察的力度,让更多的专业教师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使教师成为国际教育交流和学术活动的真正主角,这对提高青年教师专业英语的应用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大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

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也不例外。我国高校教师培养主要是一种政府和学校行为,培养经费由政府和学校承担,培养的要求和组织实施由政府和学校提出并运作。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培训经费有限,随着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也越来越多,经费必将更加紧张。

高等学校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工作,采取增加预算、设立青年教师培养专项经费等有效措施保证师资培养经费到位,并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为教师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积极拓宽教师培养经费的筹措渠道,如校友捐赠、企业赞助或二级学院安排一定比例的创收经费,作为师资培养经费的补充。对于那些符合学校教学工作发展需要,但属于教师个人提高学历或业务水平的进修,其培养费用可由个人部分承担。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谋求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否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只能是空谈。

四、结 语

我国航运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以及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加强师资培养经费筹措,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完善师资培养规划,是航海院校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更是解决高素质航运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我国航海教育和航运事业国际地位的关键。

[1]崔连德.船员输出机遇悄然来临[J].中国船检,2006(5):25.

[2]赵晓书,陈知新.多元互动模式和跨文化航海英语教学[J].航海教育研究,2008(4):106-108.

U676.2

A

1006-8724(2010)02-0056-02

2010-01-06

刘 艳(1973-),女,助教,主要从事航海技术专业教学与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航海技术海员航海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主线设计
基于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航海博物馆
中国海事局公布中国海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