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010-04-10

航海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航海心理健康心理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一、引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第九条规定:“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应建立文件化程序,确保对学员进行从录取、学籍管理与注册、日常管理、学员档案和结业等全过程受控。尤其是要确保学员在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和其他要求符合规定,使学员接受教育和培训后达到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培训合格证的发证要求。”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健康状况被纳入受控范围,应明确学生健康档案的范围及其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内部传递,档案保管和对外交接等。航海类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这是因为这个群体未来从事的航海职业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对于航海类专业学生要求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心理素质比健康的体魄显得更重要。而一般航海类院校仅建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显得难度较大或成为薄弱环节,但事实上建立航海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对培养合格的高级航运人才意义重大。只有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海员,才能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和保护海上环境。

建立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预警机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航海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坚定未来的职业岗位。

二、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的内容

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档案包括身体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两部分。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状况的变化,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更好地为海运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档案应包括学生综合信息、身体检查材料、心理测试结果和心理咨询辅导记录等。[1]

1.学生综合信息

学生综合信息是指影响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基本资料,用于帮助教师分析学生身体和心理变化,正确诊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专业、联系方式、兴趣特长、宗教信仰、家庭住址、既往病史、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等。

(2)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结构、成员组成,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环境,是否独生子女等,还包括学生所在社区的生活环境等。

(3)学校生活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及爱好,学习动机、态度、目的和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担任学生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4)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变故、生活条件的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身体检查材料

入学体检材料,按学籍管理办法新生入学后的复检材料,按要求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体检的材料及每次体检复检的材料等。因目前缺乏国际统一的海员健康标准,因此应根据国内有关海员健康标准的要求关注影响海员健康的各项身体指标。

3.心理测试结果

心理测试能够帮助分析被试者的心理特征。目前,各航海类院校非常重视心理测试工作,相应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机构,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开设有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心理测试结果主要是通过心理测试所获得的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包括能力倾向、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心理分析、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主要有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另外还可采用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健康量表(UP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等。人格测验通常采用的量表有:卡特尔十六因素人格测验(16PF)、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等。

4.心理咨询辅导记录

心理咨询辅导记录是指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咨询辅导所产生的记录,包括主诉及症状表现、诊断、原因分析、咨询次数、咨询时间、咨询方法与过程、咨询效果、跟踪记录、辅导教师签名等,还包括心理咨询辅导的阶段性记录及评价。

三、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

1.编制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

航海类院校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程序包括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内部传递,档案的保管和对外交接等,使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处于受控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指导书,确保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管理。

2.确保健康档案的完整性

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一般档案管理有所不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档案管理知识,又要懂得学生管理和健康教育知识。因此,应由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人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健康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有序。信息采集要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及时维护和更新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管理状态。[1]

3.对健康档案进行统计分析

对学生健康档案信息的统计分析是为了制定相应的预防机制和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对学生健康档案信息的分析整合,对纷繁复杂的健康档案进行数据分析,寻找规律,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4.确保健康档案的私密性

学生健康档案是特殊档案,特别是心理健康档案,如果保管不当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所以健康档案应与其他档案区别对待,由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指导机构专门保管,规范学生健康档案收集、整理、传递、借阅等工作程序,并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学生健康档案的私密性。

四、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的利用

建立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档案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海员。因此,只有把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与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才能保证健康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1.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研究提供依据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缴费上学、学业压力增加和就业竞争加剧,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许多心理困惑,如果不及时研究和解决,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健康档案记录着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学生现有心理面貌,它可以帮助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健康教育。

2.指导航海类专业学生增强自我认识

学生健康档案是对个体身体、心理生活经历、心理特点、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情况的全面记录,可以帮助航海类专业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人不同时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和动态。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并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发展历程,客观对待在校不同时期个性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共同探讨完善自我的策略措施,增强健康保健意识,预防心理疾病,发现和挖掘心理潜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2]

3.为航海院校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学生健康档案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要、学习心理等,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学生健康档案可以较客观、系统、全面地了解学生,区分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改变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简单化和表层化做法,使学生管理更人性化。

[1]谭春芳.论高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56.

[2]杨 孝.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利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6,(5):154-165.

猜你喜欢

航海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航海争霸
心理感受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