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如何针对科技查新做好文献资源建设
2010-04-10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
〔江苏省南京市 211171〕 董明浩*
科技查新是指对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的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审查,为申请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及申报奖励、专利申请、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及论文开题、评审等提供依据。因此,在高校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科技查新是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并且需要以大量的文献资源作为支持,因此高校中大量的科技查新工作是由图书馆来完成的。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开展科技查新也是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开展科技查新工作需要相应的条件,从文献资源方面来说,根据科学技术部“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文件,要求查新单位必须具有15年以上与查新专业范围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源和具备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等条件。因此,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自身的文献资源建设,达到和满足上述条件要求。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与科技查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任,但科技查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要求和高校图书馆正常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科技查新要求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必须广而全,不仅要有大量的专业文献信息,而且还要有较全面的相关专业文献信息,并要及时更新文献信息资源,确保拥有最新的文献信息资源。由于科技查新是利用多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因此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也应该作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整理后,还要对相关内容进行阅读和分析,特别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科技成果,需要对有关技术内容、水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这就需要相关的一次文献也必须得到保证。但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出发点仍然是保证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必然会和以科技查新为重点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相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各高校学科发展的倾向与侧重点不同,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般来说是以满足本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为目标,因此所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在学科、专业上必然会受到很大地限制,对于科技查新所必须的相关学科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文献信息必然有所欠缺。再加上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经费不足,对于多语种的文献信息收集无法保证,而单一语种的文献信息资源必然会造成文献漏检,影响到科技查新的开展。
其次,随着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促进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而且方便读者使用,但对于科技查新来说,单纯强调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同样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在进行科技查新时会用到许多纸质的检索工具,而其中很多中文纸质检索工具并没有相应的电子版可以完全替代,而外文纸质检索工具,虽然有文摘、索引数据库可以替代,但因为受数据库所涵盖的文献量和专业范围的限制,如果数量不足,也无法满足科技查新的要求。
第三,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由于经费问题,会强调优先订购核心期刊,而忽略一般性和特色性期刊的订购;强调全文电子期刊,而忽视文摘型电子期刊。从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任务来说,这是针对经费不足的无奈之举。但在进行科技查新时,就会出现因非核心期刊和缺少文摘型数据库而影响查全率和检索效率的问题。
应该说,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都会有自己既定的目标,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求是首要的,但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科技查新,就必须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上考虑如何满足科技查新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采用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要为科技查新创造必要条件
科技查新是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查新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高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科技查新的要求尤为迫切。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就要创造条件做好科技查新工作,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为科技查新工作创造条件。因此我认为,高校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多方面筹集资金,购买更多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但是,在信息社会,文献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长,所以无论如何加大投入,都不可能将全部文献信息收集齐全。而且,目前各高校的经费普遍紧张,不可能对图书馆大量增加经费投入,图书馆要想办法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事情。在扩大馆藏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合理调整馆藏文献的结构,突出自己的特色,注意兼顾专业文献与非专业文献,保障文献检索工具的多样性。
其次,要努力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始尝试建设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以充分发挥各馆馆藏的作用。以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为例,已经和同处在江宁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了建设南京江宁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尝试,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在科技查新中查新人员要注意分析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对本馆收藏的文献信息,要及时在检索数据库中做好索取原文的信息标引;对本馆没有收藏的,要主动寻找原文收藏单位,建立快速的文献传递通道,以满足科技查新的需要。
第三,要实现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加大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多、更新快、专业广等优点,而且一些专业网站还可提供大量的专业研究信息。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做好科技查新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纸质文献信息一般馆藏时间长、连续性强,因此不能盲目地用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代替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所能利用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出版物、各种数据库以及其他网上文献信息资源。这不仅包括专业公司所建数据库,如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也包括各个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自建的特色馆藏数据库。
第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优质高效的互联网环境。以Internet为主的文献信息资源为科技查新工作提供了方便,如Dialog国际联机系统、中国期刊网、国家专利信息网等。此外,网上还有一些官方推出的免费数据库站点,如DialogWeb国际联机免费试检站(http://www.dialogwebcom)、IBM PatentServer(http://www.patents.ibm.com/ibm.html)、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http://www.beic.gov.cn/patent)等,它们具有更新快、检索方便、内容丰富、节省费用等优点,可作为查新过程中文献信息资源不足的补充。还有一些可以免费使用的国外数据站点,如提供生物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Medline,以及搜集了世界上许多大学及研究实验室有关计算机学科科技报告的Networkcomputer ScienceTechnicalReports(NCSTRL)(http://www.ncstrl.org/)。不过,免费网站由于在数据的可靠性、检索功能的完备性、信息更新的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只能补充使用。
三、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查新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合理使用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检索是直接关系到科技查新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检索中,采用多种检索手段,利用好文献信息资源之间在内容、年限、文献类型上的互补性,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科技查新的要求,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合理使用文献信息资源。
合理使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前提是查新人员和查新委托方的交流互动,包括创新点的提炼、关键词的提取、检索式的确立、信息分析等工作。一般来说,许多查新委托人对此并不太了解,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结果。所以,在查新操作中,必须注意与委托方一起研究确定创新点、关键词,并根据查到的相关数据进一步调整修改,以保证其准确性。对检索不到的相关文献或密切相关文献的课题,应调整检索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开展科技查新的单位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查新网站,可以实现网上委托、网上咨询、网上提交查新结果和查新报告,这也使查新人员和委托方的交流变得相对容易。在查新网站的建立过程中,还可以建立网络导航系统,对网络上大量无序、分散的学术信息进行筛选、重组、整序、加工和输出,节省科研人员查找文献信息的时间,这种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服务也可以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起补充作用。
另外,对于一些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合理使用也可以弥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如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就可以基本满足国外文献信息的检索要求。ChinaInfo国内联机检索系统可以检索多种文献类型的数据库,其中包括《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库》、《中国适用技术成果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中文科技期刊篇名库》、《中国学位论文书目库》、《中国专利库》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TSL)到2009年1月,已经订购了国外47个学术出版机构的电子期刊531种、电子图书834种和事实型数据库4种,为我国大陆非营利学术型机构提供免费服务。此外,还有回溯型数据库5个、回溯期刊1154种,也对相应的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CASHL等进行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查找,再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传回全文资料。其实,对于有些查新课题,合理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科技查新的文献信息资源要求与高校图书馆正常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虽然存在着一些冲突,但高校图书馆如果能够把握重点,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做好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还是能够做到两者兼顾的。
[1]刘淑萍.对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的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4):75~76,95.
[2]胡春玲.谈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为教学科研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9):226~22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