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期刊给传统图书馆业务带来的影响
2010-04-10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7〕 孙玉红*
一、电子期刊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电子期刊的定义
电子期刊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盘、磁盘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与通信网络进行阅读的机读型连续出版物。目前,电子期刊有3种类型:一是光盘数据库期刊,主要是以软盘、光盘等为载体出版发行的期刊;二是网络电子期刊,指在Internet上出版发行的期刊;三是可供联机检索的全文数据库期刊,如CNKI系统。
(二)电子期刊的特点
1.体积小。电子期刊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完全脱离了纸张,将大量的信息存储在磁盘、光盘和网络平台上。电子期刊由于体积小,因而有利于图书馆有效利用馆藏空间,解决了长期困扰图书馆“书满为患、影响利用”的状况。
2.时效性强。网络电子期刊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如投稿、审稿、出版和发行等,均可在网上进行。可以将传统概念上的期刊出版周期大幅度地缩短。而且,电子期刊不必等全部内容都经过整理后再出版。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文章,可在编辑后立即将其上网出版。因此,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了加强。
3.交互性强。网络电子期刊实现了网上读者论坛的创立和应用,使读者和编者之间有了交流的平台,增强了读者阅读的主动性,同时使编者得到了一定的反馈信息,以便加以改进。交互性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
4.检索方便。首先,电子期刊不受时空制约。当读者需要查阅电子期刊时,可以不必苦于不方便去固定的图书馆、阅览室,只要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即可足不出户地对网络电子期刊进行检索。而且,多个读者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检索,消除了印刷型期刊共享的有限性和地域性限制。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其次,检索功能高效。传统期刊在信息检索方面非常不方便,检索途径单一,查准率和查全率很低。而对于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组成的网络电子期刊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可进行快速准确的机读检索,检索范围广、检索途径多,查全率与查准率也非常高。
(三)电子期刊的发展趋势
1.建立特色馆藏,开展个性化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意识日益增强。读者普遍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可直接利用的知识和信息产品,图书馆可利用智能化的服务手段,对蕴藏于电子期刊中的大量信息与知识内容进行比较、挖掘、分析、提炼、概括,向不同读者提供因人而异的特色服务;还可以对有特色的电子期刊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立某些专
*孙玉红 女,汉族。出生于1974年5月10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9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992年10月到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银行工作,2002年10月调到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工作至今。2009年7月于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电子政务专业经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2004年8月评为馆员。已发表论文3篇。移动电话:13895797039;电子信箱:tsgsyh@sina.com。工作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邮政编码:150027。业领域的电子期刊数据库、馆藏特色电子期刊数据库,供读者查询与利用,以适应用户日益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以实现“为读者寻找文献信息”、“节省读者时间”的服务宗旨和目标。
2.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长期并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期刊的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尤其是在学术性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预测将来电子期刊会取代传统纸质期刊。但鉴于历史文献保护、特殊使用等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子期刊不会完全取代纸质期刊。纸质期刊仍然有其重要作用,而电子期刊作为新的期刊形式,将与纸质期刊互相补充、长期并存。
二、电子期刊对图书馆自身建设的要求
(一)队伍建设要求
网络电子期刊资源的建设需要一大批热爱图书馆事业、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具备一定外语水平、能掌握和利用各种网上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的高素质复合型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对信息的敏锐性、洞察力以及搜集和传递信息,能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和进行网络操作的能力。除此之外,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加强著作权法与电子版权知识、电子出版物阅读指导方法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实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受教育的形式包括自学、脱产学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
(二)自动化建设要求
图书馆应重视网络电子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上丰富的电子期刊资源为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电子期刊过于分散、无序,为读者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图书馆应对网络电子期刊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归类,尤其是对各主要网站以及新建成的网站进行跟踪,并对其做出恰当的分类与介绍,引导读者准确、迅速、方便地使用。在这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重点学科导航库”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它收集整理了Internet上有关重点学科网络资源的获取站点,让重点学科领域的师生能以较快的速度了解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前沿动向和发展趋势。同时,图书馆还应重视传统期刊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便于读者搜集和查找。
三、电子期刊的采访与共建共享
(一)电子期刊的采访原则
电子期刊只是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中的一部分,购买时要合理配置购买比例,注意协调其与其他文献信息资源的关系,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图书馆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确立重点服务的学科类别与学术水平,甄别重点采购的数据库种类及具体出版商;还要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以及经费、设备、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电子期刊经费在整个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份额。另外,要定期对现有馆藏电子期刊进行质量效益评估,对一些利用率低、质量较差的电子期刊要果断地停订,有计划、慎重地扩充被市场认可、读者需要的产品,使电子期刊的收藏走上去劣存优、层层递进、稳步发展的轨道。
(二)电子期刊的采访方式
1.集团采购。目前,存在多种形式的集团采购,如全国集团采购形式、地区集团采购形式、行业集团采购形式等。其中,行业集团采购形式,是由行业内的图书馆组团采购。目前,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组团引进购买电子期刊。CALIS在北京建立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性文献信息中心,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协作牵头单位。据报道,“九五”期间,CALIS各中心组团购买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比单独购买的价格平均优惠25%~40%。
2.直接订购。图书馆可通过网上付费直接订购某种期刊数据库,如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获取的途径主要包括本地存取服务和异地存取服务。本地存取服务,是通过网络得到一份有关文献信息的拷贝,它可以安装到图书馆的服务器或工作站上,通过本馆的局域网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异地存取服务,是通过采访获得一个用户名(或账号)和密码,然后通过有关软件使用所订购的电子期刊文献信息。
3.订购纸质期刊免费获得电子版。在期刊订购中,一些出版社在提供印刷型期刊时,可以免费提供电子版的访问权限,但图书馆需自付国际通信费,用对方提供的账户名和密码获取全文。如Ingenta.com的电子期刊服务就是这样的方式,凡是订阅印刷型期刊的用户都可以免费访问他们期刊的电子版。Ingenta.com的建立为在全球范围内检索期刊打开了方便大门。
(三)电子期刊资源共建共享
目前,各馆电子期刊资源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形成了新一轮文献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实际上,同一个区域内的图书馆完全可以采用集团采购的方式来获得某种电子期刊,特别是大型电子期刊的使用权。并且,许多出版商都为集团采购提供了优惠条件。集团采购既经济划算,又避免了重复建设,还有利于实现电子期刊资源的共建共享,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提供免费链接的网络系统,整合网上期刊资源,以达到电子期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四、电子期刊给传统图书馆业务带来的影响
(一)馆藏建设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形式也从有形的馆藏扩展到虚拟的馆藏。所以,要对馆藏建设方针作出相应的调整,协调好印刷型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收藏比例,从而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
(二)图书馆信息源的改变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期刊信息源基本上是印刷型期刊的一统天下。现在,电子期刊的产生使信息源从单一到多样。以磁盘、光盘等介质为载体的电子期刊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打破了印刷型期刊一统天下的格局。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在获取方式、获取手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它们的著录方式也存有差异。就网络数据库中的电子期刊来说,它们除具有印刷型期刊的统一题名、出版周期、出版发行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专供计算机识读、受控运行和资源定位等特征。因此,对电子期刊的著录必须既要符合相关著录规则,又要与MARC著录格式的相关规定相符合。在复合图书馆时代,评价期刊资源的质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注重期刊收藏情况本身,还必须调查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络系统可以获取多少信息量以及获取信息的速度等指标。
(三)服务方式及观念的改变
图书馆现代化对传统工作模式形成了冲击,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观念上也应有所更新。应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现阶段,主要的读者服务方式有:
1.读者培训。为了更好地推广与利用电子期刊,应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读者利用电子期刊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网上检索工具。电子期刊的管理及其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与新型管理模式相适应。
2.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提供给需求知识与信息的读者以直接、个别帮助的一项服务工作。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比传统的参考工具书更趋于多样化,凡是可供读者参考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均可涵盖在内,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可供咨询的文献信息资源。而且,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并得到针对性更强、更具附加值的智能化成果,使读者服务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在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中之重,它将成为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拥有全新理念的参考咨询服务。
3.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就是基于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整合,通过对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使读者能够在一个入口、一个检索界面,通过一次检索获得全方位及多种类型的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就如同商家备有充足的货源,尽可能让消费者在一个商店里买到所需要的全部商品。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导入一站式服务,有利于加强期刊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和不同载体期刊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各种期刊的查找利用,有效提高了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电子期刊的出现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冲击,图书馆需要借助电子期刊的优势,调整工作重点,做好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之路,提高电子期刊资源的利用率。
[1]杨华.网络电子期刊的采访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25(3):95~97,64.
[2]林倩青.简论网络电子期刊的特点与服务功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3,25(3):90~91.
[3]姜玉明.论电子文献的劣势特点[J].情报科学,2003,21(11):76~78.
[4]周桂英.试论电子期刊的特点与局限性[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2,(2):57~59.
[5]杨靖,杨双琪.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协调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73~75.
[6]王彩杰.浅论我国电子期刊知识产权[J].晋图学刊,2007,(1):3~5.
[7]王小兰.电子期刊的特点及服务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3,23(5):72~74.
[8]柴喜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新模式[J].河北科技图苑,2005,18(5):53~55.
[9]施强.论电子信息资源集团采购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2006,25(9):122~124.
[10]皇甫宝霞.论网络电子文献的采访[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2):49~51.
[11]严韧.电子期刊:图书馆的新崛起[J].现代情报,2007,27(8):75~77.
[12]白永革,彭佳.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电子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1):34~37.
[13]刘静.浅议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期刊信息服务[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6):89~91.
[14]谈红玲.论网络电子期刊信息服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