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

2010-04-10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北科技图苑 2010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建设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东省广州市 510507〕 许丽莎*

谈到社区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社区。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社区”的概念;其后,西方国家先后使用这一术语。1932年,“社区”一词传入中国。“社区”这一术语问世以来,有很多种定义,通俗点说,社区就是指人聚居的地方,即居住区。按社区的结构、功能、人口状况、组织程度等综合因素,一般可将社区分成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基本类型。本文中的社区特指城市社区。截至到目前,全国城市居民社区已有7.7万个,社区居住人口已超过5亿人(其中,有流动人口1.4亿人)。创建学习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推动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焦点话题。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对促进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的重要性

(一)社区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组织的管理体制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单位制向社会制的转变,社区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有利于维护城市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全面进行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生态型社区、数字型社区、文化型社区等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二)社区图书馆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差、底子薄,社区图书馆严重缺乏,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据2004年统计,全国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2709个,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4.37亿册,人均0.3册。而国际图联规定的标准是:每1.5公里半径、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2册图书。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为例。五山街仅有一个图书室,设于五山文化站内,面积100平方米,座位15个、报刊30种、藏书15600册、管理人员1人,而五山街的常住人口已达10万人左右。与国际图联规定的标准相比,差距巨大。资源获取的不便利性和学习场所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公众学习的积极性。据调查,近年来公众的闲暇时间整体上有所增加,但是用于学习知识,阅读报纸、书籍的时间很少。在所调查的城市中,上海居民的阅读时间排第一,但每天也不到1小时,仅占闲暇时间的25%左右。究其原因,文化设施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将逐渐融为一体,教育将成为一项社会工程。目前,我国大陆设在31个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65.4%,拥有科普学校(大学)的社区有7083个,占全国社区总数的9.1%;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和数据资料库,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阵地,要想在新的世纪中充满生机与活力,必须向全社会开放。据介绍,在美国,所有的大学图书馆都对社会公众开放,所有来馆者,不分地区、年龄、种族,只要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有关手续,进入馆内利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在日本与德国,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向一个健康良好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高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72551.898万册,电子图书1809.776万片,总藏书量超过7.4亿册,建立了自动化网络系统和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并拥有一大批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外语知识的文献信息服务人员。但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据调查,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不足30%,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搁置,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馆藏资源、设备及人员的浪费。高校图书馆与社区相结合,可以使双方的资源得到整合与利用。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开放有利于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为居民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也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外部读者的进入也能使高校图书馆迅速掌握社会信息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社区中的一些人力和物力资源,也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所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

在建设和谐社区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其服务水平能否不断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要适应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要树立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观念,强化图书馆社会化意识,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从封闭式运行向开放式运行转变,树立社区意识,加强与社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二)政府应当重视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习的圣地,是智慧的宝库,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科学水平的重要场所,是公民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机构。综观世界上的优秀民族,无不重视图书馆建设。我国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的投入,重视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增加购书经费,改善办馆条件,引进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保障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在社区建设中,各地区人民政府起着指导、组织、支持、管理和调控的主导作用,政府职能部门应促进高校图书馆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社区资源的共建共享,可实行高校图书馆与社区联合筹建社区图书馆(室),不断扩大规模,满足读者需求。

(三)全社会应当重视阅读和终身教育

学校教育不能解决终身教育问题,阅读才是教育的灵魂,唯有阅读才能获得终身的智慧。实验显示,久不读书,人的思维能力会降低。阅读关乎民族素质,阅读关乎世界未来,全社会都应当树立倡导阅读的良好风气。图书馆既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书籍,又是阅读的最佳场所。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倡导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只有培养了不断学习的能力,从“学会”走向“会学”,才是真正掌握了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图书馆是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倡导终身学习,提倡素质教育,图书馆才会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才会成为人们热爱的地方,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被人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自身才能受到社会的重视。

(四)社区居委会应当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互动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各项工作的执行者,其自身要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提高人员素质,保障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社区居委会要积极行动,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联系与互动,使社区居民更好地利用高校图书馆。

[1]朱思雄.城市社区组织服务体系初步形成[N].人民日报,2005-09-13(1).

[2]马姝.我国城市社区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45~147.

[3]张曾昱,郭秀梅.浅谈高校图书馆向社会读者开放[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5):77~79.

[4]王剑锋.社区阅读与城市精神[N].深圳特区报,2004-09-05(8).

[5]何晋秋,方惠坚.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15~17.

[6]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9(1):5~11,15.

[7]唐依人,张振伟.信息时代呼唤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一点体会[J].河北科技图苑,2003,16(3):33~34.

[8]屈林岩.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之本[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7~49.

[9]张愚.谈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河北科技图苑,2003,16(5):83~84.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建设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