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子理论与高职英语课堂交际意愿

2010-04-10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面子威胁意愿

陈 莉

(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江苏 南通 226007)

英语课堂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有时即便教师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热情,仍有许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意开口、不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参与小组讨论。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学生在外语课堂上往往较为沉默,不大愿意使用英语进行交流(Kennedy,2002:430-445)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足够强度的英语交际意愿”(吴庄、文卫平,2009)。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学生在需要发言时害怕丢面子会三缄其口,从而造成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较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配合老师的现象。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面子观对课堂交际意愿产生的影响及研究如何遵循面子原则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英语课堂交际意愿。

一、理论背景

(一)面子理论。Brown和Levinson(1978)提出了面子理论(The Face Theory),认为礼貌是社会集团中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即“典型人”为了挣得在公众中的面子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他们把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前者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干涉、阻碍自己的行为;后者指希望别人赞同、喜爱自己。每一个典型人都会诉诸于一定的方式。

(二)交际意愿。交流意愿是指发起交流的意图和倾向。这最初被用来解释母语学习行为。McCroskey和Baer认为:母语交流意愿本质上是一个稳定的性格特征。因为个体对于是否参与交流的选择是认知干预的结果,而认知干预又会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外语交际中的第二语言交际意愿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是指(二语学习者)使用二语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人或群体交流的愿望(MacIntyre et al.,1998)。MacIntyre等人拟构了一个六个层面的金字塔状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在这个模式中,MacIntyre把其他各个领域中的理论和研究与语言学结合在一起,融合了语言学、交际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分析了影响二语交流意愿的各层因素。

(三)面子与交际意愿。2003年,Wen和Clement提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有参与交际的欲望,但因受阻于社会情景和情感知觉等因素而不能形成交际意愿。他们指出,以孔子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价值观是形成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和交际行为的主要原因。(转引自李红,2009)。中国人的“面子”情结滞留于群体文化中,在人们的各种交往乃至价值取向的选择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交际中会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希望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在英语课堂上,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很容易会担心自己说不好或回答出错,被别人笑话,丢了“面子”,会产生“不发言,不犯错,说多错多”的思想,所以在英语课堂上选择沉默,发生交际意愿低甚至没有交际意愿的情况。这导致课堂活动难以开展,师生间的交流难以正常进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提高学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

Brown&Levinson(1978)指出面子实际上是一系列只有他人才能满足的想法和希望。在Brown和Levinson看来,许多语言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①威胁听话人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包括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建议、威胁、警告、发怒等),以及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如表示不赞同,批评、蔑视、指责、反驳等);②威胁说话人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如道歉、接受赞誉、自相矛盾、忏悔、承认有错等)。为避免这些面子威胁行为或减轻言语行为的威胁程度,每一个典型人都会诉诸于一定的方式。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面子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来满足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对学生表现出相应的礼貌与尊重,肯定和赞同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选择一些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满足学生的面子需求。面子威胁行为的大小和三个因素相关,即:说话人和听话人间的社会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间的相对权势、特定的文化中言语行为本身所固有的强加的绝对级别。

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和老师对学生的相对权势都是比较明显的,学生一般处于被动地位。在回答问题或参与课堂活动时,学生特别容易缺乏交际意愿,产生自卑、紧张、羞怯等心理(王玉晓,2010)。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大多对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没有信心,有时即便听清简单的英语都会产生似乎没有听清楚,没有听明白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们产生用英语交际的意愿会更加困难。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课堂交际意愿。

(一)使用合适的课堂指令。课堂内容的开展,很大程度需要依赖课堂指令来完成。因此,恰当的课堂指令可以帮助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英语课堂交际意愿。课堂指令本身是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言语行为,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指令给学生造成强加的感觉,教师可以采用非公开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策略,通过言语修饰策略弱化指令的强制感来提高语言礼貌性与可接受性。例如:在课堂指令中多用“please”,使用“all right”、“Ok”等词,使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可采用包含性技巧,用“us”或“we”,将自己看作学生中的一员,从学生角度实施指令行为,如“Here we go”等。教师应该避免使用“You must remember it”等容易威胁到学生的消极面子的指令,可以尽量使用“You are kindly suggested to remember it.” 等和缓礼貌的指令,减少请求的强加性,维护学生的积极面子,以帮助学生产生交际意愿(王玲等,2009)。

(二)采取恰当的课堂提问方式。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是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之一。

但同时课堂的提问是对学生的一种强加,侵害了其消极面子,但又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必备手段,可以深化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王玲等,2009)。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尽量使用可接受的提问方式,实现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课堂交际意愿。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Answer the question!”这样的命令式语句,命令式会让人感觉到权势的咄咄逼人,似乎让人非接受不可,这将会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威胁到学生的消极面子,降低学生的交际意愿。教师可以尽量多采用“Would you like to answer the question?”等给学生更大的选择余地。不说“Tell me your answer”,可以用“Take the chance”把自主权、决定权交给学生,这样就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主导,大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社会距离,能够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交流环境,使得学生能比较轻松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王玉晓,2010)。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来提问学生,让学生发现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自己也有能力回答问题,从而充满自信,产生较强的交际意愿。

(三)使用合理的教师评价。评价包括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肯定和赞扬属于正面评价,是对学生积极面子的维护。批评和建议属于负面评价,是对学生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侵害。教师评价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学生对英语课堂印象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今后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产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要尽量做到多鼓励,多正面评价。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所学知识的情况,教师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可以用诸如“Sorry,Maybe I did not make it clear.”等话语来建立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意识到说错也没关系,不会被批评,不会丢面子。若学生回答问题的观点新颖、正确,教师可以说“Excellent!That’s really a good idea!”肯定并欣赏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备受鼓舞;即使学生的观点不正确,也应该委婉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至于让学生因失去信心,从而失去英语课堂交际意愿。

三、结语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他们首先应该具备英语课堂交际意愿才有可能产生多用英语训练语言交际的机会,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难看到:维护高职学生的积极面子对提高学生的交际意愿作用。一旦学生的积极面子得以保全,就满足了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的愿望,促使他们愿意用英语表达想法,进行交流,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师增强运用面子理论的意识,恰当地运用各种策略来满足学生的面子需求,能够保持和谐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交际意愿,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1]Brown,P.and S 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s[M][J].Cambridge:Cup,1987.

[2]Brown,P&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李红,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9.7:57.

[4]颜晓.华影响会话自我修正的隐性因素——面子南华大学学报[J]2009.6:90.

[5]王玲,胡茶娟,寇艳艳面子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礼貌指导考试周刊[J]2009.42:107-108.

猜你喜欢

面子威胁意愿
人类的威胁
受到威胁的生命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面对孩子的“威胁”,我们要会说“不”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面子
Why Does Sleeping in Just Make Us More Tired?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