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发展
2010-04-10邓磊
邓 磊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论现代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发展
邓 磊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第一、二次现代化浪潮机遇走上了现代化发展轨道,占据了发展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贫穷落后,如何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邓小平认为,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上,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随着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经济交往向纵深领域的发展,一个以智力资源与知识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在21世纪推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不利用这一大好机遇。对于社会主义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世界第一、二次现代化浪潮中坐失良机,与发达国家拉开了较大的差距,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这些国家跨越传统现代化过程实现现代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社会主义只有抓住机遇,走现代化之路,才能迅速发展。
一、现代化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
现代化运动起源于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生产技术、组织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经济的繁荣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它引起整个社会制度、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由此促进了整个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给整个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迁,从而拉开了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序幕,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开始。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运动从欧洲逐步向世界扩散,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纷纷卷入,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大变革。现代化所引发的巨大变化与成就,驱动着各国各民族投身于其中,热切地希冀通过现代化的实现去改变国家、民族的落后状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之中。
近300年来,世界现代化运动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或者三个大的阶段。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这次现代化大浪潮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从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扩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18世纪80年代,英国完成了蒸汽机的发明,并应用于纺织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促使纺织业、机械工业和其他行业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初步工业化的国家。这个工业化过程从英国逐步推广到西欧和北美局部地区,形成了第一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巨大浪潮。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电的广泛应用开辟了继蒸汽机时代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技术时代。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带动的电工技术革命推动了以电器工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兴起。在19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向整个欧洲和北美扩散,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形成了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第三次浪潮始于20世纪下半叶。这次现代化大浪潮是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的。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微电子技术以及巨型跨国公司和全球销售网络的出现,大大加速了工业化的世界进程。在新的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工业化和现代化向全球扩展,那些在20世纪前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相继进入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形成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大众消费、福利主义等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文明;大批欠发达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现代化目标,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相继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
我国在10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中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至1895年,封建防御性的现代化起步阶段。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被纳入现代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19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开始了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但是,1895年洋务派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种带有浓厚的封建保守色彩的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是1895年至1949年,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阶段。先是康有为发动“戊戌变法”,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现代化,但刚满百日即宣告失败。于是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以革命的手段实现现代化,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们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这个时期民营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但大权很快落入袁世凯手中,以失败告终。第三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探索阶段。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纲领。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代会上明确宣布:我国人民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全面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全党工作重心开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3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
二、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说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研究了世界上特别是二战以来国际科技、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经验,鲜明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论断。他还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要能走在前面,“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68。“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86。这些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现代化的内部关系,阐明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吃饭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问题比其他国家都更加重要。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粮食等问题,其中粮食问题又首当其冲。然而,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使农业生产面临新的环境生态的压力,这对于我国本来就脆弱的农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我们来说,一方面要看到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以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我们还承诺,即使在21世纪,当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中国人仍然能够养活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清醒地估计到,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尖锐的矛盾,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理出思路,找到解决的办法。要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矛盾,惟一的出路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依靠现代化,才能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生产更多的粮食和食品,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怎样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呢?邓小平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他还提出了农业发展进程存在两个飞跃的观点。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在这两次飞跃中,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代工业的建立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用了很大的力量搞工业化,经过30年的努力,新中国有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化学工业、材料工业等等,初步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新兴工业从无到有,但就总体来说,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仅钢铁工业和新兴工业,我们所有的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都差距甚远。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出路何在?邓小平指出,关键问题仍在科技。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立现代工业,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同样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达此目标,必须用高技术来改造传统工业和基础工业,包括能源、冶金、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要不断更新产品,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采用联合与资产重组等办法,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与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与研究的主体。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建国以来我国自己建立起来的一批国有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包括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等,要进一步搞活。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的一百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进一步搞好,向世界高水平看齐。
现代国防的建立要靠科技的发展。1978年,邓小平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不可能建设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首先对军队的武器装备起决定性作用。从历史上来看,从冷兵器、热兵器、核武器到高技术武器的发展,都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密切关系。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火箭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相对论、电子力学和核理论的结合,产生了原子弹,其后又产生了氢弹。空气动力学、火箭动力学和现代化学的结合,产生了火箭和导弹。无线电电子学和控制论的结合,解决了远距离的控制问题,使火箭和核武器应用于空战成为可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战争是在交战双方接触的界面上进行的。而现在则使一个战役成为诸军兵种的合成或者是多兵种参加的战斗,作战的双方由平面到立体,从地面向水上、水下、空中甚至外层空间发展,在交战双方接触的层面上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现代科学技术还对军事理论、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对军队的后勤供给、后勤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对国防科研、国防工业的结构和布局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突出军队武器装备的重要性的同时,对军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能建立现代的国防。对于现代国防来说,质量因素、科技含量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三、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个互相支撑、永无止境的互动过程。人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发展每一阶段上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不能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展开,更谈不上推动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客观社会条件又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一种制约,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总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展开的。从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来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人的现代化同社会现代化是相并进、相关联的两大历史过程。在它们之间,人的现代化又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
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极大提高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时,就同时提出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他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论证了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他说,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中间进行比较,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不同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者的生产业绩大相径庭,素质高的劳动者可以生产出多于低素质劳动者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劳动产品。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我们说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革命因素,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正是科学技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科学技术总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的劳动力,总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只不过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要更高一些。“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1]87-88随后,邓小平又站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的要学,有的要继续学,实在不能学、不愿学的要调整。”[1]262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伟大的事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又红又专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在邓小平全面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制订的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都把人的素质的提升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着眼点之一。198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全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2]10年后,中共中央又强调说,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我们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就是必须不断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如今,邓小平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思想,已经成为全社会牢不可破的社会观念。
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邓小平所说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育体制、教育设施、教育内容等等,它以学校为载体;一是指以思想政治为内容的社会教育,它以新闻舆论等传媒为载体。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不久,他就对学校造就人才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他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
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4]105-106。重点抓中小学,是从现代化建设这个战略着眼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4]120-121在社会教育方面,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想、信念、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说:端正党风,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4]144;在80年代后期,他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出发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4]290,“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4]306。因此,他强调要紧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结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胡 晓
On Socialist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zation
DENG Lei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 445000,China)
Promoted by industrialization,modernization results in the great global turn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and makes industrialism affect the fields of economy,politics,culture and ideology.The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got into modern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opportunites of modernization,and then played the major role in the global development.The socialist countries were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under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so how can they catch up with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Deng Xiaoping believes that modernization is the necessary course of developing socialism.In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 socialism,scientific modernization is crucially important and human modernization is the core.
modernization;socialism;development
D619
A
1004-941(2010)03-0120-04
2010-05-10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邓小平社会主义形象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09133)。
邓磊(1965-),男,法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