谫论土家诗人田九龄诗歌的道风禅韵
2010-04-10杨宗红
杨宗红,李 莉
(1.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广西贺州 542800;2.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谫论土家诗人田九龄诗歌的道风禅韵
杨宗红1,李 莉2
(1.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广西贺州 542800;2.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土家族诗人田九龄的诗作中亦有道风禅韵。具体表现为“昆仑玄圃漫悠哉”的求仙意念,“处处烟波泛短艘”的生活意趣,“真人曾未竺西游”的尘世慨叹。
田九龄诗;道风;禅韵
田九龄字子寿,容美土司田世爵第六子。主要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据《田氏族语》卷三载,田九龄“高才积学,诗文齐名七才子”,又《宜昌府志》称:“容美司以诗名家,自子寿始。”田九龄的创作直接影响到容美田氏土司家族的文学创作。著有诗文20卷,2600多首,但多佚。康熙年间,其第五世侄孙田舜年多方搜求,才得其作品仅余的第七卷、第八卷各半。又经“淘其太染时调”者,现仅余诗作113首。
田九龄生于土司家庭,他“性耽书史,喜交游,足迹遍两都,所交与唱和者多当时名士”[1]210。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他自幼秉承父命,离开故乡容美到外求学,并四处交游。时值严嵩专权,朝政腐败,吏治黑暗。山川秀美、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容美也不是一块净土。弑父屠弟的就是伯父百里俾,后来袭爵的同母长兄田九霄,“为人刻深峻鸷,居官数年,每叱驭出门,民皆闭户,鸡犬无声”[1]89。兄弟们中,二哥田九龙“善藏其用,终得免祸”;其余兄弟都只有“恂恂自修,不坠家声”。虽然如此,五兄田九璋,得荫锦衣指挥,出宦中朝,轻飏得志,后竟获罪凶终。田九龄“以才名见忌”,为避凶险,他不得不长期在外潜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背井离乡。
明初,太祖朱元璋立国后,制定了以儒教为主、三教并用的政策。万历年间的四大高僧给佛教注入新的生机,使得“今之释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宫,盛于黉舍,唪诵咒呗,嚣于弦歌。上自王公贵人,下至妇人女子,第谈禅拜佛,无不洒然色喜者。”[2]在士大夫中,居士佛教亦颇兴盛,若士人对儒佛二学不能双达,便不足论。“为僧而不兼外学,懒且愚,非博也;为儒而不究内典,庸而僻,非通也。乌乎其大。”[3]道教在明嘉靖年间极受尊崇,道教在明中晚期也得到很大发展。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士大夫晚年之学》中,谈到士大夫的宗教信仰情况:“南方士大夫,晚年多好学佛,北方士大夫,晚年多好学仙。”[4]其实,在晚明社会思潮下,儒释道三者已经完全融合,无论是好佛还是崇道,少有截然分开的情况。田九龄师孙斯亿“学无所不窥,自经籍子史外,逮天官、形家、国纪、家乘、稗官、二氏之说”(见《孙氏族谱》),是个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人物。据《湖南文征传略》引《一统志》载:孙斯亿“以著述自任,隐元石山中,诛茅蔬食,充然自得”,他曾弃博士弟子称号,大半生周游天下名胜,自号“云梦山人”。田九龄相当崇敬他的这位老师。正是这诸多原因,田九龄也沾染了佛道思想。翻开其残存的诗集,可以发现,与他交往的人士中有不少的隐士、道士、僧人。如《寄胡山人伯良客京中》、《寄苟元君》、《明月寺赠太空禅师》、《晚过孔道谈元》、《闻宋山人应元游南岳》等。在其113首诗中,诗题与“僧”、“寺”、“山人”、“元君”、“道”、“居士”有关的诗作有14首,莲花诗二首。加之诗题中虽未标注,但内容已显具佛道意趣的诗歌一起,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一、“昆仑玄圃漫悠哉”的求仙意念
田九龄因见到外面世界的黑暗与土司内部的纷争,为全身养性,他不得不避世隐居。加之其庄禅素养,使之对那些高蹈的神仙萌发追慕之思。
在《寄苟元君》中,他写道:“得道元君不易逢,几时蓬阁得相从?他年南岳朝元去,知在云端第几峰?”①注:文中所引田九龄诗,均见于《<田氏一家言>诗评注》,陈湘锋,赵平略评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诗人连续两次发问,希望知道苟元君的行踪,将希望能与苟元君一起体验得道生活的迫切心情表露无遗。他将自己与和他志同道合的田宗文比作竹林七贤中的“二阮”,经常出游,吟赏烟霞:“寄言已辨登山屐,五岳真图拟纵观”(《山楼秋思满怀别小阮兼订游约》)。在《晚过孔道谈元》一诗中,诗人写道:“不见仙人骑白鹿,聊同老子话黄金。冷然未必真风驭,为读南华慨古今。”明白地表明他对道家经典的阅读,对道士修道生活的关注以及对成仙的思考。“后金为阙玉为楹,瑶草琪花杂眼明。好是淮南成道后,共携鸡犬踏空行。”(《武当道上示儿宗鼎》)在这里,武当的世界就如同仙界。作者由眼前道家圣境而想到成道升天的淮南王,将自己对仙人的渴慕暗寓其中。
隐居山野以避尘世的喧嚣与天涯萍踪以寻道求仙的生活是田九龄的两种主要生活方式。“露浥风翻迥出尘,孤亭紫气蔼芳春。光从勾曲偏宜夜,秀茁天台总向晨。浪羡青精曾是饭,虚传玉液强为醇。藏真已自依山饵,不待桃花始避秦。”(《紫芝亭》)。紫芝亭乃是作者在容美的避世之所,他将自己寄居的紫芝亭比作是神仙一般的世界:其气祥瑞(紫气);其景胜,宛如道教圣境茅山(勾曲),夜如道家传说中的勾曲山的神芝一样闪烁明亮,晨如天台山一样生机勃勃;其饮食神,食“青精”、饮“玉液”。他将在此存真养性的平淡生活比作神仙般的日子。当他知道老师将游华岳时,深为不能同去而遗憾,写下《闻云梦师游华岳恨莫能从》一诗。诗人想象着华岳的佳山胜水,想象其中的充满仙机意趣,慕道情怀寓于其中。当孙斯亿游太和并给他寄来信函时,他作《云梦师寄游太和近作兼附弇州公诸刻》一首:“美人迢曳薜萝衣,知是朝元跨鹤归。寄我昆仑山顶石,开函片片彩云飞。”前两句想象云梦师游太和时的仙风道骨形象,后两句写他对彩云飞扬的神仙世界的向往。《登五峰》一诗也写出他隐居避世、求仙访道的思想:“长星好是虞庭度,佛骨居然慧顶开。欲向此中搏鹄骑,昆仑玄圃漫悠哉。”世事难以预料,骑鹄云漫游昆仑玄圃,求仙访道才是正道。在《登澧城遇仙楼》中,作者对处于澧水滨且“迹寄天地少红尘”的遇仙亭颇为钟情。诗人见山思仙,见楼思仙,具有浓厚的神仙情结。
田九龄仰仙慕道,在其诗作中有多处暗现。据笔者统计,在田九龄的诗作中,与紫有关的11处,如紫烟、紫气、紫氛、紫宸等。在道家眼里,紫气乃瑞祥之气,圣人之气。受道教的影响,紫色常与神仙联系在一起,如称神仙府第为紫府、紫台、紫海;奉仙人中的至尊为紫皇;女仙又名紫姑;仙书则以紫书号之。田九龄将自己所处之处名之为“紫芝亭”,其中含义不言自明。“仙掌金茎”意象6处。相传汉武帝曾使人塑金人承露盘,以求取天降玉露,而获长生。又有“仙岛”、“五老”、“双舞鹤”、“瑶草”、“琪花”、“宓妃”等意象,足见神仙思想深入其心灵深处。
二、“处处烟波泛短艘”的生活意趣
现实处境使田九龄厌恶,为全身,为养性,他娱情诗书、寄兴山水。“才到红尘又忆山,山中丛桂待予攀。情知世事非真事,昨日归来今日闲。”(《归五峰庄作》)佛教、道教称人世为“红尘”,其中充满种种烦恼。诗人写在红尘中对山的期盼,以及回山之后的“闲”,用反衬之法写其对山居的喜爱。“风高木叶落,江净白鸥迟。独步南山下,东篱菊几枝?”(《山居》)诗人范陶、在山居中体会着其中的悠然自得与深意,其境高、其景清而净。“十年踪迹楚山隈,车马何曾点径台;竹翠不教狂客问,月明唯听美人来。”(《雪中喜张昌殷夷先生书至》)诗人清高自赏,不与“狂客”之流交往,长期的隐居生活,使他少与外界交往,唯有几个“美人”才是他之所待。
诗人喜爱远离红尘之地的清幽、宁静之境,更喜爱享受自在闲适的生活,感受着那种空寂无欲的禅悦和随缘任物的超脱。在《茶墅》一诗中,他写道:“霞外独尝忘世味,丛中深构避喧亭。旗枪布处枝枝翠,雀舌含时叶叶青。”诗人疲惫于落拓飘零之苦,栖身于茶墅,“沦茗闲翻陆羽经”,一边品茗,一边翻着陆羽的《茶经》,研究茶道。没有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世间纷扰,有的只是茶园的清新与寂静。又如“幽兴年来颇自便,薛萝芳草共悠然。惊人岁序催黄鸟,向夕江山入紫烟。明月飞来见疑色,白云停处若为怜。”(《悠然独坐富兴高远复得故人好音》)诗人独坐而意兴高远,薛萝芳草于寂境中亦悠然自长,黄鸟在林间翻飞,夕阳下,紫烟袅袅,白云悠悠,不知不觉中,月亮升起,倏然惊觉,疑似其飞来,白云似乎也为爱月色而停留空中。再如《登五峰怀鹏初兄》:“步出遥天骋望奇,白云寒色坐相思。谈诗泽国御杯处,折柳章台握手时。对客何曾羞犊鼻,逢时翻自悔娥眉。怪来不遣三秋雁,南望苍梧莫可期。”诗写怀人之情,而于回忆处,可见其闲适与随意。严平子评该诗:“蔼蔼春云,态度飘然。”
从田九龄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宁静而有生气的自然与生活的赞赏与喜爱:“小构轩楹尚啸吟,家峥斝斝有芳声。天清衡霍当窗出,月净潇湘傍槛月。”(《赋得长啸轩送习孺赴公车》)“书来满贮烟云气,去踏岣嵝最上头。五老忽从天外出,三江恍向坐中收。”(《云梦师游自衡岳寄以诸稿奉酬一律》)“光牵天目山头月,影叠钱塘水面潮。……何当共逐春流去,处处烟波泛短艘。”(《钱塘张公客中大雪走笔慰乡国之感》)。“落日廊然满碧岑,客乘双鸟乱松阴。淡烟疏磬浮清境,流水间云澹素心。”(《晚过孔道谈元》)。“何年五老幻西隈,天削芙蓉衣玉台。叶叶涌如从地出,峰峰飞似自空来。”(《登五峰》)诗人笔下之境或开阔、澄净、鲜朗,或寂静、幽雅,自然以其本来面目出现,充满了灵性和生机。
田九龄熟悉佛典,佛语随手拈来,用“颓颜拟藉芳同驻,妙法无妨贝叶题。”(《种莲》)“好似空王翻妙法,拈来种种出尘花。”(《采莲曲》)写莲花,由莲而想到《妙法莲花经》和写经之具——贝叶。参禅访寺时,诗中便多仙梵、双树、昙花、尘根、随缘、法镜、多花、空界、摩尼、戢林、双林、金粟如来、莲花、兜率等词。诗人常引佛语入诗,用佛理开释自己心怀,劝导友人。如“游子天涯类转蓬,三千大界本无穷。金银兜率辉天竺,云雨高庸暗楚官。”(《将发荆南谒桂亭王孙偶值风雨》)诗以佛道悟释人生,劝慰朋友,“离别和飘零对于大千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知足常乐,就能心胸敞亮;纤纤私情,难免无尽暗伤。……云游四方,适性而为,就能排除这种种的烦恼和忧伤。”[5]田九龄深参佛禅的“明心见性”的心性说,也称信佛禅所主张的“随处任真”、“触境皆如”的随缘自适的人生方式。但是,从现存的诗来看,田九龄虽然参禅访道,但是仍有红尘意念渗与其中,或者说,尽力去追求完全的超脱却不能完全超脱,所以,在他的上述诗作中,一方面有着禅意的感悟,一方面又有着红尘的缠绕。诗作出自第七、八卷,可能是他早年的参禅写照。
在田九龄的诗作中,明月意象最多,共31处,云烟意象其次,共12处。澄明高远、纤尘不染的月与禅宗所提倡的澄澈空灵的审美境界相契合。禅宗中的“月”空灵高远,月中的禅意幽玄微妙,月与禅,物境与心境融合为一。自由自在、自得其乐、逍遥而惬意的云烟意象蕴含着“无住”,是禅家淡泊清静的生活与闲适自由的心境的象征。一切事物入此心境,都得到了净化和静化,尘世的激动和喧嚣,在这里沉淀,淡化为沉静的意境。《寄洪明瑞》:“天外寒惊雁阵流,白榆花落洞庭秋。三湘月色浑如洗,谁共幽人鼓拽游?”“明月怀人倚暮愁,星河不动白云流。一声何处来鸿雁,忽闻人间万里秋。”(《洞庭湖》之二)“长忆燕山客,空余素月辉。洞庭风叶下,不见雁南飞。”(《秋风》)又如前面所举的“何当共逐春流云,处处烟波泛短艘”,“书来满贮烟云气”,“谈处尘挥千里月,扶来筇绕成峰云”,“流水闲云淡素心”等,皆字字入禅,体现出空明淡远的意境。
三、“真人曾未竺西游”的深沉慨叹
佛教认为人生无常。《说无垢称经》屡次说到“诸法”、“有情”的虚幻如梦:“一切法性皆虚妄见,如梦如焰”(《声闻品》)、“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方便品》)。书史之博、国事之凋、身世之叹,使得田九龄产生了世事无常的幻灭感。在品茶中,他感到“万事逡巡谁得料”(《茶墅》),产生个体人生的无常感;游章台寺,他又产生了“离官花鸟无常主,给苑旃擅自一丘”,“可怜今昔兴亡易,今日沧波万古流”的历史幻变感;登姑苏台,不禁有“旧苑深花春自开,荒台糜鹿画还来。可怜一醉西施后,长使吴宫没草莱”的慨叹。对于浮世,他感到所有一切都是虚幻,所有的奔波都是空忙:“情知世事非真事”(《归五峰山作》),“浮世豪华空碌碌”(《寄胡山人伯良客京中》)。在诗人眼中,身世、历史、国事、外在风景都是变幻不居的。用无常观、幻灭观来观照世界,视“人生”为梦幻为逆旅,而且视个体的生命、身体的浮云为泡影,一方面是以此将精神与肉体的困厄痛苦看空、看淡,使得心灵的焦虑得以消解。另一方面乃是因为“居人笑指桃源路,君自渔郎我自秦”(《登澧城遇仙楼》),真正要找到所谓的桃源世界是何其之难!柳宗元曾言“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送玄举归幽泉寺序》)许多人正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名利纷争和现实社会的尘烦俗虑而亲近佛禅,佛禅的“即心是佛”、“无念”等禅义的觉悟开阔了学佛禅者的人生视野和精神境界,使之达到无所滞累的空寂安恬的超世之境。进入此种境界,一切世俗的愿望、思虑都已消除,主体宁静而澄明。诗人感觉到佛使人心澄净、能消除尘世纷争这一点,希望统治者也能从中汲取营养,从而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佛禅强调“自性”和“顿悟”,主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以此消除一切欲念、思虑,有无的分别感,从而获得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其诗《晚投净慈寺》言:“倏然落日满戢林,客自扶堆杖一寻。月度诸天辉佛镜,风回双林响仙音。才窥金粟如来相,恍识莲花不染心。翻怪此身余结习,天花散处看来深。”该诗充满佛言禅语。戢林是印度佛教圣地之一,双林是佛祖释边牟尼逝世的地方,“诸天”是指宇宙的欲界、色界、无界的三十二天。以“月度诸天辉佛镜,风回双林响仙音”形容净慈寺,构画了一个成佛成仙的塞满境界。置身于此境,六根清静,凡尘不染。唯有处此寂境,才能窥视“金粟如来相”,体会“不染”的莲花之心;唯有将人世烦恼摒弃,才能真正得道。
在《明月寺赠太空禅师》中,他表达了以佛治世的愿望:“漫从初地访生公,风挟松涛万壑雄。仙梵阭浮双树杉,昙花散落诸天中。坐来明月元为镜,话别尘根总是空。最喜随缘沾世界,莫令人世有魔宫”。在掩映在莽莽苍苍的松林之中的清幽明月寺中,与好不容易见面的太空禅师论道交流,谈到尘世皆空之理。“最喜随缘沾世界,莫令人世有魔宫”,诗人欲空而不能空,他还是想到了这个如同魔宫的世界,希望以佛法来改造世俗社会。在另一首诗中,他亦表示了同样的观点:“萍踪恍逐客星流,河汉宵涵刹影浮。八道多罗寒不谢,十方兜率画常开。台临楚子空陈迹,瑟听湘灵浸旅愁。天外忽闻仙梵落,真人曾未竺西游。”(《华容宿西禅寺》)第一句写诗人踪迹无定,息于西禅寺,望见西古刹在银河的辉光中闪动,疑已到西方佛境。回想尘世种种,顿生空意。遂想尘世之所以如此纷争,乃是真人(帝王之流)未曾到佛门圣地净化内心之故。诗人对“真人曾未竺西游”深感遗憾,正是对尘世的贪、嗔、痴欲的否定,对社会上权力的争斗、财富的掠夺、情欲的贪求所导致的纷争的否定。因为“真人曾未竺西游”,遂不能体会到“尘根”总是空,感觉不到所谓的霸业都是“落落荒丘”的“陈迹”;明白此理,世人也许就不会为了虚妄的权利、名位之类的私欲,去做同样虚妄的拼死相争,从而避免一幕幕诗人曾经经历或亲闻的凶险闹剧的再次上演。“最喜随缘沾世界,莫令人世有魔宫”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也是诗人的佛教空想。
总之,田九龄虽然不能真正进入空门,但在思想上膺服于佛道;虽不能跳出于尘世烦恼,却爱禅喜道,惬意于隐居、山居。田九龄对佛道是虔诚的、真诚的。他的那些表现守边将士的生活与闺中怨妇的宫词、闺怨、闺情诗以及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史的思考的吊古、咏史诗中的深沉感慨,也与禅宗对生命的超功利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相知、互动互融的。
[1]鹤峰县志办公室.容美土司史料汇编\[G\].内部资料,1984.
[2](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明)幻轮.释鉴稽古略续集叙\[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九册.
[4](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627.
[5]陈湘锋,赵平略.《田氏一家言》诗评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86.
责任编辑:王飞霞
On the Taoist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in Tujia Poet TIAN Jiu-ing′s Poems
YANG Zong-hong1,LI Li2
(1.Department of Chinese,Hezhou University,Hezhou 542800,China;2.School of Literature,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nshi 445000,China)
Because of familial and social reasons,Taoist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is rich in Tujia poet TIAN Jiu-ling′s poems,such as the thought of roaming in Kunlun wonderland,enjoying the comfortable and leisure life in a tranquil and beautiful place everywhere,the pitying feeling that rulers have not been deeply affected by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so on.
TIAN Jiu-ling′s poems;Taoist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I207.7
A
1004-941(2010)03-0078-04
2010-04-18
湖北省民宗委课题“恩施方言与土家文化”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HBMY200715。
杨宗红(1969-)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文化;李莉(1970-),女,湖南双峰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族民间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