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0-04-10梅良勇闫培龙
梅良勇,闫培龙
(徐州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爱国诗人。作为政治家,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和锐意革新的思想对战国时期楚国的内政外交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他积极推进齐楚合纵抗秦,主张“美政”,关注民生,使楚国曾出现了一度繁荣之景。考究屈原的和谐思想,对于研究屈原以及促进当今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屈原的和谐思想的产生
(一)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激烈变革的时期。经过激烈的兼并战争,只剩下被称为“战国七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其中齐、楚、秦最为强盛。七国为了争夺城池,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此时的大诗人屈原,正直青年,是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到百姓受到战争的灾害,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深得怀王的信任。
(二)思想来源。频繁的战争,动荡的社会;在诸子兴学,学派林立;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崛起,改革之风的盛行,生产关系的改变,众多因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作为当时的社会存在,必然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说“时势造英雄”,如此之式必然从四面八方一涌而进屈原的脑海,使屈原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载体。而屈原本来的爱民思想又深深扎根于其内心,这便在潜意识中使其产生了一种“和合”的思想,即我们今天所讲的“和谐”思想。
(三)个体体验。闻一多先生曾指出:“研究屈原,应从他的自杀作为出发点”。“死亡构成屈原作品和思想最为‘惊采绝艳’的头号主题”。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去探讨一下屈原殉国的本质原因?这是毋庸置疑的。郭沫若先生说:“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和正义。他的诗是由这种真挚的感情充溢着的”。“他生在楚国,因而热爱楚国,但他的对于祖国的热爱,是超过了楚国的范围的”。“屈原,他不仅热爱祖国,而且热爱中国。”因此,他积极促谈,鼓励六国联合抗秦,从而在合纵之后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社会。
二、屈原的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质和特征
(一)屈原的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1.人与人的和谐思想。回顾往昔,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子迷惑,于是求索。《离骚》中: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1]
此层表明作者在现实世界中已经十分孤立,连最亲近的人也不能理解和支持他。屈原只好去向冥界中的圣君倾吐胸怀。屈原向往那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见,真心以待的世界,但是现实却让他无法生活在一个和谐的世界里。
屈原斥责奸佞,其思想是有忧郁转变而来。他对腐朽的统治集团的愤怒: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2]
这十二行诗分为两个层次,前八行痛斥群小,后四行是对君王的劝戒。屈原愤怒地谴责群小:你们为了讨好君主的欢心,表面上装出一副媚态,而实际上的你们确是十分脆弱,没有操守。对于那些品德高尚、上薄于天的忠臣,你们百般阻挠,设置障碍,制造种种谎言。
屈原伤心地劝戒国君:你厌恶忠贞之士的美德,而喜欢小人们的谄媚,致使群小奔走钻营,地位一天天的提高,而忠臣贤士却被一天天地疏远了。这些正是楚国国势衰弱甚至危亡的主要原因。屈原无法和群小和谐相处,即“举世污浊,吾愿独清”。在这个功利主义的国家,原本信任他的楚王在群小的谗言下也对屈原开始了怀疑,这使屈原的和谐思想无法推行,使其合纵六国,共同灭秦的策略几度失败。他找不到一种和合之策,无力去挽救这个即将衰亡的国家。
2.人与自然(神)的和谐思想。在《湘君》和《湘夫人》分别抒写对湘水男神、湘水女神的祭祀。这种祭祀同楚民间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传说大舜南行,死于苍梧;二妃追踪,溺于湘水。这是一出十分艳美而动人的爱情悲剧。那屈子为何去写祭祀呢?这当然是有章可循的。
我们看一下祭祀,祭祀简单的说即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另外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在神灵帮助下,人们实现靠他们自身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更深层面看来,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从本质上讲,人们对神的祭祀,就是对自然的祭祀,他们的对大自然的畏惧,寄托于神灵的保佑赐福。实质上就是要追求人与神或者说人与自然在某种意义上达成一种,即和谐。屈原从楚人对湘水男、女神的祭祀上,表现了人们渴望和谐生活,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湘君》、《湘夫人》正是形象地表现出了这个特点。
3.个人内心的和谐思想。 在《离骚》开头,屈子剖析了自己先天具有的内美——世系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生辰美(“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命名美(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子有此三美又重之以修能,并不满足自己的先天优越条件,努力提高自己后天的道德修养和知识培养,立志使自己成为像“前修”那样的人物,并完成宏伟大业,为实现楚国美政而奉献才华。为此,诗人博采众芳,极力修饰妆扮自己,“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娇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又效法前修,不穿“世俗之服”,“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表明了诗人坚持自我德行的修炼,严于律己,绝不随俗而流,追随《渔父》中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境界,完全置外界诽谤于不顾,“独好修以为常。”既便走投无路、愤而弃世亦不改初衷。在他潦倒失意,门生纷纷坠落变节,一片“众芳芜秽”时,仍保持着内心的纯洁无暇,“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屈子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即便在恶劣的逆境下,也能为完成自身完善的人格塑造而忘切——直至生命。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它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身上就看到了崇高的善。”屈原就是这样的人。
屈原的悲剧,正源于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2]屈原在理想不得实现,而远游自疏的念头又终于被眷念故国之情所压倒的双重矛盾中,以彭咸自拟,暗示了以死殉志的决心。实际上又以诗人自沉汨罗江告终,完成了自身人格的最后定型和最高升华。选择以死报国是其人生的生化,但是,也是其内心无法找到归宿的一种逃避,他胸怀报国之志,却是怀才不遇,然而选择这种方式其实是其内心不和谐的表现,虽然屈子有和谐的思想,然而举世污浊,残酷的现实彻底地粉碎了理想对生活的承诺,在此岸营造诗意的栖居之所已完全破产。留亦不能,去亦不忍。俞平伯先生认为,屈原之所以不离开故土,是当时三晋齐国和楚国一样糟,“实在没去处”。[3]屈原在思考着自己最后的归宿:“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一片苦心的他最终却落得个从理智上觉得“不值得活”从感情上感到“决不能活”,诗人只有去死。有人说过,并不是任何追求都是要成功才有价值,失败的追求有时具备着比成功的努力更为重大的精神价值。[4]然而在屈原的悲剧却没有到达内心的和谐,在精神和谐上存在些许不完美。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的变化,所以是不可阻挡,因为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有和谐的本质。屈原其内心没有做到和合,没有把握人生内在的和谐。所以,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斗争,只是现象,和谐才是它的本质。屈原内心的不和谐是其投向汨罗,走上殉国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屈原的和谐思想的实质和特征
屈原的和谐思想是在频繁的战争,动荡的社会;诸子兴学,学派林立;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崛起,改革之风的盛行,生产关系的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诸神灵之间的和谐、个人内心的和谐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想在楚国缔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点也突出表现在其“美政”思想之中。“美政”就是一种和谐,聂石樵《屈原论稿·屈原的美政思想》专论,可称当代研究屈原美政思想的代表作。他对屈原美政思想的内容作出高度概括,他说:“屈原美政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大一统国家的憧憬,对天下一统的追求。”即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5]
谈及美政,屈原的悲剧也在于其所构想的“美政”社会,因为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为政者必须以古代明君贤臣为榜样,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否则就没有资格当政。这种要求,从理论上说固然毋庸置疑,但在一个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的国家是无法实现的。从本质上说,这与屈原自我认定的理想化的人格标准有关。他将从政者的人格标准定得很高,且作为第一要素,要求为政者时时保持人格的高尚和尊严,不做任何有损人格的事,在政治上不做任何妥协或让步。这种境界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和谐的升华,是其和谐思想境界的提高,也可以讲是对君主专制的一种反对,他涉及到君主和群小的个人利益,固然会被排挤。
屈原的和谐思想具有概括性的特征。他所讲的和谐涉及了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内部的和合,在对神灵的祭祀中把和谐由这种个人内部和人们之间上升到了人与神或者是说人与自然的高度,具有普遍的概括性。屈原的和谐思想具有内隐性的特点。从其作品中,我们几乎找不到有直接是讲“和合”、“和谐”等诸如此类的辞藻。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合纵六国抗秦,以及在楚国推行其“美政”等这一类的词语。对屈原和谐思想的探究要从其生活的背景和其文章的本质上去挖掘和考究,才能究其本质,触及其和谐思想的内核。
三、屈原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屈原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屈原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源远流长。其“忠君爱国”,昭示着中华民族的魂魄,引领着亿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其可贵的和谐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和谐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同样也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中国以及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时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几个方面的目标汇总起来,就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所在,那就是,人与人的和谐。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屈原的和谐思想一样,我们旨在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融洽的社会。
在个人内部和谐方面,屈原的和谐思想给我们的忠告就是要搞好个人内部的和谐,屈原自身这方面就没有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屈原人生悲剧的原因。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注意促进个人的心理和谐,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正确对待困难,对待挫折,对待名誉。这段话对于构建个人和谐,塑造自尊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生曲折,道路坎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些人在逆境中奋起,一些人则在挫折中沉沦,这是古往今来不破的真理。屈原的悲剧告诫我们应当搞好个人的内部和谐思想的修养,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做到一个由内而外的具有内在和谐思想的现代人。
屈原所谓的人与神的和谐反映到当今世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我们要继承屈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虽然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不乏其例,但是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我们既要从正面弘扬屈原的和谐思想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认真地从反面探讨中国历代王朝社会出现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屈原这样的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研究和总结屈原的和谐思想是很有必要的。总之,发掘和弘扬屈原的和谐思想,探索中国历代王朝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秉高.楚辞解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30-140.
[2] 何念龙.人格、美政、文学——论屈原悲剧的内在因素兼及屈原的失败与成功[J].荆州师专学报,1990(2).
[3] 林祥征.屈原与中华民族心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2).
[4] 星舟.屈原大悲剧——屈原精神形象结构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3).
[5] 聂石樵.屈原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