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码技术的土家族刺绣工艺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0-05-17向思全

关键词:绣花鞋土家土家族

向思全

(湖北民族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土家刺绣作为众多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土家族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土家族传统社会的开放以及时代的变迁,掌握刺绣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一承载着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精髓的艺术正快速地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褪,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数码艺术传承和发展土家族刺绣文化,不仅对于土家刺绣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民间文化形式的传承也有启示意义。

一、土家族刺绣概况

(一)土家族刺绣历史。土家族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其他民族一样,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勤劳的土家人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为满足生产生活和审美的需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形式,主要有刺绣、织锦、编织等。其中土家族刺绣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土家族刺绣历史悠久,古代巴人就有嫁布作为向朝廷交的贡品,《后汉书》载:“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氏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户出嫁布八丈二尺…”北宋时期,羁縻州的土官也以土布作为贡物,土家族的先民,在发展纺织艺术的过程中,很早就开始刺绣工艺生产。

(二)土家刺绣的用途。土家族刺绣种类多,用途广,小孩出生要做娃娃鞋、娃娃帽、娃娃兜兜、娃娃枕等;青年男女定婚用的纪念物品是花荷包,青年男子没有花荷包,就会被村寨里的人瞧不起;绣花也为青年女子传名,哪个姑娘心灵手巧,只要看她的刺绣就知道。可以说,刺绣是一个女子的名片,成年女子的绣花用品种类更多,从头到脚的各式穿戴,样样都有刺绣,其中最讲究的是绣花鞋、绣花巾;刺绣还广泛用于其它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如门帘、帐帘、窗帘、枕头、枕巾、床巾等;土家人爱刺绣、死后还要带上几件刺绣走,土家人死了要穿“老鞋”、盖“寿铺盖”。可见刺绣在土家族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土家族刺绣工艺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民间文化,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对民间文化予以批评和否定,导致了民间文化已处于濒危的境地。[2]土家族刺绣,这一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为满足生产生活和审美的需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现在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寻求其中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一)土家族刺绣面临当今多种艺术形式的压力,其生存空间狭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土家族刺绣在民间中已逐渐地丧失了其曾经所起的功用以及生存条件和环境,土家族刺绣对年轻一代已经缺少了足够的吸引力,在许多年轻人眼里土家族刺绣意味着“落后、保守、过时的美”。[3]

(二)掌握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有调查显示,从土家族刺绣工艺的掌握情况来看,能够熟练掌握刺绣这门工艺的人年龄普遍偏大,主要以45岁以上的妇女为主,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即使是仅存的传人中也没有人能把传统图案全部记忆下来,新一代人对工艺更是完全陌生。

(三)传统的传承模式让土家族刺绣工艺的普及受到限制。土家族刺绣工艺有很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土家绣花鞋为例就有24个工艺流程,用含富硒纯天然可食用的魔芋浆粉粘合20多层纯棉布,6000多次(个)飞针走线缝制而成,一双布鞋用棉线的总长度达到2000米以上。如开始需要打棕壳、打布壳、打鞋底、绣鞋面、上鞋底等等,其过程有的需要晾晒,有的需要风干,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在加上会这些工艺的人大都在农村,她们都保持着自己惯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其随意性很强,要想对其工艺流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让想了解土家族刺绣工艺的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可能让人们回到刺绣时代,但是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这门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土家族刺绣这种工艺美术将被人渐渐的遗忘。

三、数码技术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保护正在替代传统的技术手段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所谓数字化保护,就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借助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等技术,建立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型数字系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全面汇总各种记录媒体提供的相关信息的资料数据库;二是利用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多媒体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传播传承方式等进行真实再现;建立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虚拟现实在内的多媒体的数字博物馆;三是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不断创新以及产业化使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4]

土家族刺绣工艺就可以运用建立刺绣网站,将其发展的历史,使用的范围,工艺流程,艺术形式等,通过网站展示给大众,让人们能够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而全方位的了解土家刺绣,达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四、数码技术在土家刺绣传承与保护中的技术实现——以土家族绣花鞋工艺为例

(一)通过数码成像技术对土家族绣花鞋工艺流程的客观记录。土家族绣花鞋是一门纯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在多年的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艺流程。在咸丰县土司皇宫刺绣公司的帮助下,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复杂的24道工序中总结出了如下最为核心的九步流程。

第一步:剪棕片;第二步:打棕(布)壳;第三步:下鞋样;第四步:沾鞋帮子;第五步:贴花;第六步:绣花;第七步:成型;第八步:纳鞋底;第九步:上鞋子

我们通过数码摄影和数码照相的技术对其进行工艺的全程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和记录,完成图像信息的获取。

第一步:剪棕片 第二步:打棕(布)壳

第三步:下鞋样 第四步:沾鞋帮子

第五步:贴花 第六步:绣花

第七步:成型 第八步:纳鞋底

第九步:上鞋子

(二)对土家族绣花鞋工艺流程进行动画展示。在绣花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中,可以将数码摄影所获取的图片信息,编辑成连贯的动画影片,配以文字信息,直观的展示绣花鞋工艺的制作过程,在对绣花鞋工艺的推广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网站制作对土家族绣花鞋文化的传播。目前,网络传播主要是基于互联网进行的信息传播,互联网已覆盖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传播的媒体化决定了它已成为并列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成为“第四媒体”。相对于传统的三大媒体有:信息发布的门槛低、资源的无限性、传播的灵活性、传播的互动性的优势。

直观图片和相关文字的传播,是对土家族绣花鞋工艺进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方式,通过浏览网站去阅读相关文字和图片信息,可以让人们更为直观、便捷的了解土家族绣花鞋的相关信息。咸丰县土司皇宫刺绣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土家族

绣花鞋的公司,公司制作网站在宣传自己企业文化的同时,土家族绣花鞋的相关信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起到了对土家族绣花鞋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网站封面 网站首页

网站产品列表页面 网站产品展示页面

总的来讲,数码化技术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数码技术传承和发展土家族刺绣文化,为土家刺绣工艺的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土家刺绣工艺也将通过网络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它。

参考文献:

[1] 陈绍义.别具一格的土家族刺绣[EB/OL].http://www.enshi.cn/20070525/ca92148.htm.

[2] 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2).

[3] 龙叶先.苗族刺绣文化的现代传承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 李春霞.多维的民艺传播——论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播[D].南京艺术学院,2007.

猜你喜欢

绣花鞋土家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精美“中国鞋”
客家传统绣花鞋的工艺与文化特征探析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土家摔碗酒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花腰姑娘绣花鞋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