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胃癌手术治疗分析
2010-04-09易晓
易 晓
(铜川王益区人民医院,陕西铜川 727000)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世界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如何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目前临床的热点[1]。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仍是外科手术。由于全胃切除等较大的手术在临床上的运用逐渐增多,多数胃癌患者都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本院2005—02~2009— 02采用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患者中男27例,女 19例;年龄 32~ 77岁;术前或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低一中分化腺癌 38例,黏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1例。46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或不适者 34例,占73.91%;胃镜检查确诊或疑诊为胃癌43例 ,占 93.48%;癌灶位于胃窦部 22例 ,占47.83%;早期胃癌 10例,占 21.74%;行胃癌根治术者 40例 ,占 86.96%。发病的时间:1个月以内8例(17.39%),1~ 3个月者 23例(50.0%),4~ 6个月者 11例 (23.91%),超过 6个月者 4例(8.7%)。
1.2 方法
本组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在全麻下手术,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远端胃次全切除12例,全胃切除11例,近端胃次全切除7例,残胃切除 6例 ,联合脏器(脾脏、胰体尾、横结肠或肝左叶)切除 4例,姑息性切除4例,行造瘘或剖腹探查术2例。术后除早期患者外 ,都予以辅助化疗。
2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有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 1例 ,反流性食管炎1例,切口感染1例。大部分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饭量接近正常。46例切除病例的病理检查和 TNM分期:病灶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有3例,38例是为进展期胃癌,已浸润浆膜和侵入邻脏器共32例,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按照 TNM分期,临床早期 I期 5例 ,临床中期 IIa、 IIb、Ⅲ a期共 9例 ,晚期的Ⅲ b期 17例 ,Ⅳ期 15例。
3 讨论
胃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的切除范围目前仍有不同的意见,部分学者主张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但终因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而不得不改为经胸近端胃切除[1]。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改进,各种腹腔牵开器及吻合器的应用,围手术期的强化监测,营养支持,使全胃切除术的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全胃切除术成为安全手术,同时与经胸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及生理干扰小,不损伤隔肌,不易发生胸腔积淤和肺部并发症。
由于全胃切除破坏了消化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丧失了胃的贮存,混合食物及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因此不应所有的胃癌患者都需行胃全切除。有的行部分胃切除就能达到胃癌根治的目的患者,则完全不必行全胃切除,这样既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减少全胃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国目前胃癌手术病例80%以上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与胃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关系[2]。故此胃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一站以上,本组对所有病人的7、8、9组淋巴结都予以清除,因其三组淋巴结对任何部位的胃癌均属第Ⅱ I站,对胃远端部癌的 D2手术应廓清第12组 (肝十二指肠韧带上)的淋巴结,我们的体会是要彻底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上的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最好是剪开十二指肠外侧腹膜。
胃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与胃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形态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术预后差,因中下部胃癌以团生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弥生者多[2]。肿瘤大小对预后无明显关系,浸润弥漫型胃癌因其边缘不清,手术切除范围不易确定,且此种类型的胃癌有转移者多而广泛,手术不易彻底清除,影响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浆膜受侵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临床资料也说明这点。对浆膜受侵者,术中要加强“无瘤术”观念 ,并对受侵的浆膜层加以保护。一般采用多层干纱布覆盖于受侵浆膜处,四周加以缝合固定,操作要轻柔,不能过分挤压瘤体。关腹前,为消灭腹腔游离的癌瘤细胞,一般用无菌蒸馏水或加用化疗药物冲洗腹腔,对残留腹腔的癌瘤细胞起到杀灭作用。晚期胃癌常因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膜播散、远处转移等因素而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只能以姑息性手术减轻症状,减少出血、穿孔或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这类患者只要全身状态允许 ,局部肿瘤能够切除,均应作姑息性胃切除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陈凛,李涛.胃癌综合治疗现状与进展 [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6):571-574
[2]杨明利,阮军,董军,等.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 [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9):150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