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高校学生管理遭遇的若干问题分析

2010-04-09阮美飞陈振华

关键词:思潮高校学生管理者

阮美飞,陈振华

(1.宁波大学建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 200062)

当代高校学生管理遭遇的若干问题分析

阮美飞1,陈振华2

(1.宁波大学建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 200062)

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不断迈向信息化、民主化、自由化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文化急剧转型的时代,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和现代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多种因素交汇融合,大学校园和大学里的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在这个大学生人数急剧膨胀的时代,高校管理也遭遇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难题。这些难题主要是当代大学生在精神状态和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当然各有不同。

一、学生价值迷失问题

我们知道,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几届大学生,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下,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个人理想服从社会需要,可以说是“单纯”的一代。20世纪 80年代后期,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输入,全国各地大学生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滋生了许多扰乱社会安定的观念,大学校园一度出现了不小的混乱。在“89动乱”平息之后,大学生的管理问题也日益被重视起来。20世纪 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开始解体,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甚嚣尘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自己而读书,为找好工作挣大钱而读书,放弃思想文化课程,选修有市场价值的课程,读书的趣向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时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多种多样,管理者的课题也日益复杂起来。“过去,上课起立,师生互相致礼,大家进入教学和学习状态,被当作是必须的礼仪,现在的大学却普遍没有这个礼仪了。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为规范的普遍失落和道德意识的整体滑坡,已经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大学生,我们大学的教学和管理。”[1]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校园里,诸如“回归马克思”的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后殖民文化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激荡。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场”,也是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场”。

由于当代大学校园文化思潮中,既有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潮,也有与历史前进方向相悖的落后思潮;“既有反对一极化、一体化和中心霸权主义的价值,也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落后的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思想和凌驾于民主之上的权威政治思想提供了合法化的借口”。[2]因此,一些大学生受到了落后思潮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出现了角色混乱、认知怠惰、交往虚拟等多种问题。有的大学生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出现了价值迷失问题。这种问题从观念上看,主要表现为反传统、反权威、破坏规矩、反理性、反教育、公德差;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追求舒适,寻找感觉,内心焦虑,好发泄;从行为上看,追赶时髦,玩世不恭,好表现,强调自由,不愿拘束,漠视校园纪律规范、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的束缚,甚至触犯法律;从价值取向看,功利思想严重,他们读书就是为了找好工作赚大钱,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人生价值目标上容易出现迷失或偏离。

大学向来就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的主要阵地,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都为大学确立了明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传播的任务。今天这种任务集中地交给了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专职管理者,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场”,面对一些学生的价值迷失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工作已经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艰难了。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也就变得更加迫切更加必要。可以说,这是当代高校学生管理者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二、学生弱势群体问题

近年来,面对成分复杂,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务自然也随之加重了。与以往的学生管理不同的是,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群体客观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层,一部分学生总是在许多方面处于不利境地,也就是形成了弱势群体。因为生理、心理、学习、经济、交往等方面的不如人意,大学里出现了多种弱势群体。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在经济和交往两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给管理者带来的难题。

经济上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家庭经济拮据的学生。自从公费资助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起,我国大学生在校学杂费以及生活费用绝大部分由家庭供给。这就造成了今天的大学生群体大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因为那时的大学生家庭经济上的差距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学生的学费甚至生活费都基本上是国家补贴的;另一方面,由于物价的大幅度提高,今天大学生的各种学习费用和生活成本也相应大大提高了。所以,那些来自经济拮据家庭的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也就特别凸显出来了。

家庭经济弱势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对学习资源、学习条件占有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致使经济弱势的学生感到处处不如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那样顺利。经济拮据还容易使他们在自我认识上存在偏差、心理脆弱,行动消极。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或缓解压力,就会导致精神压抑,出现自卑、抑郁等消极心理,有的甚至自惭形秽,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作为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弱势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乃至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经济弱势的学生由于生活所迫,有的可能到处打工,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有的无法找到打工机会,无法解决生活和学费问题,不得不中途辍学了。所以,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学校和学生管理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解决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为他们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及各种公益资助;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打工的安全、时间等问题费尽思量。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当然学生生活方面的管理问题还很多,比如要面对那些交往上的弱势群体。在当今时代,人们非常重视交往能力。人际交往学、人际沟通艺术,已经成为了一门非常时髦的学问。在单位招聘大学生时,要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沟通和交往能力。所以,交往是师生们都关心的话题。由此就有了交往弱势群体的问题。

所谓交往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交际范围狭窄,性格孤僻,不善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在生活中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学生群体。由于遗传或生活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些学生因为存在容貌不端、身材矮小、身体畸形等生理缺陷,或者家庭经济困难,因而对自己缺乏积极评价。所以,这些学生往往比较孤僻,经常独来独往,更多地选择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中。有的学生由于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求学,一心读书,缺乏交往,交往能力很低。走进大学后,他们不善与人交往,不会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现实存在盲目服从、接受、随遇而安或与世无争的态度。他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往往表现出不合群和孤独的特点;对老师存有畏惧心理,不敢接近老师,致使在班级或学校中常被老师和领导忽视。所以,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和接受他人,反过来也不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这样的交往问题严重的学生,最终走上了一条令人发指的践踏同学生命的不归路。

由于现实世界中,人际交往的缺乏,情感需要难以满足,精神空虚,所以交往弱势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转而走向了虚拟世界。他们往往容易沉溺于网络生活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学习时间。以致于在许多考试中频频亮起了红灯,一些学生被学校勒令退学了。所以,如何对待那些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快乐和朋友的学生,应该是高校学生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学习行为失范问题

在 21世纪的今天,整个社会环境、大学校园和大学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出现了很多失范问题。上课时有的教室里稀稀落落,没有多少学生,有的教师在上高谈阔论,学生却在下昏昏欲睡。有论者为我们列举了不少大学生的课堂失范现象[3]:迟到早退现象、有意缺课现象、心思涣散现象、师生冲突现象等。“课堂上学生吵吵嚷嚷、哄堂大笑、侵犯他人、搞恶作剧 (如叫老师的绰号)、对抗老师,而教师讽刺挖苦学生、甚至破口大骂学生、向学生发脾气、打击报复学生,有的师生之间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严重影响了课堂正常教学活动。”例如 2008年 1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的课堂上,“学生大量缺席老师锁门”,“闻讯赶来的一男生猛踹大门”,“老师冲出教室大骂”,“课堂上女学生拂袖而去”,就是一幕恶性的师生冲突事件。这种课堂失范行为,结果不只是造成了课堂秩序的混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影响了师生情绪,甚至“造就”了叛逆、顽固、破坏、反抗、玩世不恭、社会适应不良、消极、自我放逐等多种不理想的学生。

同样,在学习道德上,当今大学生的表现也有许多不容易乐观的地方。由于大学教育规范不够,缺乏学术道德教育,有人指责说:“我们在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哪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过科学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有谁告诉过学生和科研人员在科研中应注意的道德问题是什么?又有谁向学生分析过科学作假行为,并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做一个诚实的科学家。”[4]加之一些教师的学术造假和学术剽窃的不良示范,所以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些违背学习道德规范的行为。

有论者列举了一些当代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表现。[4]一是“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学术失范主要是指大学生违背学术规范的技术性过失。例如行文失范、引注失范、批评失范、论文发表失范等。学术不端主要是指大学生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大学生恶意的一稿多投行为,大学生在研究中的伪造、篡改行为,甚至从计算机记录中盗取保密信息等恶性行为。二是“不良学风”,违反学习纪律。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随意不参加考试等不诚实行为。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作弊手段层出不穷;极个别学生虽然考试不作弊,但以不正之风对待学习考核,考前不努力,考后“跑分要分”。

这些问题无疑给广大教师和学生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今天的大学教师也必须成为学生的管理者。只有他们参与学生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课堂失范和学术失范现象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大学教师继续只管教学不管纪律,那么学生的失范行为必将愈演愈烈。遗憾的是,很多大学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经验。有的教师采取了严格控制的办法,为了把一切失范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就采取命令、责备、警告、讽刺挖苦等办法加以控制和打压。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企图以此避免师生更大的冲突。还有的教师自身问题不少,学问不精,缺乏魅力,多为学生所对抗和排斥,要管理学生,谈何容易?

专职的学生管理者如何?在大学里,专职管理者管理学生的学习问题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究其原因,大概与专职管理者自身缺乏学问有关。他们往往是不做学问的人,要他们去跟学生讲学术道德和学习规范,无论怎样苦口婆心,学生往往都是听而不信的。在很多大学生看来,专职管理者相当于管家或家长,管管生活问题就行了。对年长的管理者,学生总是私下里说,“老头 (老太婆)”怎样怎样;对于年轻的管理者,有的学生完全缺乏敬畏,公开挑衅。这就是专职管理者的悲哀。所以,在大学生的学习问题上,当代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综上分析,当代高校学生管理遭遇的问题很多,而且也很复杂。它们涉及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学习诸多方面,有的问题致使一些学生价值迷失,自信不足,心理扭曲,学习道德缺乏,有的学生甚至走上了中途辍学、违法乱纪、谋财害命的不归路。可见,如何加强大学生管理,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值得大家努力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吉彦波.扩招形势下高校课堂秩序失范的成因与对策——以自己的课堂实践为个案.新余高专学报,2006(1).

[2] 陈素娥.“多元文化”的悖论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湖南社会科学,2008(1).

[3] 唐晓鸣.大学课堂失范现象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 龙海平.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表现、根源与对策.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2007(3).

G645

A

1000-5455(2010)02-0152-03

2010-02-01

阮美飞 (1977—),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建工学院讲师;陈振华 (1965—),男,安徽安庆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副编审。

【责任编辑:王建平】

猜你喜欢

思潮高校学生管理者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