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郭店楚简校读古书二例

2010-04-09白于蓝

关键词:礼记典籍老子

白于蓝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利用郭店楚简校读古书二例

白于蓝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利用郭店楚简文字材料,对《老子》和《礼记》中的两段文字加以校勘,并提出新的解释。

楚简;古书;校勘

传世典籍经历代传抄翻刻,多有讹误。利用出土的文字材料校读传世典籍,自清代考据学兴起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几年,战国楚简文字材料大量发现并得以公布。楚简中的很多文句可与传世典籍中的文句相对应,有些篇章甚至可与传世典籍直接对读,为我们校读古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本文拟举两个利用郭店楚简文字材料校读古书的例子,供读者参考。

今王弼注本《老子》第五十四章首句是如下一段话: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辍。

这段文字之“建”、“拔”、“抱”和“脱”四字,以往注家均依其本字加以训解,并无异议。如《韩非子·解老》:“而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一建其趋舍,虽见所好之物不能引,不能引之谓不拔。一于其情,虽有可欲之类,神不为动,神不为动之谓不脱。”河上公《老子注》:“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之。善抱者不脱: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善建者不拔: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善抱者不脱:不贪于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宋代吕吉甫《老子道德经注》:“凡物以建而立者,未有不拔者也。唯为道者建之以常无有,则善建而不拔矣。凡物以抱而固者,未有不脱者也,唯为道者抱神以静,则善抱而不脱矣。”当代学者如陈鼓应将该句解释为“善于建树的不可拔除,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①任继愈则说:“善于建立的,不可动摇。……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②

按,上引诸说虽然在“建”、“拔”、“抱”和“脱”四字具体字义的解释上尚不统一,但依照其本字加以训解则代表了学界的通常看法,但这样的解释其实是可以商榷的。因为这段文字中“不脱”是与“不拔”对言,而“不拔”是被动用法(即不会被别人拔除),而“不脱”则是主动用法(即自身不会将所抱持之物脱落)。一为主动一为被动,句式上并不对应。

其实,在今《老子》的其他版本中这段话有两处异文,一处是“抱”字在傅奕本作“袌”,一处是“脱”字在范应元本作“挩”。但是,由于抱、袌俱从包声,可以相通;脱、挩俱从兑声,亦可互通,故这两处异文也就一直未引起学界的关注。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篇中“善抱者不脱”这句话均残缺,所以也未见学界有关于这句话太多的解释。郭店楚简公布后,简本《老子》乙简15-16中这句话写作:

(辍)。③

笔者认为,尽管郭沂等人对“保”字字义的解释尚不统一,但他们用“保”字来解释文义则是正确的。简本之“保”应是正字,王弼本之“抱”和傅奕本之“袌”均是借字(详下文)。

关于“兑”字,除赵建伟先生外,其他学者均从今本读作“脱”。赵建伟先生的相关论述如下:

“善建者不拔”,“建”疑读为“楗”或“揵”,训为“闭”(《庄子·庚桑楚》《释文》:“揵,闭也”);“拔”疑读为“发”或“拨”(“拨”为并母月部字,“发”为帮母月部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叔发”,《礼记·檀弓上》郑注作“公叔拔”),训为“开”(《释名·释言语》:“发,拨也,拨使开也”、《广雅·释诂》:“发,开也”)。“善揵者不发”与《老子·二十七章》:“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同。

又“善抱者不兑”,“兑”字今本多作“脱”,范应元本作“挩”,拟“兑”、“脱”、“挩”皆读作“敓”(古“夺”字)。

总之,这两句的意思是善闭者不可开,善抱者不可夺。⑨

笔者认为,赵文对“善建者不拔”的解释不可取。今王弼注本《老子》二十七章原文是:“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也;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也。”⑩意思是善于关闭的,不用关键(相当于门锁)却使人不能开启;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开。⑪而《老子》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后面还有“子孙以其祭祀不辍”这句话。从文义上看,“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也”很难说与“子孙以其祭祀不辍”存在必然联系,而“善建者不拔”则同“子孙以其祭祀不辍”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不能将“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也”与“善建者不拔”等同看待。赵文依照今本将简本之“保”读为“抱”笔者认为亦不可取,但是,赵文将简本之“兑”和今本之“脱”、“挩”统一读作“敚(夺)”则是正确的。

典籍中“不拔”一词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主动用法如:

《战国策·秦二·宜阳之役冯章谓秦王章》:“不拔宜阳,韩、楚乘吾弊,国必危矣!”

《史记·穰侯列传》:“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

被动用法如:

《汉书·扬雄传下》:“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举中国徙之长安,适也。”

《后汉书·蔡邕列传》:“辑当世之利,定不拔之功,荣家宗于此时,遗不灭之令踪。”

《抱朴子外篇·勖学》:“确乎建不拔之操,扬青于岁寒之后。”

典籍中“不夺”一词亦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主动用法如:

《国语·周语中》:“不夺民时,不蔑民功。”

《管子·小问》:“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

《淮南子·泛论》:“其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夺,天下不非其服,同怀其德。”

《墨子·天志下》:“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

被动用法如:

《淮南子·人间》:“夫孙叔敖之请有寑之丘,沙石之地,所以累世不夺也。”

《盐铁论·险固》:“周之致远,不以地利,以人和也。百世不夺,非以险,以德也。”

笔者认为,“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夺”之“不拔”与“不夺”均是被动用法。《老子》此“不拔”即上引典籍中“建不拔之策”、“定不拔之功”和“建不拔之操”之“不拔”;《老子》此“不夺”即上引典籍中“百世不夺”、“累世不夺”之“不夺”。故“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夺”的意思是善于创建(创业)者,就不会被人拔除;善于保守(守业)者,就不会被人夺取,所以才能“子孙以其祭祀不辍”。《老子》这段话所讲述的实际上就是创业和守业的问题。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明君》篇有“是故善战者其城不围,善守者其地不亡”语,在句式和语义上均与“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夺”相仿。可参。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范应元本《老子》之“挩”。《说文》:“挩,解挩也。”《说文》:“敚,强取也。《周书》曰:‘敚攘矫虔。’”从字义来讲,“挩”即后世“解脱”、“逃脱”之“脱”字之本字,⑫“敚”即后世“抢夺”、“夺取”之“夺”字之本字。⑬但是就字形而言,古文字中手旁和攴旁在用作形声字的表义偏旁时常可互换,如《说文》“扶”字古文作“”、“扬”字古文作“”、“播”字古文作“”,均从攴表义,故“挩”与“敚”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字之异。《慧琳音义》卷七十五“鸟挩”注:“挩,义与夺字同,《考声》从攴作敚。敚,犹强取也。”就是将“挩”与“敚”当作是一字来看待的。有学者研究指出,范应元为《老子》作集注,特别强调以古本为依据。⑭故范本之“捝”很可能也是来源于古本《老子》,原本就是当作“敚(夺)”字来用的,保存了《老子》这句话的本来意思,而其他版本中的“脱”,则是后人见“捝”之字义已被“脱”字所取代而人为校改过来的。

至于今王弼本之“抱”和傅奕本之“袌”字,笔者推测,很可能是在后人将“捝(敚)”字校改为“脱”字后,因“脱”字具有“脱落”之义,字义上更易与“抱”和“袌”二字发生联系,故而将“保”字改作读音与之相近的“抱”或“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子》五十四章首句原本是作“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敚,子孙以其祭祀不辍”,后人误将“捝(敚)”校改为“脱”,在此基础上又将“保”改作“抱”或“袌”,致使文义不明。

今本《礼记·学记》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

这段话讲述的是儒家的教化思想,其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是十分容易理解,故历代注家多有注释,如:

郑玄《注》:“道,示之以道途也。抑,犹推也。开,为发头角。”

孔颖达《疏》:“此一节明君子教人方便善诱之事。‘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者,喻,犹晓也;道,犹示也;牵,谓牵逼。师教既识学之废兴,故教喻有节,使人晓解之法,但广开道,示语学理而已。若人苟不晓知,亦不逼急,牵令速晓也。‘强而弗抑’者,抑,推也。谓师微劝学者,使神识坚强,师当随才而与之,使学者不甚推抑其义而教之。‘开而弗达’者,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巳,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

朱彬《礼记训撰》引方性夫曰:“道之使有所尚,而弗牵之使从,则人有乐学之心。强之使有所勉,而弗抑之使退,则人无难能之病。开之使有出入,而弗达之使知,则人有则得之益。”

孙希旦《礼记集解》:“愚谓教唯其豫也,故道之而无牵引之烦而和矣。和者,扞挌之反也。教唯其时也,故强之而无屈抑之患而易矣。易者,勤苦之反也。教唯其孙也,故迎其机以道之,开其端,不遽达其意,而人将思而得之矣。思者,坏乱之反也。盖君子唯知学之所由废兴,故其教喻之善如此。若相观而善,则存乎朋友之益焉。”

按,上引诸家说解均牵强迂曲。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篇简15-16有如下一段话,原整理者释文如下:

不难看出,《礼记》之“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与该简文十分近似,如依照《礼记》的句式,简文就可写作“道而弗弇,御而弗牵”。但两句话又存在明显出入,即简文之“(御)”《礼记》作“强”,简文之“弇”《礼记》作“抑”,简文中“弇(按)”和“孯(牵)”二字位置与《礼记》中“牵”和“抑”相互颠倒。

《礼记》之“强”字肯定是有问题的。郭店简《尊德义》简22:“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明言民可引道,而不可强逼。《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道之以道而勿强也。”⑰亦可相参。可见,“强而弗抑”之“强”是与儒家教化思想相违背的。而简文“可(御)也,而不可孯(贤)也”之“(御)”字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大戴礼记·盛德》:“德法者,御民之衔勒也。”《刘子·法术》:“君犹御也,法犹辔也,人犹马也。”可参照。《礼记》之“强”是否会是误字?待考。上古音“强”为群母阳部字,“御”为疑母鱼部字,两字声母同为喉音,韵则阴阳对转,古音十分接近,故“强”亦可能是“御”之借字。

典籍中弇及从弇声之字常可与奄及从奄声之字相通,⑱而从奄声之“掩”古可通“按”,《荀子·富国篇》:“掩地表亩。”于省吾《双剑迻诸子新证》:“掩应读作按。”⑲《淮南子·兵略》:“掩节而断割,因资而成功。”于省吾《双剑迻诸子新证》:“掩、按古字通。”⑳可见简文之“弇”亦可读作“按”。《玉篇·手部》:“抑,按也。”《广韵·翰韵》:“按,抑也。止也。”《淮南子·精神》:“捧心抑腹。”高诱《注》“抑,按也。”可见,简文之“弇(按)”与《礼记》之“抑”字义相通。

至于简文中“弇(按)”和“孯(牵)”与《礼记》中“牵”和“抑”位置颠倒的问题,从文义上来看,很显然简文要较《礼记》合理。“道”有引导、疏通之义,“弇(按)”则有抑制、抑止之义,词义刚好相反;“御”有驾驭、统治之义,“牵”有牵制、制约之义,词义亦相对。《礼记》中“牵”与“抑”位置对调后,“强而弗抑”一句本身就有些矛盾,很令人费解。

至于《礼记》之“开而弗达”,亦很令人费解。“开”字本身就有“达”义。《小尔雅·广诂》:“开,达也。”可见“开而弗达”之文义亦不通畅。笔者认为该句当读作“开而弗挞”。“开”义为开导。《荀子·儒效篇》:“教诲开导成王。”杨倞《注》:“开导谓开通道达。”挞从达声,则达自可读作挞。《玉篇·手部》:“挞,笞也。”《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张湛《注》:“挞,打也。”可见,“开而弗达(挞)”义即开导、教化而不要挞伐。《潜夫论·德化》:“是以圣帝明王,皆敦德化而薄威刑。”《刘子·赏罚》:“圣人之为治也,以爵赏劝善,以仁化养民,故刑法不用,太平可致。”可参。

《管子·牧民》:“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召”当读为“诏”,义为“教”。《庄子·盗跖》:“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陆德明《释文》:“诏,教也”。《吕氏春秋·审分》:“多其教诏。”高诱《注》:“诏,亦教。”该句中“御”、“道”、“诏”三字用法与《礼记》之“道”、“御”、“开”三字亦可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礼记》之“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原本是作“道而弗抑,御而弗牵,开而弗挞”,传抄有误,致使文义扞挌难通,后世注家自然也就不得其解了。

注 释:

①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5页。

②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页。

④⑮⑯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120,167,169页。

⑤ 刘信芳《荆门郭店竹简〈老子〉解诂》(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第66页)将该字释为“”,读作“繸”。

⑥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117页。

⑦ 丁原植:《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9年版。

⑧ 袁红梅:《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札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6页。

⑨ 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本世纪出土思想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上册,(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又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⑪ 参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6页;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118页。

⑫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挩”字下注曰:“今人多用脱,古则用挩,是则古今字之异也。今脱行而挩废矣。”“脱”字亦见《说文》,训为“消肉臞也”,用作“解脱”、“逃脱”等义是其假借义。

⑬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敓”字下注曰:“《吕刑》篇文,今《尚书》作‘夺’,此唐天宝卫包所改。”“夺”字亦见《说文》,训为“手持隹失之也”,用作“抢夺”、“夺取”等义是其假借义。

⑭ 刘固盛:《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试论》,《中国道教》2001年第2期。

⑰ 《荀子·大略篇》亦见相同内容的语句。

⑱ 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49页。

⑲⑳ 于省吾:《双剑迻诸子新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8,391页。

【责任编辑:赵小华】

K207

A

1000-5455(2010)02-0109-04

2009-12-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十一五期间新发表出土文献数据建设”(2007JJD740064)。

白于蓝(1970—),男,陕西宝鸡人,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兼职教授。

猜你喜欢

礼记典籍老子
SOUNDS OF THE VILLAG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文明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智者老子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