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林管局在后备资源培育方面的几点尝试
2010-04-09孟晓华
孟晓华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围场068450)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总经营面积10.69万hm2,有林地面积8.75万hm2,森林覆被率82.06%(含特别灌木林)。有林地中商品用材林3.41万hm2,其中幼龄林0.97万hm2;生态公益林面积5.34万hm2,其中幼龄林3.68万hm2。为实现可持续经营,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最大化,木兰林管局在后备资源培育方面进行了几点尝试:
1 造林灭裸,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林
随着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宜林荒山越来越多的披上了绿妆,剩下的荒山用传统的裸根苗造林,已很难保障成活保存率,木兰林管局虽然在裸根苗造林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造林成果,但在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大风干旱等异常天气越来越多,传统的裸根苗造林成活越来越难保障的情况下,自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造林灭裸计划,投入10万元与中国林科院加强合作,积极引进了轻基质网袋容器生产设备,并创新基质配比、苗木培育和栽植技术。另外对传统造林工具进行了革新,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诞生,使原来的植苗锹等造林工具已无用武之地,为此,在多次试验、改造的基础上,自发研制了新一代圆筒状造林工具,大大提高了造林工作效率。为全局的容器苗造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林提供有力保障。
2 科学引进优良树种,做到适地适树,实现最大生产力
为加快资源培育步伐,木兰林管局在树种引进和技术革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经过调研论证发现,在木兰林管局区域范围内日本落叶松及其杂交品种的生长状况、生长周期、材质和蓄积量等方面都远远优于本地的乡土良种树种—华北落叶松,为此,与中国林科院和辽宁大孤家日本落叶松国家级良种基地积极联系引进了日本落叶松及其杂交种,在造林中进行一定范围内栽植的试验,以此来逐步实现优化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缩短培育周期的目的。
3 加大抚育力度,缩短培育周期
3.1 幼林抚育及时、适时
木兰林管局所营造的商品林绝大部分为落叶松,落叶松生长在全光的环境下最为适宜,个体林农在无任何灌木影响下的退耕地上营造的落叶松生长的最为理想就是最好证明。因此,木兰林管局在除草、扩穴、割灌等幼林抚育作业中要求必须做到及时、适时,保障落叶松在全光的环境下生长。
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对不同郁闭度的幼龄林林木进行生长量解析测定,结果证明郁闭度0.9以上的幼龄林,树木个体的直径生长量很低,年轮很窄,长势非常弱,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因此定株、透光伐等幼龄林抚育作业必须及时。幼龄林抚育作业应根据林分的培育目的结合郁闭度进行作业。郁闭度应是幼龄林抚育作业主要依据,木兰林管局现有资源以中、幼龄林为主,其中大部分林分密度过大,林木生长营养空间不足,林内灌木杂草丛生,部分林木分化严重,林分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不能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在积极争取河北农大林学院技术上及省林业局等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全局对急需抚育经营的中幼龄林进行了有针对性抚育作业,为目的树种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了快速培育后备资源的目的。
3.2 加大中间利用的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林分进入中龄林后,疏伐、生长伐等中间利用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大强度。由于当前营林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营林生产难度越来越大,为既节约生产成本又达到抚育作业的效果,木兰林管局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允许的前提下,在抚育间伐作业中加大强度,尽量一次伐除劣等以下林木,根据培育目的确定保留木,尤其是对交通不便,作业难度较大,以及初次进行抚育间伐作业的地块加大抚育强度。经济上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经营上能一次性伐除平均木以下无培育前途的林木,为保留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为更快培育出优质林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