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农水库新建溢洪道基础处理施工工艺

2010-04-08张卫东邢国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5期
关键词:冲器电流值桩位

张卫东,邢国华,李 旭

(1.黑龙江省水利第五工程处,黑龙江绥化 152000;2.甘南县水务局,黑龙江甘南 162100;3.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哈尔滨 150001)

丰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溢洪道位于1+300处,由进口段、闸室段、陡坡段、消力池和海漫段组成。溢洪道基础坐落在低液限黏土层上,承载力较低需要进行基础处理设计采用直径为0.6 m的梅花形碎石桩加固,桩间距3 m,桩深10 m。

1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

1.1 施工场地平整及桩位放线

平整施工场地,地面高差<1 m并应平缓过渡。施工场地强度较低不能满足施工机械行走压力要求时,将适当铺设垫层。

施工前清除可能存在的地下或地上障碍物,并做相应处置,以免发生事故。确保现场施工道路的通畅,振冲供水管路、电缆、排污沟、集污坑、碎石料场、照明设施等合理统一布置。

振冲施工桩位本着边施工,边布设、边校核的原则进行,所有施工孔位均进行统一编号。施工前用测量仪器放出每一排桩的轴线端点,然后根据桩间距用钢尺量出每一根桩的具体位置。

1.2 施工机械就位

起重机就位时应平整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位移。然后起吊振冲器对准桩位,开启供水泵,待振冲器下端喷水口出水后,启动振冲器。检查水压、电压和振冲器空载电流是否正常。

1.3 造孔

将振冲器缓慢、稳妥地吊起,对准桩位缓慢下降振冲器至离地面30 cm以内,启动清水泵供水,待振冲器下端射水口出水的水压、水量达到工艺要求时,启动振冲器,拉紧防扭绳索。待振冲器内的偏心块达到额定转速时,下放振冲器使其贯入土中进行造孔。

1.4 清孔

造孔结束后,应清孔1~2遍,要求孔口返出泥浆变稀为止。以保证填料畅通。

1.5 填料

清孔后即用装载机向孔内填料。为了能顺利地填入振密,填料不宜过猛,每批不宜加填太多,应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

1.6 振密

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将填入孔中的石料不断挤向侧壁土层中同时使填料挤密,振密质量一般以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填料数量、加密段长、饱和范围等参数控制,应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加密电流值应随振冲器的空振电流值作适当调整。

1.7 结束

制桩振密加固至孔口设计标高时,先停止振冲器运转,再停止供水泵。

2 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控制

2.1 严格控制水压、电流和振冲器在固定深度位置的留振时间

水量要充足,使孔内充满水,防止塌孔,使制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水压视土质及其强度而定,一般对强度较低的软土,水压小一些;对强度较高的土,水压大些。成孔过程中水压和水量尽可能大,当接近设计加固深度时,降低水压,以免影响桩底以下的土;加料振密过程中水压和水量均小些。

2.2 电压一般为380±20V,并保持稳定

电流一般为空载电流加10~15 A为加料振密过程中的密实电流,或为额定电流的90%。严禁在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作业。振冲器在固定深度位置留振时间为10~20 s。

2.3 填料注意事项

填料注意加料不过猛,勤加料,但每批不加得太多。施工中,每段桩体均做到满足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这3个方面的规定。当达不到规定的密实电流时,向孔内继续加碎石并振密,直至电流值超过规定的密实电流值。避免出现断桩,缩径现象。

2.4 碎石桩质量检验

振冲碎石桩施工完成4个星期后即可做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按每300根随机抽取1根进行检验,但总数不得少于3根。桩体密实度抽查5%;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查5%,采用重Ⅱ型动力触探测试。碎石桩软基处理经检测符合有关规范及验收标准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转下一道工序。

3 结语

振冲法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地基加固方法。丰农水库溢洪道基础经该工艺处理后,满足要求。

[1]何广讷.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软土地基处理技术[R].天津: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

猜你喜欢

冲器电流值桩位
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物对空调器泄漏电流影响分析及研究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探讨
变压器差动斜率保护计算方法
浅谈普通客车车钩缓冲装置故障分析及处理
南美洲高填方粉细砂地基振冲工艺改进及应用
Hepatitis C virus eradication with directly acting antivirals improve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泡沫铝隔冲器设计及其对卫星可展开附件收拢状态力学特性的影响
牛津大学《Cherwell》
光伏发电系统谐波监测与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