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砖砌体裂缝

2010-04-08王高峰王志军

河南建材 2010年3期
关键词:保温层砌筑顶层

王高峰, 王志军

1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装备部工程设计管理科(471039) 2河南飞舟管通工程有限公司(471000)

砖砌体是住宅工程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本身的脆性特征及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原因,使砖砌体常发生各种形式的裂缝,有的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形引起且最常见,而有的裂缝则由于结构问题产生。墻体的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裂缝,也基本上是工程上的质量通病。这种裂缝的出现不仅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而且也导致了房屋抗震能力的降低,给以后的房屋装饰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明白其产生的原因及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和控制,笔者根据在参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常见裂缝,进行以下阐述。

1 原因分析

1)温度变形裂缝: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裂缝形式,以水平裂缝为主,由于砖砌体是处于受拉、受剪等复杂的应力状态,有时也出现八字形裂缝或其它斜裂缝,多出现在顶层的以下部位:窗下面的裂缝、屋面现浇板与砖砌体交接处、两端房间的内外纵墙与横墙交接处或其窗口上面混凝土过梁中部、圈梁下部与砖砌体交接处。此类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差及加上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过大,导致砖砌体内部产生主拉应力,一旦此变形应力超过砖砌体的膨胀系数过大,砖砌体内部将产生主拉应力,一旦此变形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抗剪应力值,砖砌体就会开裂。一般情况下,其分布具有以下特征:顶层多、底层少、两端多、中间少;屋面保温越差,裂缝越大;温差越大,建筑物越长,裂缝就越易产生等。

2)结构变形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此类裂缝多发生在建筑物的底层的门窗洞口附近,一般表现为沿门窗洞口对角线方向的斜裂缝,有的呈现八字形裂缝,水平方向的裂缝较为少见,其特征多为上宽下窄;当地基不均匀沉降严重时,顶层也会出现,并向下层延伸,直至发展为贯通建筑物的通透性裂缝,此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地基进水是导致不均匀沉降的常见原因,当地基因外界因素干扰,致使不均匀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时,砖砌体抵抗不了地基变形产生的主拉应力,就会使墙体开裂。

3)地基的反拱作用裂缝:此类裂缝主要出现在底层窗台下角及下部砖砌体处。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某种原因窗台下部砖砌是处于窗间墙及地基地共同作用下,地基的反作用力使窗台下部砖砌体产生一个向上顶推力,使这部分砖砌体内部产生一个向上弯曲应力,当弯曲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应力时,此部分墙体就会出现竖向裂缝或窗口下角开裂。

2 裂缝产生的位置及控制措施

1)门上面的裂缝:主要是施工前后的差异、不规范砌筑和支混凝土模板时导致砖砌体松动。预防措施:①砌筑时按规范要求砌筑,能使用预制过梁的尽量使用预制过梁,尽量少补砌。②模板不能用钉钉在墙上,尽量不在小面积的砖砌体留支模板所需的洞口,以免造成混凝土浇筑后砖砌体松动。

2)窗下面的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预防措施为在窗台下增加混凝土现浇带,一般120mm厚,两边伸入构造柱内,配筋一般为2Φ8、Φ6@200。

3)墙面裂缝:主要是砌体材料抗压不抗折,砌筑时用碎砖砌筑,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粉刷空鼓裂缝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预防措施:①砌体材料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产品,如果是蒸压煤灰砖或小型加气混凝土块,要按规范要求,产品在厂家或施工现场放置不少于28天,使其化学成份稳定后再砌筑。砌筑完成后再放置15天以上,然后开始粉刷施工。砌筑的质量要严格按规范要求砌筑,保证砂浆的饱满度,在线管较多处,采用配筋砌筑或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线管后再砌筑。②粉刷层表面空鼓裂缝,在粉刷前要充分浇水湿润砌体,让砌体材料的化学成分稳定,尽量多放置一段时间,在薄弱环节加纤维布或钢丝网等,以减少墙体裂缝。③对地基处理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避免产生墙体裂缝。

4)顶层墙体裂缝:主要是在两端山墙处和外墙。这种裂缝是温度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制定以下控制措施:①在屋面板上设置隔热保温层,以减小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砖墙的温差。现多采用加隔热层及加气砼块或膨胀珍珠岩保温层。但应注意以下问题:设计时保温层厚度应经过计算。施工时屋面板铺设后,要及时施工保温层,以防结构长时间外露暴晒。施工时屋面最好作成排气屋面,并确保细部施工质量,做好收头压边,严防渗漏。保温层中如果有残留水分,将严重影响保温效果。例如采用现浇1:8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层,而施工中保温层或找平层中没有预留与大气连通的孔道(这种现象很普遍),将使保温层中残存的水分无法外溢,保温层中残存水分最高可达27%,使得实际保温效果很差。②局部提高顶层端部墙体的抗剪能力。在顶层端部三开间范围内,所有墙体均设置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均设置构造柱。在顶层端部开间外纵墙的窗洞上下边位置设水平圈梁,两端与轴线处构造柱连接,在窗洞两侧将构造住上下与楼层圈梁连接。在顶层端部开间的内纵、横墙上,可沿水平灰缝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4的构造钢筋或钢筋网片,网片在外墙上应拐过墙角约1/4的横墙宽度。③提高砌体施工质量:局部提高砂浆标号(如采用M7.5混合砂浆),不得干砖上墙,且要组砌正确,砂浆饱满,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3 结束语

控制砖砌体裂缝应综合考虑引起裂缝的各种因素,强调设计与施工间的密切合作。采取以上措施,所增加的工程造价是很少的,且效果很好,因此也是切实可行的,关键是要引起开发商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只有将细节的质量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保温层砌筑顶层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概析建筑工程轻质发泡水泥保温层的施工技术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浅析汽水分离再热器保温层的设计
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顶层设计
基于数值模拟的保温层厚度研究
加快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