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2010-04-08吴长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心肌病心衰水肿

吴长丽

(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0000)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最主要的临床类型,约占原发性心肌病的70%~80%。其主要特征是单侧或两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1]。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预后极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美国每年有上万人死于扩张型心肌病[2]。我院自2007— 01~ 2009— 12间 共收治扩张型心肌病病人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01~ 2009-12共收治扩张型心肌 病病人56例 ,其中男 40例 ,女 16例 ,年龄 42~ 78岁 ,平 均 69岁。心功能 II级 8例,心功能 III级28例,心功能 IV级20例。

1.2 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肝大、双下肢水肿。诊断依据:原因未明,除外其他心肌病及心包疾病,以心室扩张为主的心脏增大,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1.3 疗效标准与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心功能恢复1级 ;好转:心功能改变1~ 2级;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结果:治愈 0例,好转50例,死亡6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大多为中老年男性,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病,反复住院治疗 ,医疗费用较大,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多表现为悲观、忧郁、消极。护理人员应经常开导病人,陪伴病人,告诉他们树立信心是战胜疾病的基本保证。用热情和蔼的态度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重症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腹部饱胀、水肿等不适造成心情烦躁、焦虑,而不正确的心理状态又可加重心理负担,此时,护士应安抚病人,告诉病人保持情绪平稳对疾病有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神志、体温、脉率、脉律、血压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监测电解质的变化,为治疗提供动态信息。遵医嘱服药,服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使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变化情况,如低钾低钠等。使用血管扩张剂,用药前监测血压、心率,用药过程中及时复查 ,做好护理记录,要控制输液速度,同时告诉病人改变体位时宜缓慢,起床、活动时应手扶床边或栏杆,以免摔伤。应用强心剂如洋地黄类药物由于心肌病变对洋地黄耐受性差,易产生中毒,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及黄绿视、各种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定期查血地高辛浓度。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监测心电和血压,定期复查心电图,注意病人有无头晕、抽搐、定向障碍、乏力、恶心、便秘、口干等副作用,如有,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2.2 饮食护理

在心衰急性期,病人易出现腹胀,食欲下降,故应给予柔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限制盐的摄入,心功能Ⅱ级食盐<5g/d,Ⅲ 级 <2.5g/d,Ⅳ 级 <1g/d或忌盐,要少量多餐 ,禁饱餐,每日 5~ 6餐,晚餐不宜过饱,以免夜间发生心功能不全。在食欲好转后,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鱼类,少吃油煎油炸食物,避免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

2.2.1 心力衰竭的护理

尚未发生心衰的患者要避免劳累,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酒。一旦发生心衰,要积极纠正心衰 ,立即取端坐位,吸氧 4~ 6升 /分,必要时湿化瓶内加20%~ 30%的酒精吸入。遵医嘱给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循环等治疗。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咳痰情况及肺部罗音情况。遵医嘱服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做好护理记录,延缓病情恶化。

2.2.2 下肢水肿的护理

正确评估下肢水肿的程度,予以抬高下肢15~ 20°,穿棉质、柔软、宽松的裤、袜,睡前用温水泡脚 ,利于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长时间站立和下肢下垂体位,以免加重水肿。

2.2.3 心律失常的护理

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 ,如心悸、乏力、胸闷、头晕、晕厥等,注意观察和询问这些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定期测量心率、心律,教会病人或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对于有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必要时进入CCU病房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叮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烈性酒、可乐等;心动过缓患者应避免屏气用力动作,如用力排便等,以免因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根据病人心功能的情况,指导其活动量。心功能 IV级,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心功能 III级,限制活动,仍可自己洗漱进餐;待症状好转心功能恢复至II级可逐渐下床活动,注意避免活动过量诱发心力衰竭[3]。心衰患者常出现水肿,加之病人限制活动或不能活动,末梢循环差 ,应注意预防静脉血栓、肺栓塞、褥疮、便秘等,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按摩下肢数次,帮助病人在床上做伸屈肢体的被动活动。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3

[2]张晓伟,蔡文峰.扩张型心肌病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5):814-817

[3]李爱华,庄海峰,朱艳梅,等.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43-44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衰水肿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