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式塔质传递的角度比较《江雪》三个英译本
2010-04-08雷丽娟
雷丽娟 刘 超
(空军雷达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19)
从格式塔质传递的角度比较《江雪》三个英译本
雷丽娟 刘 超
(空军雷达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19)
古诗英译要传达出原诗的整体精神,就要抓住原诗的格式塔质。而格式塔质体现在各部分的关系之中,这个关系包括诗歌字、词、句本身各部分的关系、诗歌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诗歌和译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读者与译诗之间的关系等等。本文就诗歌字、词、句本身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与格式塔质的传递之间的关系,以《江雪》一诗为例,在比较该诗的三个英译本的基础上分析如何传递原诗的格式塔质,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格式塔质;整体性;江雪
一、引言
诗歌翻译研究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学科,包括语言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等。其中心理学在该研究领域里虽被认为是边缘学科,但在对诗歌的欣赏、解读、阐释和翻译过程中,心理活动贯穿始终,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是有其可行性的。在众多心理学流派中有一个重要分支: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做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它由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三位年轻教师麦克斯·韦特默、沃夫冈·苛勒和库尔特·考夫卡于1912年建立,其哲学基础是爱德蒙·胡塞尔于1905年创立的现象学。格式塔是一个德语单词,意为“结构”,但在英语中并没有确切的对应词。因为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之间的辩论,“结构”一词已经有了另一层确定的意义,铁钦尔提出将其译为“完形”,也就有了我们如今所说的完形心理学。①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理中最首要的就是整体性和格式塔质,将其应用于诗歌翻译研究可以解释为何字面硬译行不通,为何要抓住原诗的整体精神等问题,并能就译诗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古诗英译中的格式塔质传递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格式塔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不同的部分或个体组成,但并不是各部分简单的相加和束捆。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在这种关联中各组成部分显现出各自的特征,也使整体呈现出一种超越各局部之和的全新的特征。这种特征不存在于某个部分或个体之中,而是在各部分组合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特质,也就是格式塔质。考夫卡曾作过这样的解释:格式塔质不仅使得各部分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赋予整体独一无二的特征。②“格式塔质”这一概念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之一克里斯汀·冯·厄伦费斯于1890年提出的。为了解释这一概念,他举过一个例子:一名音乐家演奏一首六个音调构成的曲子,假如他稍微对这六个音调做出某些改变(比如用其他乐器演奏这段曲子,或是把节奏加快或是减慢)我们仍能听出是哪段曲子。在这段曲子中,除了这六个音调,还有另一样东西,我们把它称之为“第七元素”,即这六个音调的格式塔质,就是这“第七元素”使得我们能辨别出已经改变了的旋律。这六个音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了一种新的特点,就是“格式塔质”。③格式塔质不存在任何一个部分之中,而是处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之中,就如我们不论用什么颜色描画一个正方形,它仍然是个正方形,只要它的四条边的关系保持不变。
诗歌由词、短语、诗行组成,但其整体意境不会是这些因素的简单相加。一首好诗或许有其点睛之笔,但它的美不可能停留在个别新奇的字词上。诗歌作为文学语言的最高形式,虽借助语言的外壳,却要摆脱并超越语言和形态的桎梏,追求情感的宣泄或是美的传达,最终产生一种全新的特质,也就是古典诗学中所说的“气”、“神”、“味”,即格式塔质,它存在于各部分的关联之中。在古诗英译这个过程中,这个关联性不仅包括诗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诗歌的音、形、意等),还包括诗人和诗歌之间的关联(体现为诗人的生平经历及个性特征、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诗歌的创作因由等等),还有译者和诗歌的关联(体现为译者本人的生平经历及个性特征、对诗歌的解读和翻译等等)以及读者与译诗的关联(体现为读者的文化历史背景及价值观等等)。如果没有对这些关系的准确掌握,我们无法译出一首好诗,也无法判断一首译诗的优劣。本文以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的英译版本为例,主要就诗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与格式塔质的传递之间的关系做些粗浅的探讨。
三、以《江雪》的英译本为例探讨格式塔质的传递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River-Snow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w ithout a footp rint,
A little boat,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Bynner
2.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Xu Yuanzhong
3.Stream and Snow
O'er any hills no birds are seen;
In any paths no footp rints show.
On a boat old man in cloak and hat,Angles alone in stream and snow.
——Zhao Zhentao
这首五言绝句以诗为画,展现给我们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虽则短小,却体现了古诗的很多特点。以下将这些特点从音、词、意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一是音:(1)平仄模式。格律诗为了求得音韵的和谐,常遵循一定的平仄排列模式:一行中平仄交替,一联中平仄相对。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江雪》这首诗中,平仄排列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2)节奏模式。主要是根据语意群间断,可工整地排列为“:2-1-2,2-1-2。2-1-2,2-1-2”。
二是词:(1)词类模式。四行词类的排列分别为“: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动词,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名词”。除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舟”与“钓”“,蓑”与“寒”,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2)语法功能模式。按语意群断开,四行分别为“:状语-主语-谓语,状语-主语-谓语。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状语”。后两句稍有差异,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省略介词、冠词等表达句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本身无实际意义的词,需要读者根据其意判断,这在重视句法结构的英语中是行不通的。
三是意:(1)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2)诗题虽为“江雪”,诗人却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再突出孤舟中垂钓的蓑翁形象,结尾才落笔“寒江雪”三字点题,首尾呼应,读后不由感觉苍茫天宇,皑皑大地,豁然开朗;(3)取每句的首字“千”“万”“孤”“独”,组合一起便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堪称全诗的诗眼。
该诗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在每个字词之间、每一行之间都存在着关联,而全诗的格式塔质便存在于这些关联之中,这些关联中有小到平仄关系的,也有关于全诗整体精神的。在整体把握这些关联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结合辩证法进行适当的梳理,判断哪些是决定全诗主旨的内部关系。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字眼,会认为这只是首写景诗。但综合了所有这些特点,并把握到诗人运用到的对比和衬托,以及暗含在四个诗行中的首字组成的诗眼,我们便能感觉到超脱于字面之上的强大的力场和气势。这幅冷、寂、寒、旷的画面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隐现出的是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便可以说,我们掌握了全诗的格式塔质。而格式塔质是不可能从单个字词中获得的,它建立在这个整体之上,又超越了各部分之和。
在对全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以下就三个译文进行比较。首先在音的处理上:译文1前两句是扬抑格“:扬-抑-扬-抑-扬-抑-扬-抑,扬-抑-扬-抑-扬-抑-扬-抑”,并且均为八个音节,而后两句不规则,没有固定的音节,也没有遵守固定的扬抑格;译文2是基本上是工整的扬抑格,每一行均为八个音节,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最后一个单词押尾韵,颇有英文古体诗的特点;译文3也基本上是工整的扬抑格,每一行均为八个音节,且第二句和第四句押尾韵,但第三句中为了保持音节总数对等,“oldman”前面省略了“an”,从语意上来讲是不影响理解的,但是在句法上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其次是在词的处理上:译文1借鉴了意象派诗人的做法,保留了中国古体诗意象并置的特点。在这一点上,译文1是最接近原诗的。同时在词类选择上与原诗基本一致,避免了动词的使用,再现了原诗的静谧孤寂之感;译文2在词类对应上稍做了调整,与原诗虽不能一一对应,但在译诗中又能自成一体,与原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第三句为了达到音节总数的对等和押韵,加了感叹词“lo”,打破了原诗的静寂,大有突兀之感,这与许渊冲本人的“三美”理论(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有关联的。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因韵害义。在译者本人看来,实则是把音美放在了形美之上的缘故;译文3从语意来理解可以划分为三句,都是“状语-主语-谓语”排列,把中国古诗中的对仗转化成英语古诗中的排比,这是修辞手法的转换。但在全诗中大量使用了动词 ,如“areseen”、“show”,如同在一幅诗情画意的中国山水画上浓墨重彩地描了几笔,打破了原诗的和谐和整体意境。
再次是在意的处理上:原诗以“江雪”为题,以“江雪”收尾,这三个译文都保留了这一特点,译文1以“river-snow”呼应,这种译法本是不合乎英文习惯,但正如前面所说,是借鉴了意象派的做法,把两个意象“江”和“雪”并置,未加任何介词、冠词和动词;译文 2以“fishinginsnow”呼应 ,以“fishing”一词巧妙地暗指是在江边,同时“ing”形式比之动词原形,动作的幅度和程度都有所削减,但又暗含人的存在,纵使漫天冰雪满眼荒凉,纵使孤身一人年迈体衰,仍有人踏雪垂钓。这一景一人、一动一静画感强烈,暗含禅机,是符合中国诗歌的美学特点的;译文 3以“streamandsnow”呼应,虽则“stream”和“snow”压头韵,但整体而言,“stream”一词不够大气,与原诗在意境上相比稍显逊色。原诗中的对比和衬托在译文1中得到较好的体现,“a hundredmountains”、“athousandpaths”、“alittle boat”、“anoldman”凸显了荒茫的景和渺小的人,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苍凉之感。译文2中以“from…to”、译文 3以“any”代指“千”、“万”尚可 ,从语意上来讲更是贴近诗人的本意,但是在用词上缺乏层次感和情感上渐次推进的效果,译文3以“alone”代替原诗“独”,稍显直陈。
正如前面所说,诗歌的整体精神就是格式塔质,而这种格式塔质又体现在各组成部分的关联之中,我们既已判断出最为关键的关联,便能判断出译文在格式塔质的传递上有没有偏离。译文1突出了原文的意象并置和意象之间的对比衬托关系;译文2准确了表达了原诗的意思,在结构平衡和音韵谐美上堪称典范;译文3结构工整、修辞转换巧妙,原诗意思表达切近。总的来说,三个译文都避免字面硬译,但就格式塔质的传递来说,只有译文1很好地再现了原诗中天地荒茫与个人虽处境孤独但傲岸不屈之间的强烈对比,传达了原诗中幽僻清冷、荒寒孤寂的意境。
四、结语
一首译诗的好不在于个别字词或某个诗行译法是否精妙独特,而在于整体精神的传达,在于“气”、“味”、“神”的传达,在于格式塔质的传达。而格式塔质又需要建立在对各部分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并透彻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对各部分之间孰轻孰重做出判断,因着译者各自的审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翻译方法以及目标读者等等非语言因素,对此必然也有着不同的取向和偏重点。但是有着这种整体精神的指导以及对各部分关系的探讨和权衡,对于古诗英译实践必然还是有其益处的。
注释
①③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 2页 ,第 3页。
②李普曼:《当代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第 418 页。
责任编辑荣佳
201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