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对“猪高热病”

2010-04-08龚洵云熊喜华蒋政云

湖南畜牧兽医 2010年4期
关键词:热病病原猪群

龚洵云,熊喜华,蒋政云

(1.湖南省安化县畜牧水产局,湖南 安化 4135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工程技术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3.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5)

1 什么是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实质是一种或多种病毒混合感染或又继发细菌感染,使猪病症状表现复杂或者变得不典型,主要涉及的猪病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伪狂犬病、副红细胞体等。猪高热病不是一种病的名称,高热是一种症状,一般传染病都会引起体温升高。有些猪病被冠之以高热病,是因为临床兽医根据经验无法确诊,目前,俗称的高热病是指2006年6月份在江西发现的一种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疫病,后经农业部证实此病的主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此病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市出现后,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夏季猪高热病发生的诱因

随着高温天气来临,很多养猪人又开始担心“猪高热病”。那么,猪高热病在2010年会不会卷土重来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可能将比2009年更加严重。但也仍然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在一些养殖观念落后、营养、免疫、保健做得不到位的猪场,有可能像2006年那样出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甚至在发病严重的猪场可能全军覆没;另一类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保健防控措施到位的猪场,则死亡率较低或不发生。

但总的来说,2010年的高热病将比2009年更加严重,笔者总结有六大因素:

(1)受猪价低迷的影响。猪价低迷已持续4个多月,当前部分养殖户资金链断裂,但很多养殖户不是在缩减养殖规模,而是直接降低饲料原料质量控制、营养水平,放弃营养保健方法,忽视免疫、消毒,猪群抗病力下降。

(2)受生猪口蹄疫疫情的影响。由于之前全国一些省份发生了生猪口蹄疫疫情,虽然目前已经有所好转,但是疫病耐过的猪群仍处于“亚健康状态”,抗病力下降,这些猪场更容易爆发高热病疫情。

(3)猪群广泛存在带毒现象,尤其是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毒。

(4)霉菌毒素在饲料中普遍存在。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省区的阴雨潮湿天气较多,导致霉菌毒素普遍存在,另外由于玉米、豆粕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养殖户忽视了此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霉菌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5)种猪、商品猪的交易活动频繁“全国大流通”,以及对病死猪不能做到完全无害化处理(甚至一些猪场直接向外抛弃病死猪),这两个因素进一步促进了高热病的传播。

(6)受之前国家鼓励生猪养殖政策影响,很多投资者开始进入养猪行业,但是这些初入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猪场管理经验,因此他们应对疫病危机的能力较差,这些猪场一旦发生高热病疫情,势必全军覆没。

3 猪高热病的致病因素

3.1 病原因素

按照病原来源,病原因素可以分为病毒、细菌、原虫三大类。

(1)病毒类:主要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其次是2型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2)细菌病: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附红细胞体。(3)原虫病:猪弓形体。

3.2 非病原因素

主要有应激因素(如高温高湿气候下的热应激),其次还有营养不当(日粮蛋能比比例失调)、玉米、豆粕等原料发霉,霉菌毒素导致免疫抑制、生物安全措施不当(病死猪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种猪及商品猪大流通)、药物及消毒剂长期大剂量盲目使用尤其是治疗性抗生素药物滥用(其导致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自身抗病力下降,耐药病原微生物增多)。

4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4.1 流行特点

“三高一低”即发病率高,体温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发病猪群以体温升高到(41~42℃)为共同特点,病程1~3周,猪群发病后,一般于5~7d开始出现死亡,3周后死亡逐渐平息;疫情流行范围广,波及地区多:疫情从最初发生的南方少数省份,向中原、华南、华北、东北等地扩散和蔓延;疫情传播速度快,有明显的流行性与传播性:一般在一个猪场出现疫情后,3~5d波及整个猪群,1~2周扩散到整个猪场,并向周边地区传播;有一定的季节性,以高热高温季节为主,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猪群的发病率50%~100%,而病死率20%~100%,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病死率有所不同。哺乳仔猪病死率可达100%,保育阶段的病死率可达70%,生长育肥阶段猪病死率可达20%。妊娠母猪感染的流产率可达40%,流产胎儿全是死胎,母猪死亡率一般为10%,有的猪场可达20%~30%。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散养户和中、小型猪场多发,疫情也较为严重 起初疫情首先流行和发生于散养、中、小型猪场,少数规模场07年也有发生,但好控制。近期的疫情流行表明,不论大、小猪场均可发生。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而且还可加速发病猪的死亡,特别是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在疫情起初发生的地区,由于乱用各种药物和疫苗,导致发病猪死亡率极高。

4.2 临床症状

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采食停止,饮水减少,喜卧扎堆或卧地不起;患猪皮肤发红,耳部、腹下、臀部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呈紫红色;部分猪呼吸困难、喘气、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干燥,呈球状,尿黄而少,浑浊,部分患猪有下痢症状;病程稍长的猪全身苍白、衰竭,被毛粗乱,病猪后肢无力,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病程一般为1~3周,一般从发病后5~7d开始出现死亡,病程最长可达3周;一部分猪只可以耐过而逐渐康复;妊娠不同阶段的母猪均可感染发病,并发生流产,产出死胎,大部分死胎充血而呈红色。

4.3 病理变化

肺脏水肿,呈现严重的实变,整个肺呈紫红色、斑驳状褐色病变,特别是心叶、尖叶和膈叶,有的病死猪表现为肺脏间质增宽,气管内充满大量的黏液或泡沫、喉头、气管黏膜有充血或出血。心脏:部分猪心冠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肾脏肿大、淤血,有的表面有出血点,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或变软,皮质、髓质以及肾盂、肾乳头出血。膀胱积尿。肝脏变硬,呈土黄色,质脆、肝脏表面有坏死灶或白斑,胆囊肿胀,胆汁浓稠。脾脏肿大变脆。淋巴结明显水肿。病程长的死亡猪因合并或继发感染可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如肺部出现化脓灶、出血点,大叶性或出血性肺炎,间质增宽,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病变;有的猪出现消化道病变,表现为胃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

5 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1)实行自繁自养,需要引种时必须了解猪场的免疫背景和疫病背景,最好能对主要疫病如蓝耳、圆环等进行病原检测,严格防止引入病原阳性猪。

(2)采取多点式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防止疾病在猪群之间的水平传播及交叉感染,猪转群后猪舍进行冲洗消毒,最好选用广谱、高效、长效的消毒药物,进行两次消毒后再采用火焰消毒或空气消毒的方法彻底消灭猪舍中的病原微生物,消毒后空置5~7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3)提供猪群舒适环境,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采取猪场绿化、安装风扇通风、凉水喷雾、湿帘等降温措施,有效防止热应激;另外降低饲养密度及减少每栏猪数量。为了减轻热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专用抗热应激剂,或通过饮水添加小苏打、VC、VE等,减轻热应激的影响。

(4)定期消毒,选用广谱、高效、长效、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物,如碘酸混合消毒液、过硫氰酸钾等,能够杀灭病毒、细菌、芽孢、寄生虫虫卵等病原微生物;在疫病流行期间适当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和适当增加消毒的次数,以降低栏舍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5)保健预防,众所周知,猪高热病可防、可控,但不好治,重点是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因此应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保健产品,可起到明显效果,如母猪用牲命1号,仔猪用促免1号或奥特曼A,此外保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适当添加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等。

(6)提高饲料及饲料原料品质,在选用合格的饲料原料的前提下,适当添加品质有保障的防霉脱霉保健产品,如大壮素。

(7)制定驱虫程序,选用广谱、高效、长效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芬苯达唑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猪体和栏舍中的外寄生虫则选用体外驱虫药物如氯氰菊酯、敌百虫进行驱杀;夏季蚊蝇滋生,应做好灭蚊蝇的工作。

(8)科学治疗,对已发病猪群须采取科学严谨的治疗措施,切勿大剂量连续使用药物,对高烧中采食量大幅下降的猪只可适当注射安乃近等退热药物(但不宜连续大剂量使用,因为安乃近能破坏免疫白细胞,大量注射后会使病猪雪上加霜),此外,应当结合输液或饮水,调节体液酸碱平衡,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可在饮水中大剂量添加葡萄糖、电解质,以及维生素C、B6、E、A、D和水溶性的氨基酸(或此类水溶性的专用保健品),再配合适当的抗菌药物,可选择使用氟苯尼考、支原净、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林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等。对有呕吐现象的猪只应及时补注维生素C、B6和胃复安等。

(9)对已发病猪只,应隔离饲养、精心护理、严格消毒,注射针头每头猪一枚,应尽量避免注射给药,勿出现“打针用药越多,猪只死得越多越快”,宜通过饲料或饮水适当给药,同时适当添加保健产品进行护理,促进康复。

(10)需要进行紧急免疫的,先选择一栏生长育肥猪进行试验,观察没有过敏反应及激发疫情的情况下再给其他适合紧急免疫的猪群进行免疫,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促免1号,避免免疫应激,提高抗体水平。

猜你喜欢

热病病原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浅谈“热病可灸”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猪群亚健康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