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年贵州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2010-04-08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业少数民族

李 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编辑部,贵州贵阳 550002)

近三年贵州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李 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编辑部,贵州贵阳 550002)

随着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目标的提出,贵州省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着力颇多。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三年来有关贵州旅游经济与旅游开发问题的学术论述也开始增多,且较之前的研究在立意层面更加深入,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其中不乏富有成效的学术讨论和建言。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学术讨论仍存在一些缺失,一些涉及贵州旅游开发这一主题比较关键的问题没有得到详尽的讨论。这也为今后围绕这一主题的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空间。

一、贵州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直至今日,贵州仍然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人均 GDP长期处于全国倒数第一的水平,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中只有1%多一点[1]7。一般而言,东西部的差距更容易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即使是在西部地区,仍旧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存在于西部的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贵州的很多落后地区正是这种“双重极化”发展态势的产物[2]。在贵州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很难具备发展优势。第二产业中,重工业的比重过大。“贵州的工业大多是投资大、资本累计能力差的重工行业。”[3]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地区皆存在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仍主要是以“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转变这种以生态和效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4]。具体到贵州而言,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意味着必须把转变最终会不可逆转地破坏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头等大事来看待。多年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工矿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贵州的生态环境,贵州的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是从现代经济的发展方向还是从贵州本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运行趋势来看,大力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都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尽管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很滞后,但是,在贵州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后发势头。2009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贵州全省 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6.9%,比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出21.67个百分点[1]10。第三产业近年来成为贵州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日益明显[1]18。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如果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构仍然是贵州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的话,它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是“三、二、一”结构[3]。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是一个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终究将改变贵州生态脆化的趋势,而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目标的确立就是这种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而这恰恰是贵州具备的优势。贵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古文化遗址、红色旅游景区、佛教文化资源、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天然的避暑型气候以及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等等,不一而足[5]。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旅游业也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带动运输业、物流业、餐饮业以及酒店住宿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对就业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6]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从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来说,贵州省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为发展目标都是重要的战略举措。

二、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必须抓住特色这个主题。没有特色,与别的地方的旅游资源雷同,这种旅游资源的开发状态不可能成为旅游业充分发展的前提。贵州旅游资源富集,在近年来的学术讨论中,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得到了比较详尽的讨论。

(一)红色旅游的发掘

所谓红色旅游指的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7]。在中国革命史上,诸多重大事件均与贵州有关。遵义会议一直被视为中国革命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外,黎平会议、鸡鸣会议等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会议均可为贵州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作证。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战斗更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贵州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被列入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遵义会议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三条红色线路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目录[8]。针对贵州的红色旅游主要以遵义地区为主的现象,有学者建议充分发掘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以期形成一个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体系。除了遵义之外,在中国革命史上留有重要地位的毕节地区、铜仁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比如,云贵高原上的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所在的铜仁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就十分丰富,其开发态势仍比较滞后[9]。而像有7个县(市)被列为革命老区的毕节地区[8],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当滞后的贵州西部地区也引起了学者们的相关讨论[10]。

(二)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的开发

所谓乡村旅游指的是“以乡村风光为载体、乡土文化为核心、农民经营为主体、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一种旅游形式”[11]。进一步说,乡村旅游就应该被定义为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族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集观光、度假、娱乐和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12]。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很容易把乡村的宁静作为一种宁静的生活镜像来想象和感受。宁静的乡村成为了不少城市居民寻找远离尘嚣的理想载体,这是乡村旅游日益兴起的社会背景。贵州的城镇化率在全国排名靠后,但是,这也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契机。近年来,贵州的乡村旅游渐有起色,已有学者把贵州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开发模式与其他省区的乡村旅游进行比较,被概括为“贵州村寨游发展模式”[13]152-162。就贵州的情况而言,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主要存在这样一些形态:1.城郊型;2.景区互补性;3.特殊农业景观型;4.文化村寨型;5.复合型;6.屯堡村寨型;7.少数民族村寨型[14]。实际上,无论贵州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能够被分为多少种,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直都是建立在两种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上:喀斯特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

喀斯特地貌是贵州主要的地貌特征,其地域面积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73%,全省83个县、市分布有喀斯特地貌,因此,贵州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域”[15]。喀斯特自然景观不会在城市出现,它自然是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喀斯特景观在中国南方多有存在,如何在这些以类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的旅游开发中达到一种区隔式发展是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所要切实面对的。有学者独辟蹊径,从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贵州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道路。所谓的乡村体育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健身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16]。从这个前提出发,结合贵州比较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有学者指出,这种也可称为“喀斯特体育旅游”的旅游形态的重点在于体育探险、休闲度假、赛事观光和体验民族风情。因此,在那些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应该着力发展徒手攀岩、登山探险、悬崖速降、江河漂流、丛林穿越、古路探险、户外生存、自行车旅游和越野挑战赛等旅游—体育探险项目。此外,鉴于喀斯特景观的特殊性已经吸引了一些体育运动队把贵州作为训练基地这一事实,有学者建议应该大力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以形成一种规模化的体育旅游[17]。

少数民族文化也是贵州乡村旅游可以汲取养分的另一个资源富矿。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在西部地区表现得较明显,旅游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它对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引导作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共识[18]。而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的省情使得旅游业的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结合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其中17个为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8.98%①数据来源:http://www.gzgov.gov.cn/2005pages/gzgk/gzgk_xzqh.asp,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8月15日。。因之,有学者指出,对于贵州来说,“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6]。也有学者认为,不仅对于乡村旅游如此,对于整个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少数民族文化村寨旅游都应该成为重要支柱[19]。就旅游者的心理而言,以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为重点也应该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对于旅游者而言,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他们对贵州旅游最感兴趣的恐怕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的民情、民俗了。目前,在贵州,以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为重头的乡村旅游已经得到了不小的发展,总共有10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开展了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民族村寨旅游[21]。保护与开发永远是一个矛盾体,这在旅游开发中也概莫能外。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热潮中,仍不乏清醒的声音。有学者指出,以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存在局限性。根本的要点还在于要重视旅游开发的主体,即是要构建重视体现少数民族文化本质的旅游营销模式,切忌通过使少数民族文化商品化之机达致这些原生态的文化庸俗化、低级化的恶果。旅游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必须把在地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2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开发模式的强调就不是无的放矢了。少数民族社区充分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能够使得在地少数民族在“福利获益中诱发本民族的认同、自尊与文化传递”[23]。因此,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旅游开发而言,最根本的仍然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也就是说,开发应从保护入手;开发应该有所选择;开发应该能够展现特色;以及最重要的,开发应该以民众受益为根本原则。“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坚持文化拥有者的主体受益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决不侵害世代居住的群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权益。”[24]

三、贵州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贵州旅游资源富集,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与这种富矿拥有者的身份不大相称。从旅游优秀城市、世界自然遗产、4A级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拥有量来看,贵州与周边几个省区的差距明显[25]。即使考虑到旅游资源的多元化以及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距仍然很扎眼。考虑到上述名号和政府行为的密切相关性,贵州在这方面的差距亟需政府的深入思考和有效作为。

在今天的贵州,旅游业还远未达到形成经济支柱并广泛惠及民众的阶段[26]。有学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结论:贵州的旅游业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尚不明显[5]。尽管旅游业在贵州经济中的比重并不很低,至少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低,但是总量太小,即使这与贵州经济总量偏小是正相关的关系,然而,这种状况仍旧与一个旅游资源富集省份本应有的成绩相去甚远。

有学者极富批判精神地深入分析了原因所在。1.旅游资源开发目标存在单一化和短期化倾向。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旅游业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开发主体一元化和分散化。缺乏民间资本的投入,境外企业的进入存在门槛,投资主体结构单一。分散化的结果就是部门之间、地方之间,以及部门和地方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利益博弈现象明显,造成旅游资源的完整性被人为切割。3.开发客体初级化和表面化。缺乏在数量上的有机整合以及程度上的深度发掘,“门票经济”现象明显。4.开发手段的简单化和孤立化。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旅游资源定位思路随意化和庸俗化,对自身的优势定位不明,由之而来的就是在宣传上的内部化。没有全国视野,只有在地热情[27]。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贵州的旅游无法与邻近地区的旅游品牌形成有效的区隔,贵州的旅游业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营销支点[28]。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贵州的旅游业品牌意识发展得相当不够,对品牌效应的忽略应该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有学者指出,品牌以及品牌创新意识是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形成特色,才能够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品牌的创立和有效区隔也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29]。近来,“多彩贵州”已经被树立为贵州旅游的一个标志性的品牌,但是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一个醒目和吸引人的口号,而在于这种形象概括背后的实质资源所指的问题。少数民族风情、喀斯特景观不惟贵州独有,那么如何真正地做到在“多彩”的基础上和邻近地区在旅游资源宣传上的有效区隔仍然是贵州旅游业要面对的问题。

不同的学者均注意到贵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仍然在旅游业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的数量太少,星级宾馆的数量严重不足[25]。有学者以乡村旅游为例,对贵州旅游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尽管贵州的乡村旅游在近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它逐渐被一些学者定义为解决贵州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它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1.政府引导不够,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多数乡村旅游处于自发状态,雷同化趋势明显,地方之间互动不足。2.产品单一、层次低,深度开发不够。对乡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把握不够。3.乡村基础设施很不完善,通行困难,旅客可进入条件差。4.忽视对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5.分配机制不合理,在地农民所得甚少。6.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管理人才匮乏[6]。从这种分析出发,加大政府的引导以及政府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结论就呼之欲出了。不可否认,在当今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是必然选项。然而,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否能解决贵州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些学者指出,贵州旅游业现今的投融资状况提示,贵州旅游业的融资渠道存在严重的“财政化”趋势,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出资。其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出资发展为主,社会力量融资为辅[30]。这种旅游业的投资模式对于一个财政收入非常有限的落后地区来说并非最佳方案。因此,可能的选项还包括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在旅游业投融资模式上的有效经验,着力成立旅游股份公司,争取上市筹集资金。这样一来,成立贵州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设想就被提了出来。这种模式除了能够更多地筹集旅游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之外,还能够起到整合旅游资源、避免恶性竞争的作用[30]。还有学者指出,旅游公司的成立必须走集团化的道路,只有走集团化之路才能实现旅游品牌的“国际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产生综合效益、最大化效益”[31]。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密,程度不断加深,如何在旅游业的运作上与外部世界有效交流也被纳入了学者思考的视野。有学者指出,随着境外游客的增加,贵州旅游业的英语人才的培养问题开始凸现。旅游专业人才规模有限,且学历层次明显偏低,具备外语导游证的导游人数非常少。因而,必须加强贵州旅游教育的国际化趋势[32]。实际上,不惟英语人才匮乏如是,其他语种尤其是一些小语种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更有必要加强掌握相关语种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有意思的是,与大多数学者呼吁构建有效的品牌战略,从而使贵州的旅游业摆脱邻近地区过境地的尴尬地位的认识不同,也有学者更为实际地指出,如果现实的情况是,贵州的旅游业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这种附属地位的话,那么做好过境地旅游也是不错选择,对于那些邻近周边省区的地区而言就更是如此了[33]。与这种有些悲观主义色彩的论调相适应,有学者对发展旅游可能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和在地农村社区多方面的权益损失提出了警示[34]。然而,在相关的讨论中,这种极具深度的看法并不占据主流地位。以苗族居民的民居保护为例,有学者循着主流的步伐认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能够为保护苗族民居和少数民族文化作出贡献[35]。还有一些学者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资源对贵州旅游业的带动能力,指出贵州旅游应该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式的旅游资源,温泉旅游和清凉气候旅游是这类讨论关注的重点。有学者指出,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休闲度假旅游逐步取代观光旅游的转型时期,温泉度假旅游正是这种转型期的产物。贵州现拥有已发现的温泉90余处,温泉类型丰富,因为复杂的地质结构而使得温泉水含有独特的微量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贵州应该大力拓展温泉休闲旅游[36]。也有学者认为,贵州良好的气候特征应该成为旅游开发新的热点。贵州夏季凉爽的气候在全球变暖的情势下能够为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绿色清凉旅游应该成为贵州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头[37]。

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到,近年来有关贵州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其中的一些著述角度新颖,还有一些著述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但是,总的来看,相关的讨论仍有缺失之处。大部分的著述学术深度稍显不够,基本上是在为政府的政策和已取得的业绩进行背书。一些著述看到了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富有学术批评角度的分析,但是这类分析仍旧显得批评多于建议,很少能给出比较对路的建议,即使给出了建议,给人的感觉也是见解平平。尽管学术批评本身就是学术著述的基础,但是建言或者说有水平的建言的缺失仍是这类以建言为主要诉求的著述的一大软肋。这也说明,有关贵州旅游开发问题更高水平、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有学术深度的著述还有待来者。

[1]刘庆和.贵州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2009—2010)[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10.

[2]黄信灶,朱玉福.西部欠发达地区被“双重极化”问题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6):97.

[3]陈厚义,等.贵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5):59-61.

[4]姚聪莉.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9(3):58.

[5]杨建春.贵州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0(5):80-83.

[6]宋晓虹.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8(1):168-171.

[7]陈康海.贵州红色旅游的功能与战略对策[J].理论与当代,2007(7):47.

[8]邓许红.贵州毕节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探讨[J].乌蒙论坛,2010(1):67-68.

[9]杨秀科.黔东红色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党报,2009(5):32.

[10]杨蜜蜜.黔北黔西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科技信息,2009(20):387.

[11]龚娜.关于乡村旅游内涵、外延及效益理论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10(5):85.

[12]张晶,刘舜青.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7(9):124.

[13]邹统钎,等.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4]肖进原.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及创新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S1):131.

[15]白平.论贵州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9.

[16]徐咏.“多彩贵州”乡村体育旅游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0(5):90.

[17]李延超,饶远.贵州喀斯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84.

[18]郑向敏.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发与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8(11):53.

[19]贺丹.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开发建设对策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4):187.

[20]姚旻.构建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务川县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9(12):100.

[21]吴莎.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典型村寨发展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7.

[22]曹端波.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贵州社会科学,2008(1):74-75.

[23]薛玉梅.从社会学和旅游管理体制双角度解析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9(6):62.

[24]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7):66.

[25]史开永.对贵州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0.

[26]张燕平.把握阶段性特点,探索贵州科学发展之路[J].贵州社会科学,2009(9):33.

[27]江兴龙,等.贵州旅游开发与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1):17-18.

[28]刘梅.阻碍贵州旅游价值提升的主要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49.

[29]南宁.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旅游品牌创新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11):75.

[30]成吟,等.贵州省旅游业投融资方式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3):117-119.

[31]吴倩.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品牌战略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11):59.

[32]赵涛.贵州旅游英语教育国际化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9):134-136.

[33]唐贞全,孔旭红.论区域竞合中的旅游过境地发展:以贵州铜仁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8(3):107-111.

[34]彭建.旅游发展与农村社区权益受损刍议[J].贵州社会科学,2009(11):68-72.

[35]李智伟,等.贵州苗族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143-147.

[36]王剑,彭建.产品转型背景下的贵州温泉旅游刍议[J].贵州社会科学,2008(3):111-112.

[37]罗时琴,贾真真.贵州省开发绿色清凉旅游气候资源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0):951-953.

[责任编辑周云逸]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Tourism Studies in Recent Three Years

L ITao
(The Editorial Office,Gui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uiyang,Guizhou 550002,China)

Abstract:W ith the p roposal of the goal to build up a big and pow erful touring p rovince,Guizhou p rovince has put efforts on travel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Correspondently,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cademic discussions about its ecotourism and tourism developing.Compared w ith the former academic discussionsw ithin related field,the discussions about Guizhou tourism developing are mo re concep t-deep and are involved in mo re contents that have discussed and adviced on how to develop Guizhou's tourism.How ever,we have to admit,these academic discussions have something deficient,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key issues on Guizhou tourism developing that are no t w ell studied.It also p rovides the space to exp lore the theme in-dep th in future.

Key words:touring;developing;Guizhou;economy;summary

旅游;开发;贵州;经济;综述

李桃(1972—),女,天津市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编辑部副编审。

F592.7

A

1005—6378(2010)06—0057—06

2010—09—03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旅游业少数民族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