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德育发展关系研究

2010-04-08黄建榕冯小宁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信息

黄建榕,冯小宁

(1.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广东广州510640)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德育发展关系研究

黄建榕1,冯小宁2

(1.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广东广州51064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媒理念的不断演变,我们所处的传媒时代已经逐渐步入了以数字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方面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无疑是一次巨大变革。它所涵盖的信息量几乎对所有的产业、学科、技术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着深远影响。对高校德育也不例外。因此如何评估其引发的挑战,并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拓展高校德育的空间与渠道,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德育主体地位的缺失

(1)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缺位。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和经验优势的地位,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明显,权威比较容易得以确立并得到广泛的尊重。然而,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网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教育信息,教育者的固有优势逐渐弱化,淡化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界限,教育者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2)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丧失。在网络中,多元化的信息生产如果缺乏道德价值的及时整合,网络中的人容易处于一种道德上的分裂、冲突和无序的状态中,导致行为上无所适从、随波逐流,甚至肆意放纵,丧失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力,道德的主体性难以确立。这突出表现为1)主体符号化。在网络世界里,网民更倾向于用昵称、虚拟头像或数字符号来代表自己,这种被赋予各种信息的符号让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对应。2)人格虚拟化。随着三维动画及数字虚拟技术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世界中的虚拟环境越来越逼真、富有吸引力。网络教育学习者往往通过符号化的主体形式参与,放松了在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强烈的人格观念、责任观念,使得传统伦理道德难以发挥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引导、约束和规范作用。3)责任自我豁免。互联网上的欺骗、谎言不断行为,不断行为者缺少现实滥督网络中存在难以胜数的任意宣泄言不受公共舆论、道德管制,也不对自身行为后果负责。

(二)德育内容的复杂化

(1)网络“文化霸权”不容忽视。由于网络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信息生产权被掌握在少数国家和少数人的手中,在网络中形成的“文化霸权”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利用网络这一没有国界的现代信息平台,利用其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世界灌输他们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在网上推行新的政治、文化上的殖民扩张政策。据统计,互联网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约占5%,其他不同语系的内容只占5%。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的信息资源,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向全世界不断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软文化入侵,进行隐匿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输出,扭曲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偏离社会主义价值轨道。

(2)网络内容多元化不可忽略。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以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综合性、超信息量等特点,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给大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然而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也使信息来源的可控性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些开放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有的甚至是反动的,如各种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借助贴吧、聊天室、社区等多种方式,攻击我党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进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到这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和侵蚀,给高校德育内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网络的监督与管理的缺位

网络目前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鉴于技术上的原因,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技术中,我们掌握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可以将有害的信息剔除,以先进的思想、主旋律的声音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思想道德教育。但是以手机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载体,其传播具有很大的自由性、随意性,使得对信息传播的管理、监控难度加大。新媒体多维辐射的传播模式增加了政府控制信息源的难度,削弱了政府的“把关人”地位和信息的绝对控制权,网民置身于茫茫信息难以对信息正确判断和选择。当大众媒介普及的速度超过大众的媒介素质的储备的时候,媒介的负面作用就更为明显,教育环境更加复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力有些下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强烈冲击。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技术在对高校德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发展带来了机遇。

(1)德育时空大为扩展。传统的高校德育常常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一般都是老师和学生同时在场,采取“你听我说”的形式,时间上的同步性、人员上的集中性,使学生感到行动受到限制,有时还会在心理上产生抵触心理。但网络和手机让信息的交互传播变得富有现代性,网络传递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实时传输性,使互联网传递的教育信息新鲜、及时,从而增加学生信息的获取量,使其接收到更多的信息,扩大了知识和信息获取的覆盖面,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

(2)德育手段更加丰富。传统的高校德育主要是强调正面突破,进行大规模和随机性的面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这种德育的方式,在网络时代仍然可以借助于网络优势来实现,在德育中我们可以发挥网络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多媒体优势,提高德育的效果。网上视频直播、信息检索、网上论坛、电子信箱、工作博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为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3)德育过程增强互动。借助新媒体技术的高校德育,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传统的“说教”为“自由浏览”。在网络上,多层次的文章、图文并茂的资料,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里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选择,学生自由地选择浏览对象,在此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手机上,短信的接受者有充分的选择权,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相互交流,有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

(4)德育模式得以更新。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技术和信息交流工具,以其海量的信息、快捷的传输、强烈的互动和多元的方式早已成为文化思想传播的载体。高校德育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新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旋律的思想宣传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网络媒体的快捷、开放,民主和交互性也极大促进了德育模式的更新,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媒体技术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冷静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从德育过程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这四个基本因素来探讨对策。

(1)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高校要加强新媒体时代德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其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深入研究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探索适合网络时代新特点的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2)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高校要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德育工作规律,又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的德育队伍,提高广大德育工作者自身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各高校要按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对专职德育工作者有步骤地进行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培训,使德育工作者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比如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声、像、图、情结合在一起进行德育课程的讲授,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博客、电子邮件、BBS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快速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另外,高校德育主体应该明确新媒体技术的工具性地位,不要仅仅为了使用新媒体技术而使用新媒体技术,应从技术上加强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校园舆情监控和舆情引导工作,倡导道德自律,引入道德规范和法律机制,帮助受教育者加强个性锻炼,完善人格修养。

(3)加强德育介体的创新。德育介体是德育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包括德育的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载体。在内容创新方面,要体现新媒体技术时代的特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在方法创新方面,要探索满足主体多样性发展的咨询辅导方法,发展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实践体验教育方法等与新媒体相协调的隐性教育方法;在载体创新方面,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使之成为德育的载体,积极推进网络工程,加强网络、手机短信等载体建设,利用新载体完善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考评体系、强化德育过程和德育管理。通过建立“红色网站”、录制视频、远程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与考研、心理咨询等需求,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形成双向互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吸引力。

(4)优化德育环体的育人功能。德育环体是指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

德育环体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感染作用和约束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生态系统,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德育环体的作用。

一是优化法制环境。国家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运用的管理,建立严格的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加快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法制、法规建设,依法治理违法犯罪等丑恶现象,为高校开展德育提供法律保证。

二是优化传媒环境。各类大众传媒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高校开展德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优化单位环境和相关的社区环境。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为高校开展德育提供有效的保障。

四是加强网站监管。关键在于加强管理。一是采取一些技术手段,争取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建立起“信息海关”,加强对国际互联网出入口信道的管制和监督;二要加强对校园信息网络的管理,对上网的学生必须实行登记注册和密码审核制度;要建立信息入网审核系统、网络访问监控系统和逻辑安全控制系统,力求保持网络信息的纯洁性、健康性。三是选派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到各网站的管理部门工作,切实担负起网络监管的责任。

[1]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程洁.新数字媒介论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探索,2004(7).

【责任编辑:二月风】

G643.1

A

1000-5455(2010)03-0154-03

2010-02-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重大课题委托项目“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B18C9070020)

黄建榕(1963—),女,广东揭西人,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教授;冯小宁(1963—),男,广东恩平人,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信息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订阅信息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展会信息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