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学新闻人才要求与高校培养模式研究*

2010-04-07

关键词:科学科技人才

莫 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北京 100049)

我国科学新闻人才要求与高校培养模式研究*

莫 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北京 100049)

在对我国数十位科学新闻业界人士深入访谈及对高校科学新闻教育调研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新闻人才能力要求、科学新闻队伍能力现状、人才素质能力提升需求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重点高校科技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归纳了我国高校科技新闻教育模式,从发展规模、教学体系、师资等方面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校科学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科学新闻人才要求;高校;培养模式

科学新闻优秀人才匮乏、大量科学新闻采编人员职业水平不高,已成为我国科学类大众媒介(包括纸媒专栏、电视节目、网媒频道,下同)发展的瓶颈。提高科学新闻人才素质及专业技能是我国科学类大众媒体及高校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009年5月至9月,由笔者主持的科技部委托项目“科学传媒人才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山东、辽宁、重庆等省市的18家科学类大众媒体或媒体的科学栏目组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媒介类型包括报纸、期刊、电视栏目、网站4种,包括《科技日报》、《山东科技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牛顿科学世界》杂志、《中国新闻周刊》、《财经》杂志、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栏目、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栏目、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科普博览》网站,等等。调查方式是对18家科学媒体或科学新闻及专题部门的采编(编创)业务主要负责人进行结合问卷调查的深入访谈,共回收负责人及采编(编创)人员有效问卷58份。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科学传媒人才能力建设”课题调研的部分结果,对我国科学新闻人才素质及能力要求、科学新闻队伍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在研究科学新闻人才素质能力提升需求基础上,调研我国高校科技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发展规模、教学体系、师资等方面与美国科学新闻教育进行比较。

一 科学新闻人才的素质及能力要求分析

对于科学新闻人才素质及能力要求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目标的制定,是研究科学新闻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

“科学传媒人才能力建设”问卷中多选并排序式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独立公正的职业精神”、“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是优秀新闻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而对于科学新闻人才特别的要求,被调查者的观点则不尽相同。从排序来看,将“科学素养”、“敏锐的科学新闻嗅觉和选题能力”、“通俗化的写作能力”排行在科学新闻人才能力要求前三位的最多,超过被调查者的70%;排序认同度其次的是“更为理性的思辨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国际视野(包括外语能力)”;被选择是科学新闻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但排序相对较后的是“人文素养”、“精通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

通过访谈与思考,笔者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新闻工作者普遍认为科学记者首先是记者,但记者之前加了“科学”二字,职业能力中是有更特殊的要求的,即围绕着“科学”的选题策划和采写(电视采编制作)能力。“科学素养”是选题和采写的基础和保障,是认识科技活动的价值作用、并做到基于证据的中立客观的前提条件,必须要理解科学基本方法和发展规律,最好能对一个领域研究得比较透彻,甚至成为“专家”,基本要求则是要有与科学家对话的能力。而科学具有不易为大众理解的专业性,是否能够以通俗化写作(制作)向广大公众传播专业化内容,是科学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工作是国际性的,科学的最主要学术性、工作性语言是英语,因此优秀的科学新闻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性视野。另外,还特别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具备“科学素养”就具备了“敏锐的科学新闻嗅觉和选题能力”,科学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加强与科研、科技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但在新闻选题上不能过多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影响,科研人员和新闻记者对选题的价值判断存在巨大差异,科研人员重视的是科技价值,新闻记者追求的应是新闻价值,因此,了解公众兴趣等等新闻选题的基本功对科学记者来说尤为重要。调研还显示,“敏锐的科学新闻嗅觉和选题能力”已成科学记者最突出的弱项。

二 我国科学新闻队伍素质及能力现状分析

与其他专业类型的记者相比,科技记者的最大问题是:记者队伍呈结构性缺失状态,不仅数量不多,而且职业水平不高。[1]问卷结果统计,业界对我国科学新闻队伍素质及能力的总体评价情况是:总体评价为“一般”的约占70%,“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工作较好”的评价约占25%,有个别问卷的选择是“较差,工作力不从心,问题多发”。

被调查者的观点集中在下面几点:

第一,认为科技记者队伍素质、能力差异较大,素质高,工作出色者约占10%;素质较高,工作较好者约占20%;素质一般,勉强可以应付工作者约占30%;素质较低,工作力不从心且问题多发者约占30%;而素质低,无法开展工作者约占10%。

第二,认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科学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新闻性、市场化较强的名牌媒体,如《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财经》杂志等;以及主要集中在层次高的国家级主流报社及影响力大的科普期刊,如新华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

第三,业界对我国电视台、网络媒体的科学新闻队伍素质及能力普遍评价偏低。

三 我国科学新闻人才素质能力提升需求分析

可以看出,业界认为我国科学新闻采编创作人员急需提高的素质能力,绝大部分正是科学新闻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的素质及能力。如,“科学素养”、“敏锐的科学新闻嗅觉和选题能力”、“通俗化的写作能力”是最普遍被认同排行在科学新闻人才能力要求前三项的,而我国科学新闻采编创作人员急需提高的素质能力最普遍被认同排行在前三项的分别是“敏锐的科学新闻嗅觉和选题能力”、“科学素养”、“通俗化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禁感叹——在素质及能力方面几乎是“需要什么,就缺什么”,科学新闻优秀人才培养的任务可谓艰巨。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按照有效性,最被认同的提升能力的方式排序是:通过经验积累,在新闻、创作实践中提高;以参加多样化的研讨、论坛等方式,与国内外同行、科技工作者交流;通过独立的自我学习,如阅读、反思、总结等方式提高素质和能力;通过短期尤其是系列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通过在职高等教育学习是比较排后的一种方式。

四 我国高校科学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

我国当代新闻教育模式主要借鉴于欧美。当今,美国高校新闻教育专业化已成明显趋势,科学新闻教育兴旺发达。[2]根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制作的美国科学传播课程与计划目录统计①Directory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urses and Programs,http://www.journalism.wisc.edu/dsc/allEntries.php,查询时间2008年12月20日.,截至2008年12月20日,美国开设科学传播及新闻的专业或学位培养计划的大学已有49所,将近我国的10倍。美国大学新闻学院排名前十的高校中,有8所开设了科学新闻专业或研究方向。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学点目前已发展到600余个,但科学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发展比较缓慢。绝大多数新闻学院只招收文科学生,大多从未开设过科学新闻相关课程,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设有科学(新闻)记者章节的院校都为数不多。1989年,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专业化培养科技新闻人才为重要任务之一的高校院系。至今,我国仅有5所重点大学的院系(中心)明确以培养专业化科技新闻人才为教学目的之一,除中国科技大学外,还有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另外,北京大学在科技哲学专业设立了虚体研究机构科学传播中心。

我国高校科技传媒人才培养专业的开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相关专业建设,不仅要进一步增加硕士招生点和招生数量,还要加强相关专业本科、双学士以及在职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网络建设。

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有以下特点。

第一,专业集中设立在理工背景大学,以硕士教育为主。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建立了科技传播、媒体传播系,招收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和硕士生,中国科技大学还招收新闻传播及传媒管理博士生。而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和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招生范围和规模明显小得多,仅招收传播学硕士生。

比较特殊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科学传播中心,这是一个依托于北大科技哲学专业的虚体研究机构,主要致力于科学传播理论研究,也组织科技新闻记者编辑的在职培训。不招收传播学硕士生,而不定期面向在职科技记者编辑、电视科教编导策划、科普作家等举办科学传播研究生课程在职进修班。

第二,文理学生兼收,职业化教育为主,就业多在媒体。

我国5所开展了科技新闻教育的高校都以职业化教育为主,以培养科技类传媒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之一。其中,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和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兼以搭建科技传播研究平台、培养专业学术人才为己任。除北大科技传播中心外,其他4所高校都实行文理学生兼收,并且,各校均认为,科技新闻的理想生源是理工背景的、有新闻写作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然而,至今的现实情况是,除中国科大本科外,各校生源仍是文科占绝大多数。

从就业情况看,各高校都反映大众媒体是目前学生就业率最高的行业。以2004年建立国内第一个科技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点的中科院研究生院为例,2006年至2008年三届硕士毕业生中,70%以上就业于媒体或在企业内的报刊工作。

第三,课程设置以通识、传播理论和新闻技能为主,没有针对性科学课程。[3]

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编辑出版学、传播学经典文选、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摄影与摄像技术、大众传播法、科学普及专题、公共政策专题、传播产业与媒介管理、新媒介研究专题、网络电视专题、视觉艺术专题等。

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课程设置方案:要求本科生学习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传媒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接受广播电视(含科教影视)编导制作、网络传播、广告与媒介经营管理、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等传播技能的基本训练。

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主要课程:传播学理论、科技传播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科学技术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科技伦理学 、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社会学,选修两门以上自然科学课程。

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要专业课程: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外国新闻史、中西新闻比较、新闻调查、科技新闻传播史、科技新闻理论与实践、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专题。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要课程:科学传播概论、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史、哲学原理研究、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宗教、科技采编与评论、科学与文化专题、科普与新媒体。

除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两门以上自然科学课程以外,其他学校没有对自然科学课程进行严格要求。各校均没有设置专门针对科技新闻专业学生的科学类课程。

五 我国高校科学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我国科学新闻教育虽然已经起步近二十年了,但不仅规模上发展较慢,而且,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上还都存在较大的问题。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素养教育不足。

笔者从实地调研了解到,虽然教师们普遍认为科学新闻的理想生源是对新闻写作有兴趣和一定基础的理科生,但事实上,我国科学新闻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生生源大部分都是文科学生。并且,现阶段,在科学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习中,除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两门以上自然科学课程以外,其他学校没有对自然科学课程进行严格要求。各校均没有设置专门针对科技新闻专业学生的科学类课程。在正规教育中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方法与精神等多方面素养系统培养不足,没有介入性接触科技工作,不了解科技工作者,直接影响对科技事件及相关新闻的深度认识和发掘。

第二,科学新闻业务技能培养严重不足。

美国的新闻教育从它的诞生之日到现在,一直走在全世界新闻教育的前列。职业化是美国新闻教育最明显的特征。职业化就是注重实务技能的训练,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尽快地满足实践工作的需要。[4]

与我国一般性新闻教育体系呈现的问题一样,我国科技新闻教学整体上也呈现学术化倾向,课程多流于基础性、理论性,科技新闻业务课程安排数量偏少,缺乏针对性强的科技新闻采写专业训练。与科学素养、精通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国际视野相结合的“敏锐的科学新闻嗅觉和选题能力”、“通俗化的写作能力”培养严重不足。新闻媒体普遍反映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高校的新闻学教育都与实践脱节,毕业生上岗难以承担起采编任务,而且,如此教学和师资体系也难以有效培训在职科学新闻人才。

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方面,美国高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注重实践性,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经验。以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新闻计划”(EESJ)为例,哥大EESJ课程由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EESJ所在的系)三方共同主办,开设的课程数量众多,科学、新闻和科学研究是主要课程方向。第一学年,学生要上5门科学课,学习至少20个学分的地球与环境科学内容;而且要上EESJ案例研究(包括科学事件案例和地球与环境科学新闻案例),要在新闻学院做环境科学报告,还要参加地球科学研讨会,还要开展一个关于地球问题的硕士项目;并且,还要进行新闻专题报道和环境报道的学习,以及参加写作讨论会。夏季学期,学生要在一个科学家的指导下完成一个科学研究项目,准备一个10页的基于他们自己研究项目的硕士论文。第二学年,学生在新闻方面有30学分课程,包括环境科学写作、报道和写作、记者的技能、新闻评论问题、新闻、法律和社会、科学报道和写作研讨会、媒体工作室等课程①信息来源校方网站 http://www.ldeo.columbia.edu/edu/eesj/,查询时间2008年12月1日.。

第三,专业细分不够,人才培养针对性不足。

当代新闻专业走向小众化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因为受众爱好的广泛性、知识的多学科性,新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向小众化和深度化发展。

科技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不同行业领域不仅需要不同的知识背景,而且运营、管理及与社会和公众的关系等多方面问题差异巨大。我国高校科技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基本没有专业针对性,而是以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一般性新闻技能、相关人文社科课程为主,这样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新闻教育的深度化发展。

而这方面美国的经验也值得借鉴。美国设立科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49所高校中,除设立综合科学新闻、科学写作项目外,有30所开设有环境新闻专业的课程或相关培养计划,29所开设有医学健康新闻专业的课程或相关培养计划。环境与医学健康是美国高校较为主要的科学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针对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

第四,教师构成单一,难以支撑职业化教育。

从对我国各高校培养科学传媒人才的导师、任课教师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相关专业课教师构成单一,主要是一直在大学任教的传播学理论、新闻写作、新闻史、新媒体技术等职业教师,绝大部分教师缺乏科技传媒实践经验。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20位教师的队伍中,仅有一位是有媒体实践经验的,是该大学出版社的编审。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十余位任课教师中,也仅有一位老师有媒体采编业务经验。如此师资,自然难以支撑职业化人才培养。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是职业新闻教育的代表之一,所有教师均有媒体实践工作经验。[5]而美国高校科学新闻人才培养计划的教师更是由多方面构成,不仅有大量有媒体经验的职业教师,科学家、在职科学新闻从业者,以及科技政策与公共关系工作者均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展示最前沿和科学知识和一线的媒体公众环境,创造尽可能真实的科学新闻工作氛围。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传媒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亟待提高。现阶段比较现实的方案是聘请科学家、大学科学专业教师、科学新闻媒体从业者作为客座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课业指导,以提高我国专业科学新闻与写作人才的职业能力。

从整体看来,我国科学新闻人才培养需求迫切,任务艰巨。而目前,我们与世界一流科学新闻教育完善性的差距依然很大,科学新闻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1] 吴麟.我国科技记者的结构性缺失及对策[J].科学新闻, 2006,(10):30-32.

[2] 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伍静,刘海贵.从中美比较看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大学,2006,(6):36.

[4] 黄鹂,吴廷俊.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J].现代传播, 2005,(4):99.

[5] 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记者,2005,(7):81.

Chinese Science News Talent Requirements and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 Yang

(Center of S&T Communication,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Based on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dozens of science news journalists and field study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ssue of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science journalism professionals,the ability of Chinese press team and the quality elevation of human resourc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model and teaching system problem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science journalism education.

science new s talent requirem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aining mode

G214

A

1008—1763(2010)02—0140—04

2009-12-22

莫 扬 (1966—),女,浙江嵊州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传播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科学新闻、科技传播.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人才
人才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