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阈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2010-04-07任志宏单建鑫刘凯华
任志宏 单建鑫 陈 辉 刘凯华
(1.中国传媒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2.河北师范大学 附属民族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文化认同视阈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任志宏12单建鑫2陈 辉2刘凯华2
(1.中国传媒大学 影视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2.河北师范大学 附属民族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1979年至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有关藏族音乐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对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持。
文化认同;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文化认同研究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所指认的不是在少数民族学校和地区开展的以传播主流音乐文化为目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而是指在少数民族的历史中产生,在生活中一直活跃的少数民族自己的音乐形态。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实践也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系统与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总量和比例上看,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尚不够充分,相关的音乐和教育理论建设在音乐教育理论界当中还显得单薄。在音乐活动更加深入更加广泛联系到教育生活的今天,现实迫切需要能够深入民族音乐文化深层结构中去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实践的教育理论。
通过对国内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梳理,笔者从研究内容分类、所探讨的问题、建议之处、研究视角、存在不足、反思探讨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现状,给予归纳评述可以发现:首先,涉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术成果少。从1979年至今的20余年间,我国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之少,单从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来看仅有25篇,平均每年只有2-3篇。其次,研究范围窄。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西北新疆、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而近年来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研究则处于空缺状态,对内地少数民族班校的音乐教育研究涉及更少。其三,研究不大深入。
一 文献回顾
无论从音乐学角度,还是从教育学角度,据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对内地环境中藏族学生音乐学习与认同问题研究和理论探索方面的研究资料还并不多见。但是,如果把视野放大,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一些相关的研究中发现部分资料。尽管这些资料很分散不系统也不太深入,但是对本选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相关的研究论文以及著作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一)关于藏族音乐及音乐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文献
自20世纪中叶以来,藏学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先后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藏学专家并出版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但音乐领域的专门研究则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除了为数不多的学者涉及藏族音乐史、古谱翻译、藏戏音乐、说唱音乐、藏族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曲等的专项研究,大多涉及只戏剧、歌舞、民歌等研究领域,更多的则基本限于概况简介、品种分类、风格评述等层面的研究。如陈庆英等主编的《西藏通史》,王尧等主编的《西藏历史文化辞典》,谢启晃等主编的《藏族传统文化辞典》,顾笃庆编写的《藏族风物志》,曾国庆编写的《藏族历史·文化》,丹珠昂奔编写的《藏族文化散论》,赵勇红编写的《神奇的藏族文化》,上海音乐学院觉嘎博士的博士论文《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嘉雍群培著《藏族文化艺术》,田青主编《中国宗教音乐》;等专著都将西藏传统音乐的历史来源、题材等内容纳入其中,并作了介绍性的概述。而将内地藏族学生作为音乐文化教育传承对象的研究目前尚不太多。
国内对于藏族群体文化认同状况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可以看出除了极少数的研究对藏族群体的文化认同状况作了实地的考察和量化的分析外,其它的都是一些理论上的论述。如雍琳在《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族文化认同因素的研究》中,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藏族大学生对于汉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不会降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水平,在藏族大学生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同中,情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维度,社会文化环境、即时情景、家长文化程度、语言等因素对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产生显著影响。韩辉在《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中,运用“量主质辅”的研究方法,验证和建构了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结构模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特点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认为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沟通、情感接纳、行为趋同比较高,文化认同越高的藏族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越低;自我价值感越高的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越低,而且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两两之间以及三者之间交互作用不明显等等。在这些关于内地办学和文化认同的研究中,以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作为个案来研究内地西藏学生的认同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不太多。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最近对1979至2010年学术期刊的全文检索对“文化认同”检索会发现有743篇,大多从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全文检索“音乐文化认同”有10篇相关文献,经过精确检索只有以下3篇:《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印度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人民音乐》2010年第3期)、《浅析全球化影响下的民族音乐文化认同问题》(《大众文艺》2010年第5期)、《消费对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影响》(《时代文学》2008年第9期下半月)
(二)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
随着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少数族群音乐教育讨论的逐渐深入,中国的音乐学者越来越关心中国的音乐教育问题,并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建立符合本国国情、民族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但是具体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国内学术界真正关心者还是比较少,学术成果也不是很多。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最近对1979至2010年学术期刊的全文检索和梳理,共搜集到有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章185篇,其中相关主题的有25篇,专门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章14篇,略有涉及的9篇。粗加梳理,笔者从研究内容分类、所探讨的问题、建议之处、研究视角、存在不足、反思探讨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现状给予归纳评述并提出看法。
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总体认识及研究方向的把握,构建研究理论的范式是国内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要点。如樊祖荫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2004),王文韬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2006),管建华的《音乐教育生物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2003),赵毅的《民族音乐教育之“本土”论》(2001),郭爱萍《对音乐教育理念的思考》(2006),董光军的《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2006)等。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们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民族音乐教育之“本土”论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对某一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研究,探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是学者们关注的又一热点。如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有段凤琴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2000),隶月等的《贵州民族音乐教育述略》(2004),吉莉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对本地区、本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广西高等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2005),黄凌飞的《对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2002),段凤琴的《新疆高等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2006),余鑫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教育的人类文化学思考——云南德宏州音乐调查报告》,叶峰和刘建刚的《如何在广西的普通高校中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2005),张岚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素质培训的思考》,吴巧的《民族院校的音乐教育应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2004),于世华的《在师范院校中应加强民族音乐教育》(2002),黄凌飞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视角》(2003),董光军的《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体系的音乐教育体系》(2006),王华的《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复合型架构模式的若干思考》(2005),段凤琴的《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和设想》(2006)等。
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及音乐形式的传承与民族音乐教育互动的研究,也是学者们的关注点。有王静的《大理白族民歌传唱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2006),赵淑萍的《哈密木卡姆的地方特色及其保存与传播》(2005),方光耀的《传承和弘扬木卡姆音乐文化的思考》(2006),杨殿斛的《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2003),龙晓匀的《从“芦笙歌”、“侗歌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004)等。
二 研究现状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族群音乐教育理念、教育范式、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研究中普遍反映出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校的音乐课程结构与汉族的基本相同,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观念来理解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因为这不合乎音乐与相关文化学习本身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相互混淆,使人们不能真正去相互沟通,从而无从认识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更不能够进入两种音乐文化各自所固有的“语境”,找到各自音乐文化结构的显著特征,达到音乐语言模式较高的认识水平。
(二)对少数民族学生音乐教学方法和音乐技术问题的探讨
在上述各类文章中,这一类是基于在现有音乐教育体制的既定模式下,作教学方法和技术层面的研究。数量最多,但篇幅较短。在这类研究中可以看出在长期以来的少数音乐教育观念中,普遍把汉族音乐等同于少数民族音乐,用汉族音乐的观念和西方音乐理论来解释少数民族音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少数民族音乐须得进行“改造”,方能进人音乐艺术的圣殿和学校里的正规音乐教育。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要求及评价方式形成了唯一的学习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没有出现把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具体独立意义的概念和内容的课程结构。教学中,讲授西方音乐体系课程内容时,把中国传统音乐因素——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参照,试图用西方创作技术理论来解释少数民族的音乐形态;用西方十二平均律制的印象判断,来“记录、分析”大量尚处在自然状态中的少数民族本土音乐;用西方“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衡量少数民族极具特点的歌唱发声等等。这种教学反映着欧洲音乐文化的价值观,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且还形成一种音乐制度,作为普遍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否具有高度上的“复杂性、表现性”等等。[1]
(三)探讨本土音乐研究与教学在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我国,从1995年10月召开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研讨会”开始,本土音乐文化的地位与传承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们认为承认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及各文化之间平等的、独立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是建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基础。同时,应深入研究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将之纳入音乐教学体系。否则,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不仅极不完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对课程设置与本土音乐文化关系的进行探讨,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但是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中,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民族志、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从未进入课程设置的视野中。对于学生而言,“是否具有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是否了解本民族音乐并具有一定搜集、研究、传播音乐文化的能力,也从未有过明确、具体的要求。”[2]
(四)对少数民族音乐原生传承以及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研究中的音乐传承问题的专题论述
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传承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如在《侗族民间合唱传承的基石——歌队》(《中国音乐》1997年第3期)一文中,作者对“嘎老”(即侗族大歌)的歌队一整套传承方式作了简要的描述。另有一部分是运用音乐人类学方法对某一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专题研究中,涉及到这个民族的原生传承问题。如《苗族芦笙的应用传统及其文化内涵》(《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4期),此文中,作者对苗族芦笙的传承习俗和传承方式及其成因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由于缺乏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观念,故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传承没有进行更深人、广泛的研究,为此也就难以为当今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提供相应的参照系统。[3]
(五)论述当今社会学校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转型
这类文章论及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文化部门以及个人就当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何面对社会发展、如何适应现代性等方面所做的不同尝试,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和未来前途,并进而提出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发展策略的文章已呈上升趋势,从不同角度,对当今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己经突破了过去的意识和理论框架,建立了“音乐既是艺术、又是文化”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在文化选择中的重要意议,从而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纳入了新的视野,并积极地思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民族班校怎样建立以民族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模式。这些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反映出了本土音乐母语意识、多民族音乐意识、多元音乐文化思想以及音乐人类学的观念。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推进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已开始影响到中国,而信息时代资源观念的转变也是因素之一。
三 结 语
根据目前一些学者的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同化型文化’,它是以‘汉文化’为主体不断同化和融合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而逐渐丰满起来的。”[4]P531这种“同化型文化”下的中国教育在面对多民族文化时,采取的基本态度也是一种温和的同化态度。“近年来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虽然非常重视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发展需要,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内容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统一性。”[4]P537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进行研究,不仅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学资源的拓展成为另一种可操作的实践模式。从这一角度来审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们会发现,在少数民族高度背景化的音乐实践环境中,“音乐”本身并不是主要的目的,而是利用“音乐”来实现社会体系的文化,来协调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生态关系,来灌输和探讨精神世界以及超自然的内涵。这种对“音乐”所持有的观点进而成为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并以一种开放的、直觉、触摸的方式,对族群成员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且在音乐成就模式上,有着自身的价值系统和世代相传的实践过程,这为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另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这样的传承方式虽大多是以不规范的形式呈现,但这种不规范并不意味着在传播音乐文化与知识中缺乏哲学和系统的步骤。使得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过程中,音乐思想、教育和实践有其理论根基。因此,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必须与学术研究相关联,慎重地探索产生于这些民族的音乐表现之中的意义价值和学生的审美体验。
[1]赵娜.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概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4):111.
[2]黄凌飞.对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J].云南教育,2002,(20).
[3]黄凌飞.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3):54.
[4]张人杰.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现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校:燕廉奚)
J63
A
1673-2219(2010)09-0219-03
2010-05-01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年度课题“内地西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的研究”(项目编号HB10UYS027);河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基金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0906Y06-2)及院级重点课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任志宏(1974-),女,河北邯郸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