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议
——永州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报告
2010-04-07郑银芳邹小阳潘剑峰
郑银芳 邹小阳 潘剑峰
(民革湖南科技学院支部;中共湖南科技学院统战部,湖南 永州 425100)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议
——永州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报告
郑银芳 邹小阳 潘剑峰
(民革湖南科技学院支部;中共湖南科技学院统战部,湖南 永州 425100)
湖南科技学院统战部和民革湖南科技学院支部对永州市招聘的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调查。大学生村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缓解就业压力,分流就业岗位,以及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情况比较复杂,思想不稳定,加之大学生“村官”身份界定模糊,政策和后期管理不配套等因素,实施大学生“村官”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要落实好保障措施,引导正确定位,拓宽“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业渠道,强化考核评价。高等院校要从“培养村官”和“村官培养”两大方面入手,为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村官;农村建设;调查
2008年8 月湖南省落实中央精神做出重大战略决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首次面向大学毕业生招聘了7500名村官,其中永州市招聘了89名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实际到任86人。现已任期一年,他们的表现如何,是否真正走进了农村,适应了农村生活?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为此,我们调研组于2009年暑期走访了江华、东安、冷水滩、祁阳等几个县区,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和“村官”的任职情况,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 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正向效应明显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实到位
2008年10 月永州市按照湖南省委基层办文件精神,经过严格的选拔,选出了86名大学生村官,并与他们签订了合同,把他们分配到永州市下辖的九县两区86个村。其中冷水滩8名,零陵9人,祁阳13人,东安9人,双牌7人,道县7人,江华6人,江永7人,蓝山5人,新田6人,宁远9人;应届毕业生占82人,往届毕业生占4人;其中女性30人,男性56人;专业为人文社科类的有28人,占32.5%,理工农类的58人,占67.5%;真正涉及农业专业的仅4人;专科学历30人,本科55人,硕士1人;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占43.7%,担任村支书助理占38.6%,升任村支书的占18.7%。
“村官”下村后,各县乡镇党委对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和办公环境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他们能安下心来在村中工作,保证他们的安全,食宿尽量安排在镇政府,经济状况较好的村如果有村办公楼,就安排在村里。如江华县大路铺镇廊下村的村官李贻有吃住都在村里,因为廊下村是瑶山雪梨的示范村,村里有村委会办公楼。女性大学生村官全部安排在镇政府,一日三餐在镇政府食堂就餐。同时严格按照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待遇。按照合同每月定时支付“村官”工作、生活补贴为本科学历1100元、专科学历1000元,“村官”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个人部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用全部由县财政负担。调查显示,“村官”们的工作、生活补贴和一次性安置费2000元已足额按时打卡发放到个人手中,县财政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明确,履职到位
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目的是引领农民致富、改变农村面貌。他们角色定位明确、思想端正、作风民主、实际工作能力较强,工作成绩明显,获得了农民和乡镇领导的一致认可。
首先,大学生“村官”思想端正,作风民主。村官们首先完成了思想上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摆正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村官这个特殊的岗位上重新学习,学习政策理论,学习做人,学习与农民打交道,与村干部、镇干部打交道,学习做农民的思想工作,调解纠纷矛盾。在工作中,深入群众,调查民情,征求意见,发扬了民主作风,虽然显得很稚嫩,但他们都基本具备了下基层做工作、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农村非常了解,参加工作后发现做好农村工作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需要懂得东西太多了,他们都能谦虚谨慎,经常下到基层去访村情、察民意、体民情。
其次,大学生“村官”适应性强,工作努力。他们虽然工作只有一年,但很快适应了农村,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职能,体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有:(1)协助计生专干搞好流动人口普查、计生基础知识宣传等工作;(2)参与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册的发放工作;(3)参与公路集资款的收缴、清帐工作;(4)参与村农村低保评议、调查、和登记造册上报工作;(5)参与村支部党建工作;(6)参与村民情调查工作,入户走访、电话问访、模拟民调;(7)参与村综治维稳工作,协助各责任区内的矛盾纠纷调解等。如在惠民政策的宣讲中,耐心解释,不厌其烦,农民从不懂、不合作到积极参与,凝聚了“村官”们的心血。又如在五五普法工作的推进中,能够推陈出新,继续发挥“普法宣传栏”和“普法广播站”的宣传教育作用,村民人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村风正在形成。
(三)大学生“村官”进驻农村,提速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一,大学生村官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由于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棘手问题较多,加之待遇偏低,许多人不愿从事农村基层管理工作。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更使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面临困境。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方式简单、工作积极性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一直伴随着这支队伍建设,急需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活力。大学生村官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点。如渌埠头村全村所有18位党员中,最年青的正式党员也有58岁,2名预备党员也已经40出头。而且全村各小组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有小组长,很多政策和信息无法完成上传下达,基层组织的断层裂缝日益明显。因此,无论从文化层次、知识水平和年龄结构,还是从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看,大学生村官相对于目前农村村级干部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这支队伍的结构,还带来了新的事业观念、新的知识技术、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精神面貌。“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使原村干部们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后生可畏”,他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都受到冲击,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村官使农村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东安石期市镇党委周润润书记非常动情地说:“国家出台这种政策好,他们思想前卫,年轻热情、有朝气,有文化知识、理解宣传贯彻政策比别人快,接受力强,给乡村干部班子增添了活力,改善了干部老化结构,为乡镇干部的后备队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村官激活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当前农村工作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由此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受到一定局限,工作方式也拘泥于原有的经验基础,很难有大的改观与突破。尽管大学生村官在能力、经验和方法等方面还比较欠缺,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视野宽阔,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如东安县芦洪市溪源村,“村官”积极参与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包括夜校活动中心、村级图书馆、村级兵乓球室、村级篮球场、村活动场所的绿化带等等都已完成,这些硬件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他们在基层组织中大部分担任了青年工作、团委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利用他们的学历和年龄优势在青年中很容易树立威信,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契机,深入青年群众中去,及时了解农民青年的思想状况,与他们交朋友,带来新思想和新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第三,大学生村官助推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村官凭着精力优势、责任优势、身份优势、自身素质优势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如在信息技术下乡、网络连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东安县紫溪市渌埠头村村官采取向上争、村民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200万元,修通了通村公路2.2公里和通组到户公路1.3公里,完成了2.4公里水渠修复和20余口沼气池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受到村民好评;东安金溪村村“自来水”工程的兴建解决了困扰金溪村人民多年来“远路程挑水”的难题;石期市镇乌江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一村一品战略;紫溪市镇张家亭村利用远程教育操作平台寻找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引导农民发展良种柑桔、养牛、养狗、粮食加工、瘦型猪等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有的村还积极鼓励农户安装“沼气”,杂物利用,节约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优秀村官侯典彪,2008年毕业于南华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个来自于山东的小伙子,2008年8月14日被安排到永州市东安县石期市镇双车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现任该村支部书记。他工作兢兢业业,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双车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该村成为了石期市镇乃至全县第一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成立了村蔬菜外销股份公司,当年被镇党委评为“石期市镇科技示范村”,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5400多元,比上年增长了500多元。
二 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负面效应堪忧
(一)现任大学生“村官”没有当“村官”的思想准备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当前严峻就业压力下的被迫选择;二是“村官”优惠条件的客观吸引,如优先录用公务员、考研加分等;三是个人主观上的意愿。据调查,57%的人认为当“村官”是就业压力下的选择;17%的人当“村官”是把农村当作磨练自己的舞台,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扎根农村的占26%。因此,许多村官走上这一岗位的初衷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并不是真正的热爱与投身,即便是将来愿意留在基层,恐怕也是“情非得已”,所以,怎样让这一部分村官既来之,则安之,想方设法扭转他们的心态,也是高校党组织在培养党员和组织部门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现任大学生“村官”身份界定模糊,在农村处境尴尬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产生方式和候选人范围,“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此,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一般他们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这样,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大学生“村官”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不是村委会成员,这种身份上的两难,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农村难有作为。同时,目前大学生“村官”想进村‘两委’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不少村庄规定,村里‘两委’委员必须同时满足拥有党员身份和是本村村民两个条件。即使大学生“村官”是本区域的人,也同时拥有党员身份,因为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学生村官进入“两委”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注定了“大学生村官”始终难以进入村里的决策层;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经常被乡镇政府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从村里“借调”出去,有人甚至一年到头都在乡镇政府的办公室,更谈不上为村里发展有什么作为了。加之,大学生没有基层经验和经历,他们不明白群众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的工作认知和群众的需求又存在较大距离。
(三)现任大学生“村官”工作深入不够,难以适应农村
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三是大学生“村官”虽然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缺乏与职位相适应的社会知识、实践经验。他们普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组织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地域关系少数大学生村官还存在语言障碍。尤其是几个来自外省的“村官”,如河南的李要奇、广西的陈浩、潘昌晓、杨达志,江苏的陈海、冯永成,山东的侯典彪等,他们初来的时候与村民沟通很成问题,由于语言障碍,与村民融入的时间相对要长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官”优势的发挥。
(四)现任大学生“村官”面临政策和后期管理不配套的困境,前途渺茫
中组部提出5年选派十万村官,为我国未来的基层干部队伍贮备人力,但中编办却又规定五年内不进人,又把这条路给堵了,中组部与中编委应该进行综合协调,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在基层相互打架。同时,从目前各地所出台的倾斜政策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无疑扮演着一个应急或缓冲的政策角色。政府允诺大学生“村官”日后可以优先考试进入公务员系统,但面对当前已经人满为患的行政系统,这无疑加剧了本已艰难进行中的行政人事制度改革的困难;对于优惠政策的另一重要砝码“研究生考试加分”,即使如愿考上研究生,也无非是再次回到了两三年后毕业就业困境的怪圈中去,情况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另外,尽管在大学生“村官”管理上省、市两级都确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但一些地方经常性的专门联络机构依然没有建立起来,有些地方联络机构虽然建立,但发挥作用不力。由此导致了日常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经验交流、心理沟通、考核激励等,使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处于放任状态;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对帮扶措施落实不够,甚至存在“有苗不愁长”心理,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不能有效帮扶,在项目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顾虑太多,未能有效调动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积极性。加上由于受到地方财力制约,大学生村官的编制、待遇及安置问题无法解决。有的大学生“村官”报酬太低,甚至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如此势必降低这一计划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最终导致大学生村官严重流失。
三 对策与建议
要推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顺利实施,就是要保证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对组织部门的建议
(1)落实保障措施,确保下得去。在生活帮助上,统一为大学生“村官”落实食宿地点,配备生活必需品和办公用品,及时发放工资金,办理养老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在工作能力上,开展多层次的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奠定基础,外出培训学习取经,例会培训交流总结,潜能培训拓展提升,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适应和胜任村级工作。建立“4+1”大学生“村官”帮扶机制,即组织部领导、包村干部、选调生、村干部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重点做好思想沟通、心理疏导、政策宣讲、工作指导等工作。在生活保障、能力培养、心理疏导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更好更快适应基层工作。
(2)引导正确定位,确保待得住。作为一项新政策,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在法律层面与现实层面都遇到了困难,也就难免遭遇身份尴尬。“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加上现有的户籍限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两难:“大学生村官”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大多又不是村委会成员。这种身份上的两难,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拓宽“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业渠道,“多项帮扶”解决其后顾之忧。应尽快让大学生村官担任“实”职,给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
(3)强化考核评价,确保干得好。大学生深入基层实践工作,对大学生而言有个角色适应的阶段,对基层而言也有个逐步接受认同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既要严格督促,又要落到实处。要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并对应于规范的奖惩措施。比如,可以对他们试行一年试用期制度,对工作表现突出、群众公信力强的,要及时提拔使用。对年度考核不称职、存在违规违纪和重点工作失误问题的,应立即解除聘用合同。对只把岗位作为过渡,不安心工作,挂名不办事、出勤不出力,甚至只报到不见人的,以及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经组织考察确定后,要清退出村官队伍。
(4)广辟安置出路,确保流得动。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全部工程建设最突出的难题,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调查中有68.06%的大学生村官有考公务员的打算,而客观事实是由于我国行政成本偏高,从大学生“村官”中吸收公务员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创业面临很多现实困难,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这意味着现阶段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严重不畅。如果将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简单的予以解聘或是推向社会,不仅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而且严重影响党在基层形象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严肃性。我们认为,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根据各地实际,可采取“六个一批”广辟出路,即村干部岗位留任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充实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一批,创业有成转型一批,自主择业分流一批,考核不称职淘汰一批。
(二)对高等院校的建议
高等院校可从“培养村官”和“村官培养”两大方面入手,为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做出自己的贡献。
(1)培养村官。高等院校应根据当前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调研,尽快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高校可以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门新专业来建设,即启动高校的“村官”针对性教育:一方面,采用3+1模式,三年学习必修的课程,大四进行村官实习。凡是志愿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毕业生,大学三年基础课程学完后,第四年要到农村去实习,实习合格的才有资格报名参考,把实习当做一个硬性条件,这样才能选拔真正想留在农村、热爱农村、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优秀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大学期间开设大学生村官行当需要的、适合大学生村官人才成长的、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村官课”,如与农村工作相关的法律课、基层工作管理课、实践课等,这样在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少走弯路。
(2)村官培养。调查中,有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由于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工作中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要委托高校,组织一批相关专家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教材开发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力争早日开发出一批优秀的培训教材。近期,建议组织编写一部《大学生村官实用指南》,内容应包括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中容易碰到的常用问题,如村务管理、政策法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农村社会事业等。如前所述,解决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后的“出口”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等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专题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在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研究生考试等各方面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给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专门的通道。可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允许在高校进行试点,如设立科学硕士、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班,给服务期满的村官以单独考试的名额,也可专门面向大学生村官开班,让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经过深造,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大学生村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缓解就业压力,分流就业岗位,以及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学生村官又承担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历史任务,但是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短期选拔干部到农村任职就能立竿见影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真正让大学生“村官”下的去、呆得住、干得好!
(责任编校:周 欣)
C915
A
1673-2219(2010)09-0101-04
2010-06-10
郑银芳(1967-),女,湖南宁远人,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邹小阳(1971-),女,湖南祁阳人,副研究员,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潘剑锋(196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养老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