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2010-04-07洪业应
洪业应
(贵州大学 法学院 人口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洪业应
(贵州大学 法学院 人口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虽任不足中国传统人口思想的痕迹,但其生活在乾隆、嘉庆稳定和平年间;注意到人口快速增长的问题,并指出人口增长速度与房屋、田地等社会财富增加的关系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从而提出“君相调剂法”等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这一策略对我们今天任然具有借鉴意义。该文主要从洪亮吉的人口思想与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关系、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关系、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及其现实意义加以阐释。
洪亮吉;人口思想;人口问题;君相调剂法
洪亮吉,祖籍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生活在乾隆、嘉庆时期。其代表作《治平篇》,对人口问题提出了非凡的见解。本文主要从洪亮吉的人口思想与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关系、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及具有现实意义加以阐释。
一 对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关于人口过多的剖析与思考
纵观我国历代人口观,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人口观,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即为“人众”思想,也就是人口多多益善,当然在人口出现相对过剩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呼声。[1]其中,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敏锐地看到人口蕃衍过多的弊端。战国初期,鲁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其《墨子·贵义》中指出“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战国末期,韩非子则具体指出了“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历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五蠧》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韩非子已洞悉了人口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之可怕速度及其危害性。同时,韩非子把社会不安定的原因归于物质匮乏,认为人多物少是乱的根源。韩非子的人口思想虽有片面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口的过度蕃衍是导致生产资料的大量减少,确实也是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处于北宋盛世时期,苏轼对人口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然以今之法观之……非徒无益子父,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音尚,空)然而百弊并生。”[2]苏轼认为国家人口多则不但不利于国家的富强,而且还会成为祸患,因生产物品增加不多而消费的人口又大增,这样国家和家庭的物质财富必将会被耗空从而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弊端。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的《田制》中对人口在和平时期的增长速度则作出来了科学计算。[3]他说:“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据后期史料记载,他这一计算方法及“大兵革”导致人口减少的看法也较为准确可信。明清大一统时期,清康熙五十一年“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及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等赋税政策的改革,极大地刺激了人口的增殖。据史料记载,乾隆6年全国人口仅为1.4亿人,然到乾隆55年全国人口已增至3.1亿人[1]。对此,乾隆帝也担忧地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4]在此,乾隆帝不仅看到人口蕃衍过多(增加十余倍)、过量消耗物质资源的重要性;也洞察到人口增加的同时,还占用更多的土地(五倍以上)用于居住从而减少耕地面积。他也深知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长却无限地恶性循环,并最终可能会导致社会动
乱。[3]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乾隆帝能透过人口增加这一态势,从而会消耗大量有用的土地资源,其深虑是难得可贵的。因在其那个年代,统治者把人口的多少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然乾隆帝却洞悉其发展态势过大,从而消耗过多的资源。我们在肯定乾隆帝其具有独特的洞察力之处,也不能忽视一点,即通过科技的进步,我们也可以会通过寻找一种替代资源(如现今我国通过提高水稻优质品种,从而可以在相同的单位土地上,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从而会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对其人口增长无限地恶性循环,并最终有可能导致社会动乱,这一点要特别值得人们的深思,即统治者面对此种情形,是否会考虑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来抑制这种人口的无限地恶性循环的增长,从而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面对人口的急速增长,清代学者洪亮吉也指出:“五十年以前,五祖父之时,米以升计者,钱不过六七,布以丈计者,钱不过三四十。……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昔以升计者(指米),钱又须三四十矣;昔以丈计者,钱又须一二百矣。”[5]同时,有一点不容忽视即清朝末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恶况。 洪亮吉在此强调了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在短短的五十年间而增加十倍,然耕地却没有相应地增加,人均耕地就会相应地减少;人均粮食也会减少,从而会导致粮价可能会上涨六、七倍,并最终会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从此观点分析出发,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知道在技术条件一定的条件下,过渡的开垦,在没有相关保护的措施下,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地的肥力也会下降。对人口的过快蕃衍,过量消耗有限资源,从而严重影响民间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如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2009年十二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领导人都突出强调了要关注民生问题。民者、国之本也。因而,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二 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视角
洪亮吉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从而对现今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洪亮吉继承和发展了徐光启关于人口每30年增加一倍的观点。[6]他说:“治平既久……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洪亮吉虽认为人口在几十年到一百年里,可以增加几倍,甚至一二十倍,但同时又认为田地和房屋之类社会财富的增加相比却要慢的多。因而,人口的蕃衍速度大大地超过了田地、房屋等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所以“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5]。从洪亮吉的人口思想中,我们可看出,他认为人口出现相对过剩,而田地与房屋等社会财富总是要发生不足。从今天来看,此观点有失偏颇,因为由于当科学技术得以改善,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时,田地、房屋等社会财富完全有可能快于人口增长速度。
同时,我们也要指出,洪亮吉在其论述人口在一百年间增加五倍、十倍到二十倍,而像田地、房屋只能增加一倍、三倍到五倍的看法。尽管在现今看来,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是一种主观向想象,但与18世纪初英国著名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关于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观点,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据张敏如在其著《中国人口思想简史》中,可知洪亮吉这一观点要比马尔萨斯得出这一结论早了五年。[6]其次,我们知道,耕地的扩大因受到地域面积、地势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也不可能无限地增加,因而它的增长速度将会慢于人口增长速度,这一观点具有其合理之处,但他进而却认为房屋、田地等社会生活资料的增加也会慢于人口的增长,则是错误的观点。我们知道,像房屋、田地等生活资料,在某一社会制度下,只要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房屋等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则也会完全有可能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三 “君相调剂法”的时代特色
洪亮吉的人口思想难得可贵之处,不仅仅在其考察人口问题的视角具有独特性,更在于其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天地调剂法”及“君相调剂法”,[6]具有时代性。
乾隆年间,人口迅速增加。洪亮吉敏锐地觉察到人口增加太快,生活资料增长太慢,从而会影响封建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统治阶级政权的稳固,更重要的是还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大批人口失业和人们生活水平下降,这一观点极具时代特色,有先见之明。在今天仍有一句流行的话,就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根据目前国内一些研究报道指出,这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专业设置与市场存在脱节,同时这也与大学生自身得素质有关;但有一点我们不可忽视,由于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而社会所提供的相应岗位却并不能满足这一大批的人口需求,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大批的毕业生失业。
面对人口过多,洪亮吉提出解决此问题可采取两种方法。[5]一是“天地调剂法”,即借助自然的力量(如洪涝、地震)和疾病流行来减少人口。某些疾病确实可以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如欧洲14世纪历史上曾发生骇人听闻的“黑死病”(又名鼠疫),在短短几年间,其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二是“君相调剂法”,即政府通过发展社会生产,移民开荒,减轻赋税,反对奢侈浪费,赈济贫困等措施来应对人口过多问题: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政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进而减轻人口增长过快,生活资料增长过慢的压力。这一移民开荒,赈剂百姓的思想,即使在今天,我国政府也大力倡导,减轻农民负担,搞好移民政策,中央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中重中之重,注重民生,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老百姓切实能够从中得到实惠,并非只是张“空头支票”。如从2009年9月份,国务院通过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指出了到2020年前要实行全覆盖。现今的中国农民并非前期时期的“农民”,他们已经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对洪亮吉提出的“天地调剂法”及“君相调剂法” 来解决人口过多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最多能延缓人口太多所造成的压力,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相对过剩及其带来的种种后果,这是不大可能的。洪亮吉的卓越之处,他不仅看到此两种方法在解决人口问题中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他预感到封建社会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6]如:“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一人之居,以供十人而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止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5]
四 从洪亮吉人口思想中谈现实意义
洪亮吉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清朝建立后,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军事或者是社会冲突,人口迅速增加,在1615-1661年间(顺治)中国人口还不到一亿,然到了1785-1791年间(乾隆)人口已达三亿。[1]
在古代,即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注意到“人满为患”这个社会问题,也可刊称为“神人”,其极具敏锐的洞察力。洪亮吉这些人口思想富有新时代的特点和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洪亮吉扬弃了传统的人口思想。同时他也否定了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人口视为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这一观点。洪亮吉敏锐地看到人口过多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特点,是将人看成生产者的一方面。洪亮吉却洞悉到人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社会中的消费者,这一两面性的特征。洪亮吉的人口思想在中国人口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他传承了我国古代管子、韩非子等人的人口控制思想,并且具有突破性的创意,他看到人口与物质资料成相应比例增长的规律性,但受其时代局限性,洪亮吉并没有找到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策略,但他的人口思想却能给后人以启迪。洪亮吉是在汲取前人的先进经验基础上,以“关注民生”为切入口,力图通过发展生产、减轻赋税、赈济贫困等措施来减轻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虽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一措施不大可行,但他这一思想不仅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满为患”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而且对当今国家大力倡导,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等关注“民生”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洪亮吉在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后果时,指出人口迅速增长,则平均每人拥有的田、房屋等社会财富愈来愈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增长过快也可能会造成物价上涨。他独特的眼光在于,其通过分析人口太多,从而使许多人无事可做,进而大批失业,从而会扰乱社会安定。暂不论其观点正确与否。但他这一关于提出,“失业问题”、“物价上涨”等问题,对后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后人开拓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新视角。
通过史学资料我们可知,洪亮吉的人口思想并没有受到当时社会应有的重视,他的呼喊声也并不能改变广大人民大众固有的传统生育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社会问题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口问题依然是社会问题的主流。研究洪亮吉的人口思想,对于解决我们今天的人口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姜涛.中国历代人口观[EB/OL].http://www.jds.cass.cn/ Article/20060314153554.asp
[2]苏轼.苏东坡集·策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吴洁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J].探索,2002,(3).
[4]赵尔巽.清史稿·食货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6]张敏如.中国人口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责任编校:王晚霞)
Brief Discussion on thoughts of population of Liangji Hong
HONG Ye-ying
(Gui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the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earch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A lthough the idea of Liangji Hong of the population lack any tra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dea of population,but living in the Qianlong, Jiaqing stable and peaceful years; noted that the problem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 th and noted that the rate of population grow th and housing, land and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social wealth,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 th;to put forward the "jun-phase swap method" and other measures to solve the population problem, the strategy we either ran today, be learned. Thus, the population in modern China, he thought, should be a place. In this paper, the population from the Liangji Hong thoughts and ideas of ancient Chinese popul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grow th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opulation grow th and econom ic, to solve the population problems and their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laborate.
Liangji Hong;population thought;population issues;Jun-phase swap method
C92-09
A
1673-2219(2010)09-0098-03
2010-04-18
洪业应(1984-),男,安徽舒城人,贵州大学法学院2009级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