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习惯性便秘40例疗效观察
2010-04-07乔铜生
乔铜生
(陕西省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康复科 陕西铜川727000)
便秘主要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滞留肠内过久,水液吸收,致便质干燥难解。与脾胃及肾脏关系密切,分为实秘和虚秘。笔者从2007年8月至今接诊40例便秘患者,通过推拿、针灸、中药等治疗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40例,均有大便秘结不通,便质干燥难下,排便周期延长等症状,程度不一,符合便秘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病程3个月~2年,实证28例,虚证1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推拿
1.2.1.1 腹部。①开关三门推,双手拇指沿剑下依肋弓缘向两侧依次分推;②叠掌揉,双掌心由升结肠依次沿横、降、乙状、直肠顺时针摩数遍;③单掌摩,单手掌依次沿升、降、乙状、直肠顺时针摩数十遍左右;④点按穴位(重点按揉天枢、四满、中脘、上巨虚),足三里、合谷、厉兑、气海;⑤双掌拿揉,双手拿揉双侧腹肌。
1.2.1.2 背部。①单掌推,单掌由上往下推脊柱两侧膀胱经;②双手拇指点揉脊柱两侧膀胱经脾俞、胃俞、大肠俞、三焦俞,尤其点按支沟;③双掌大面积由上向下揉双侧膀胱经;④双手拇揉拨双侧膀胱经;⑤以放松手法结束。
1.2.2 针灸
1.2.2.1 普通针刺。依据虚、实采用相应补泻手法,实而泻之,虚而补之。处方: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热秘配合谷,内庭;气秘配太冲,中脘;气虚配脾俞,气海;血虚配足三里,三阴交;阳虚配百会,神庭,关元。主穴用泻法,配穴中脾俞足三里,百会用补法或灸法。
1.2.2.2 穴位注射。选双侧大肠俞,上巨虚(双);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2mL或维生素 B12注射液250mg/0.5mL;将穴位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后快速刺入穴内,稍作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注入药液,每穴注入 0.6mL。每日1次,7天1疗程。
1.2.2.3 穴位埋线。将羊肠线穿好后,皮肤常规消毒,埋入大肠俞,足三里等穴。
1.2.3 中药治疗。鉴于轻证可选用麻仁丸成药治疗,较重者用汤药经验方如:大黄10g、枳实10g、厚朴10g、麻子仁10g、杏仁6g、芍药10g、玄参15g、麦冬15g、当归10g、石斛10g、牛膝10g、沙参15g,白蜜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前服。
1.3 疗效标准 ①治愈:排便顺畅,无限涩难忍感,日行一次大便。②好转:大便时稍有限忍感,大便2日1次,稍有腹胀不适感。③未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40例最少治疗1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随访3个月,其中治愈24例,治愈率为60%,好转16例,有效率100%。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衰,感受外邪后使大肠传导失司,肠道津液渐耗,日久由实转虚,虚实央杂。《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日阳结也。气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日阴浮结也”。《金匮要略》:“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燥热内结肠胃,属热秘气机郁滞实秘;气血阴阳亏虚为虚秘;阴寒机滞为冷秘。以虚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秘阴阳气血不足虚秘。寒、热、虚、实之间又常相互转化。热秘久延,津液耗伤,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并存。气血不足,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疑结,如温燥太过,津液耗伤,或病久阳损及阴,可见阴阳俱虚之症。西医认为类似于功能性便秘,肠炎恢复期蠕动减弱,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
在便秘治疗上,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大肠传导功能。因胃肠受内脏神经支配,而针灸治疗有调整神经的作用,故而采用针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来促进肠胃蠕动,调整神经支配功能。配合中药口服,以清除肠缩便,恢复肠肌正常蠕动功能,达到通便作用。在治疗基础上鼓励患者自主锻炼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