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暴力的形成及防范对策探究

2010-04-07吴春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网民暴力

吴春江

(湖南科技学院 团委,湖南 永州 425100)

网络暴力的形成及防范对策探究

吴春江

(湖南科技学院 团委,湖南 永州 425100)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网络暴力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分析了近年了频繁出现的网络暴力事件的特征、危害和形成原因,并对如何规避提出了对策分析。

网络暴力;网络立法;防范对策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美丽又有毒性。互联网既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又带来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网络追杀、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等暴力词 汇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虐猫事件、铜须事件、史上最毒后母事件等暴力事件在虚拟社会中也愈演愈烈,甚至影响到现实社会生活。因网络舆论暴力而引起的网络侵权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在感受网络舆论监督强大力量的同时,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也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网络舆论也从原先的正义声讨转变成了对公民人权的践踏。有关专家已尖锐指出:网络暴力已经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待用法律、文化和道德手段给予制裁。

一 网络暴力的概念厘定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暴力”还未作统一定义。本文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网络上人们通过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对人格进行诋毁,或者通过对他人的肖像进行恶搞以实现各种荒诞猥琐的效果,又或者通过公布他人的各种个人信息、隐私来实现攻击目的的行为。

《人民日报》曾撰文分析过网络暴力的三大特征:“一是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是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是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慑。”

二 网络暴力的危害分析

(一)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网络暴力由网络声讨演变为现实的攻击,网民的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及其家人心理及生活造成极大创伤。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了隐私权、名誉权和精神上的侵害,对他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一个法治的社会,这种公然损害公民权利的行为是不允许存在的。即使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人们也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不能因为要保护一个人的权利就去侵害另一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不利于社会和谐

网络语言暴力很容易激发社会的不良情绪,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与行为,特别是给青少年制造了一个污浊的网络环境。网络中网民们对他人进行谩骂与人身攻击,接触大量含有暴力因素的图片与语言,这种情绪带到实际生活中必将使现实生活产生许多不和谐的行为。同时,网络暴力提倡“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容易滋生现实暴力。

(三)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

网络暴力事件大部分出自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却呈现出道德判断的片面与偏激。在“嫉恶如仇”的道德快感和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他们肆意发泄着愤怒和不满,在对事件当事人精神和肉体摧残的背后,没有谁要对此承担责任,连一丝一毫的自责和内疚都没有,甚至参与其中的网民还有着某些道德上的高尚和伟大。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

(四)阻碍了理性观点的表达

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隐形的群体,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个人很容易为了寻找群体的安全感而放弃少数意见的表达。个人融入群体而产生的安全感还会使他们倾向于放纵自己的行为,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处罚,进而更加肆无忌惮。所以网民的意见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即使有少数反对的声音也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唾骂淹没得销声匿迹。一些丧失理性的民众权力往往刻意夸大自己符合社会正义的合理性,而缺少必要的反思与清理。长久的对“群众暴力”的沉默和放纵,也助长了一种不健康的“暴民意识”,而这是与民主、法治的精神是相背离的。

三 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和法律都明确地赋予每一个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互联网是开放的,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都可以参人其中,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又是跨地域的,因而没有哪一国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条文适合互联网,所以,在网络中并不存在明确的道德责任。长期以来,在虚拟的匿名网络空间里,针对网络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道德体系一直处于真空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导致网民网络道德规范缺失。正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标准,网民们更认为自己在网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没有责任的。因而,在现实社会中只有警察才能使用的“通缉令”,网民们在网上也敢用,这更加大了网络舆论暴力的危害。各种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不良欲望开始显现,促使大量网络暴力事件的产生。

(二)网民的理性缺失

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很多因素都可以用网民的狂欢恶搞心理来解释。网络暴力事件中,越来越多的人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狂欢和娱乐诉求,并获得自我现实的成就感。这就使得网络暴力事件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越来越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网络暴力看似是“多数人的暴力”,本身却带着明显的群体狂欢恶搞特征。参与者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加上盲目的从众心理,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人云亦云,跟风追击,形成庞大的舆论合力,造成对当事人更为恶劣的影响。

(三)网络管理的把关缺位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通过的人或机构,即为把关人。”网络中“把关人”失去了存在的技术基础、受众基础,网络时代是一个突出个性化的时代,网络重视个性化,尊重意见的自由表达,更承认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少了把关,思想必然更为活跃,言论更为开放。网络言论中不乏切中时弊的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充斥着许多无责任感的情绪宣泄和放肆的过激主张,其间形成的舆论鱼龙混杂在所难免,这是网络的特性决定的,因此,网络暴力舆论跟一般社会舆论一样需要适当的引导。

四 网络暴力的防范对策

(一)推行网络实名制

随着分类信息网站的快速发展,信息的真实与否对用户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放大,而实名制可以有效的控制虚假信息。推行网络实名制,韩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2004年12月,韩国政府就针对网上各种违规行为向国会提交了网络实名的方案。2007年6月28日韩国政府则通过了这个方案,它规定35家主要门户网站将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规定,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按照这一规定,今后网民在韩国主要网站发布信息必须先接受身份验证。在有利于我国网络环境的净化方面,韩国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二)规范网站责任,完善网络监管制度

网站必须加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杜绝只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网民的负面影响。网站要加强自身监控,过滤掉一些不当言论和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出现带有暴力内容的信息、游戏在互联网上传播,这样就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网络相关条件。在网络社区中,暴力媒体减少,有利于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有利于“人肉搜索”引擎的正确运用。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是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做制度保障的,但我国目前的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必须加大力度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使其为网民所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用法律来控制网民的行为。

(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理性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网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从源头上防范网络暴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对网民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广大网民正确的社会态度,使之能够以历史的、全面地眼光看待和认识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以积极、乐观地态度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倡导文明上网,使网民认识到网络暴力的不道德本质,做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合格网民。通过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普及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等相关法律知识,使网民能够意识到网络暴力是违法行为,一旦参与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1]邓晓霞,王舒怀.对“网络舆论暴力”说“不”![N].人民日报,2007-08-10.

[2]陈亚玲.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J].发展,2009,(11).

[3]秦振云,蒋丽红.网络论坛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分析[J].新闻世界,2009,(11).

[4]关梅.“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今传媒,2009,(11).

(责任编校:张京华)

G623.15

A

1673-2219(2010)05-0145-02

2010-01-20

吴春江(1979-),男,湖南湘阴人,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网民暴力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暴力云与送子鹳
向暴力宣战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