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
2010-04-06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碳氢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4513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腾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碳氢混合制冷剂,由丙烯、二甲醚以及五氟丙烷混合组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丙烯10%~20%;二甲醚60%~80%;五氟丙烷10%~20%。同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作为替代R134a的碳氢混合制冷剂,本发明制冷剂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潜能也较低、低毒、节能、制冷性能佳、用量小、与原有R134a制冷润滑油有很好的相容性,对于汽车空调,无需改动原有设备,可实现灌注式替代R134a。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一种光催化燃料电池分解水直接分离制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9300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摘要:本发明针对目前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得的氢气与氧气的分离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氢燃料电池逆反原理的光催化燃料电池技术分解水直接分离制氢的方法。采用氢燃料电池的逆反原理,光阳极以光催化剂为原料,阴极为铂或镍或碳电极;两个电极之间采用离子膜传递质子或氢氧根离子,光阳极与阴极用导线连接形成电路;以太阳光或者模拟日光作为光源,光线直接照在光阳极上;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实现光解水的分离制氢目的。本发明在不需要添加牺牲剂或抑制剂、调节电解质溶液pH值、可以加外接电源做辅助偏压的情况下,使光催化分解水可以直接分离制氢,成功解决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实用化技术开发的氢气和氧气分离难题。
脉冲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
公开(公告)号:CN101629936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为一种脉冲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包括载气单元、取样单元、气路控制单元,电路控制单元,分离单元和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单元及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的尾气处理单元接收分离单元排出的废气,所述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单元为反控色谱工作站,所述载气单元为载气处理单元由固态过滤器和氦气纯化器构成,提供高纯度载气给分离单元,所述取样单元为取样和自动进样单元,所述分离单元为三阀四柱切换流程,所述检测单元为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本发明稳定的气路控制和电路控制部分能确保仪器长时间开机工作,对于高纯气体中各项杂质均能表现出很好的响应,测定结果能满足气体标准要求,操作简单、全程自动化控制。
全精馏制备纯氪和纯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4514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启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启元空分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全精馏制备纯氪和纯氙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在贫氪氙浓缩物中填充惰性气体,将助燃气氧气予以稀释,使甲烷在氧气中的含量不大于0.5%,通过五级精馏塔经过逐级精馏,利用氪和氙、碳氢化合物、氟化物及其他杂质各自的沸点不同,依次分离贫氪氙浓缩物中所含杂质,得到纯氪和纯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甲烷脱除率高、方法简单、控制精确、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气体纯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87726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净保护气氛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纯化装置,具有进气口、出气口,气体纯化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加热装置、除烃反应器、除氧反应器、冷却器、干燥吸附器,加热装置、除烃反应器、除氧反应器、冷却器、干燥吸附器均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加热装置的进气端与进气口相连通,加热装置的出气端与除烃反应器的进气端相连通,除烃反应器的出气端与除氧反应器的进气端相连通,除氧反应器的出气端与冷却器的进气端相连通,冷却器的出气端与干燥吸附器的进气端相连通,干燥吸附器的出气端与出气口相连通;除烃反应器中装填有CHO型脱烃剂,除氧反应器中装填有高效催化剂。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可获得小气量的高纯度气体,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一种硅烷中微量杂质的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7730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中微量杂质的去除方法,包括采用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所述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改性;将改性后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装填入吸附塔中,经吹扫除氧后使硅烷气体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硅烷中微量杂质去除方法显著去除了硅烷中的B2H6、PH3和AsH3等微量组分,使各组分含量降至0.5×10-9以下,达到电子及半导体行业对高纯度硅烷的使用要求。
一种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混合吸收剂
公开(公告)号:CN102000474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混合吸收剂,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二乙基乙醇胺:21%~45%(w/w);含一个氮原子的伯胺和/或含一个氮原子的仲胺:5.0%~9.9%(w/w);水:余量。本发明所述的吸收剂对低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大,解吸效果好,同时吸收反应的反应热较低,对捕集分离低压二氧化碳来说能耗较低;由于二乙基乙醇胺是一种叔胺,沸点高,分子的稳定性比伯胺和仲胺好,可大幅度减少在使用过程中溶剂的降解损耗。可用于捕集或分离各种常压气体混合物如燃煤电厂、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企业排放的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
湿法处理磷矿石过程中生产高纯四氟化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166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摘要:湿法处理磷矿石过程中生产高纯四氟化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收集湿法处理磷矿石过程中产生的含氟气体;第二步,将含氟气体引入一加有硫酸和二氧化硅的反应器中,使气体中氟化氢转化为四氟化硅;第三步,用浓硫酸或含有HF的浓硫酸净化四氟化硅气体,除去水分和含氧氟化物;第四步,过滤其中杂质;第五步,再经两段低温分离,得到液态/固态的高纯度四氟化硅产品;第六步,经第五步得到的产品置于常温,得到气体产品。本法将湿法分解磷矿石产生的含氟气体充分回收利用,制得高纯四氟化硅,为电子工业、光伏产业的晶体硅、非晶体硅提供新的原料来源,也为光纤行业基础材料二氧化硅提供新的原料来源。适用于湿法处理磷矿石的化工企业。
一种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890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一种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将硅氧烷预聚物溶解于异辛烷中,加入交联剂(聚甲基氢硅氧烷)和催化剂(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铂络合物),搅拌,制得分离层膜液;将分离层膜液均匀涂覆在聚丙烯腈底膜上,晾干,热交联而成。其中所用底膜为商品化聚丙烯腈超滤膜,晾干时间为2~20 min,热交联温度为60~120℃,热交联时间为5~30 min。25℃下测定其O2,N2,丙烯(C3H6)的渗透和分离性能分别为:JN2>0.2m3·m-2·atm-1·h-1,α(O2/N2)>2.3,α(C3H6/N2)>24。该复合膜制备方法也适用于纳滤、反渗透、渗透气化复合膜的制备。
自装卸式气瓶组箱和由其构成的运输车
申请(专利)号:200910208886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专利权)人:沈军
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气体存贮运输与销售的自装卸式气瓶组箱和由其构成的运输车。自装卸式气瓶组箱运输车由自装卸式气瓶组箱、液压机构、运输车辆构成,其技术特征是:液压机构安装在运输车辆上,液压动力来源于运输车辆上的动力,通过液压机构的吊钩与自装卸式气瓶组箱的吊钩连接,将气瓶组箱装上运输车辆或从运输车辆上卸下气瓶组箱。本发明气瓶组箱可以不用任何运输工具以外的设备,自己能自行装卸。自装卸式气瓶组箱运输设备既是运输设备也是装卸设备。气瓶组箱到哪里都不占用车辆,没有年检等各项费用,装满气的气瓶组箱卸下,空的气瓶组箱装上车,很多气瓶组箱可以共用一个本发明运输车辆,往返运输效率高。
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自动控制系统
申请(专利)号:201010541939
公开(公告)日:2010-04-27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昌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对受试气瓶进行水压测试的水压试验系统、操控平台、以及配套的辅助系统;所述水压试验系统包括增压泵、水套、量杯、电子天平和循环泵;所述辅助系统包括将受试气瓶送入试验位置的自动进料装置、将受试气瓶装入或拉出水套的升降密封装置、将受试气瓶运出试验位置的自动出料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水压试验过程的自动化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发明实现了试验过程的实时、自动检控,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可实现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所有辅助工序的自动化操作。
低温气瓶安全阀的校验装置
公开(专利)号:201020591908
公开(公告)日:2010-05-18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气瓶安全阀的校验装置,其结构主要由调压式低温气源、低温压力表、1个包裹有保温层的低温容器、3个低温截止阀和1个低温容器的低温安全阀组成,由于采用低温气源代替常温气源,可使被校验的低温气瓶安全阀能在与实际工作温度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校验,经校验后的低温气瓶安全阀安全性能可靠,完全避免了常温下校验的误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部门使用。
低温气瓶夹层的抽高真空装置
公开(专利)号:201020591932
公开(公告)日:2010-05-18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气瓶夹层的抽高真空装置,其结构包括氮气瓶、置换阀、抽气总管、真空表、冷箱、抽气阀、真空泵、至少1个截止阀、至少1个电热棒、至少1个待抽高真空的低温气瓶和适量氧化钯,采取使用氮气置换低温气瓶夹层内的空气的方法,并与电加热棒适当对低温气瓶加热相配合,能很好地将气瓶夹层晶间内的空气充赶抽走,还在气瓶夹层中放入适量的氧化钯,该氧化钯能在充装低温介质后的-70℃以下被激发,自动吸附在夹层内产生的氢气等气体,所以能长久维持低温气瓶夹层的高真空度。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真空度高,不反弹和维持时间长等优点,特别适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部门使用。
低温气瓶夹层真空度测试装置
公开(专利)号:201020591936
公开(公告)日:2010-05-18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气瓶夹层真空度测试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度测度仪、拉拔装置、橡胶连接管、三通管和低温截止阀,所述拉拔装置的出气管经橡胶连接管与三通管的一端连接,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低温截止阀和真空度测度仪的真空传感器连接,低温截止阀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管连接。由于拉拔装置与低温截止阀之间的三通管的内腔空隙很小,使测得低温气瓶夹层真空度的误差很小,完全能控制在0.1%左右。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测量误差小、能真实反映低温气瓶夹层的真空度,特别适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部门使用。
气瓶产品合格证
公开(专利)号:201020246045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五冶钢瓶有限公司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瓶的气瓶产品合格证,具有可将产品的相关信息存放在合格证上的特点。该气瓶产品合格证,包括合格证本体,在合格证本体上设置有信息条码区。由于信息条码区的设置,可将气瓶的相关信息,如气瓶中的充装介质、检验日期、充装压力、执行标准、产品编号、产品质量证明等编制到信息条码区中,以便于用户使用条码扫描器将气瓶信息进行收集而建立相关的技术档案;而在合格证本体背面设置的胶粘层,可将合格证粘附固定在气瓶表面,适合在各种需要配备合格证的产品上推广应用。
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
公开(专利)号:201010226464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高压气瓶集装箱中的高压气瓶定位结构,解决进一步提高气瓶两端支撑板的寿命以及降低气瓶集装箱或集装管束的自重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对称设置在集装箱内两端部、定位在集装箱侧壁和底盘上的限位支撑板,上述的限位支撑板上均匀分布借助冲压形成的平行槽状加强筋,在平行槽状加强筋之间的限位支撑板上设置有与高压气瓶端头配套的定位孔。采用4~8 mm的钢板进行设计,重量较轻,在集装箱搬运过程中十分方便;通过冲压形成的加强突起结构,在减轻自重的同时保证了气瓶两端定位的刚性及柔韧性。
一种修磨钢质无缝气瓶内腔底壁的装置
公开(专利)号:201020227743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磨钢质无缝气瓶内腔底壁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用于水平夹持气瓶瓶坯的夹具,夹具一侧设有可在机架上往复运动的滑座,滑座上固设有水平的转杆以及驱动转杆转动的电机,转杆靠近夹具的一端设有若干呈爪状分布的摩擦片。本实用新型装置依靠夹具将气瓶瓶坯水平夹持住,然后瓶口朝向转杆,转杆依靠滑座伸入瓶坯内腔中,转杆转动过程中,摩擦片不断对瓶坯底部进行摩擦修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而且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高压气瓶
申请(专利)号:201010270692.3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德威重型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用于储运高压流体。其结构包括:内胆以及有效预应力钢丝缠绕层,所述有效预应力钢丝缠绕层缠绕在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上,所述有效预应力钢丝缠绕层通过在内胆上以预定额定值张力的钢丝缠绕而形成,且所述预定额定值控制成在空载条件和满载条件下使内胆的各部位的计算应力大体相等。由于缠绕的钢丝有很高的强度值和蠕变门槛值,保证了钢丝层的强度,同时,由于钢丝缠绕层和内胆是等弹性模量材料组成的并行结构,不但提高了疲劳寿命,也消除了内胆裂纹迅速扩展而使气瓶突然爆裂的危险性。由此,所述高压气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同时提高高压气瓶的安全性能。
一种储存和捕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物
申请(专利)号:CN102091505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学院
摘要: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储存与捕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包括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还包括:3%~20%的环戊烷、1%~10%的碳纤维、0.3%~8%表面活性剂、1%~6%的助表面活性剂,所述百分数表示质量分数,以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全氟聚醚碳酸铵、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氟碳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三甲基壬基醚;助表面活性剂选自:乙醇、氟代戊醇、正丁醇、正戊醇或异戊醇。所述混合物可以使二氧化碳水合物更容易、更快形成,更高效地捕集二氧化碳气体。
光纤用四氯化硅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CN102107875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用四氯化硅制备方法。它以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沸点四氯化硅为原料,以不活泼或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氛,在光照的情况下,通入氯气,使三氯氢硅在精馏塔内进行光化反应,同时控制塔釜温度和塔顶温度,选择合适的回流比取料,得到中间产品。将中间产品进一步精馏提纯,得到高纯四氯化硅,其含氢杂质的红外透过率满足光纤用四氯化硅对杂质透过率的要求,金属离子的含量满足光纤用四氯化硅的金属含量标准。本发明优点是:对于去除与和四氯化硅沸点较为接近的三氯氢硅极为有效,降低四氯化硅中含氢杂质和金属杂质含量,使得经过本工艺提纯制备的四氯化硅,质量完全满足光纤产品的需要,且反应进行的条件、完全程度较易控制,不会引入其它杂质,可以较为有效和经济的方式以工业规模进行。
高纯液化气体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申请(专利)号:CN102109091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正帆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液化气体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道相连的钢瓶和蒸发器,其中,所述蒸发器置于水浴箱中,所述蒸发器为压力容器,内部设有导流筒,所述蒸发器的入口处设置有介质进口阀门,出口处设置有介质出口阀门,所述蒸发器底部设置排污阀门;所述水浴箱上安装有电热丝、数字温控仪表和液位计,所述水浴箱和自动补水装置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高纯液化气体的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通过设置水浴箱将液化气体引出钢瓶,使用水浴方式加热外接的蒸发器,使蒸发器内部的液化气体汽化、纯化后输送至使用端,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输出气体的大流量、高纯度和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一种高压气体储存气瓶
申请(专利)号:CN10218290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摘要:本发明属于高压气体存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气体储存气瓶。该气瓶包括瓶体、瓶口和进排气管;该气瓶具有套设的瓶体结构,即在外瓶体的内部设有一个内瓶体;两瓶体的瓶口各自独立且不互通,并经同一个进排气阀连接至进排气管;进排气阀中设有使两瓶体气体通道全关或择一开启的限位机构。本发明可以利用内外气瓶内气体压力差减薄小气瓶的壁厚。因而具有两级不同压力、相对体积小、瓶壳厚度小,钢材使用量少、占地体积小等特点;气瓶上的进排气阀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执行动作简单等特点。内外气瓶之间设置有泄压阀,可防止内气瓶压力过高,保证安全。
用于生产气体混合物的小型化设备
申请(专利)号:200980136106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用纯气体和/或纯气体或特种气体的混合物充填气瓶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选择气体和/或用于制造待送到气瓶中的气体混合物的装置;用于分析所述混合物或所述纯气体的组成的器具,其特征在于,实施下列措施:将设备整体容纳在占地面积小于45 m2的可运输的箱中,所述占地面积优选地在34 m2和40 m2之间;容纳在所述箱中的装置附装到箱的壁上并能连接到箱外部的气体源上;这样获得的布置结构使用户能从所述箱内部接近所述装置和器具并在所述箱内部充填气瓶。
超纯氨免污染充装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129503.5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专利权)人:吴纳新
摘要:超纯氨免污染充装方法,它涉及超高纯电子气体的纯化和充装技术领域。它包含产品罐、热水器、温控仪、充装钢瓶。产品罐分别与热水器和充装钢瓶连接,温控仪与热水器连接;本发明采用热水器,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法把热水的温度升高,然后通过热水器把热水送入盛有超高纯液氨的产品罐的水夹套内,使产品罐内的超高纯液氨温度升高,氨压力提高,可根据需要来设计确定和控制热水的温度,以此来提高产品罐内氨压力,实现无泵充装。
超纯氦纯化装置
申请(专利)号:201120110987.4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摘要:一种超纯氦纯化装置,包括原料泵、缓冲罐、膜式加压机、纯化器、超纯氦灌装单元、压力表和活化再生单元;所述原料泵、缓冲罐、膜式加压机、纯化器和超纯氦灌装单元依次通过管路连接,压力表位于纯化器与超纯氦灌装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少污染,同时,吸附筒体内的硅胶起到了骨架的作用,从而可减少活性炭粉化速度。采用换热盘管换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低温纯化器的气氮放空管来控制吸附器的液氮液面高度,从而达到控制液氮液面的目的。气氮放空管插入液氮杜瓦瓶内的高度,根据纯化结果可作适当的升降。
CaF2掺杂LiBH4的高储氢量可逆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006077.6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摘要: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改性技术,旨在提供一种CaF2掺杂LiBH4的高储氢量可逆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中含有粉末状CaF2与LiBH4,两者摩尔比为1∶6;还可包括催化剂TiF3、CeF3或NbCl5,催化剂相对于LiBH4的摩尔比为0.1~0.5∶6。本发明利用CaF2掺杂LiBH4的高储氢能力,可作为氢源,为燃料电池提供纯净的氢气,可制造成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便携和移动式电源,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和军用设备等。CaF2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利用CaF2改善LiBH4的吸放氢性能可降低氢气储存的成本,有利于商品化。
回收氦气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024935.X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股份公司
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在氦生产装置用低温氦气对磁体的超导线圈进行冷却的方法。将低温氦气输送至磁体,由氦提供冷却。低温液氦提供了额外冷却并对氦储器进行填充。还提供了从磁体填充步骤和在氦生产装置中对磁体进行激励时回收汽化氦的方法。
一种增大CH4和N2分离因子的分子筛改性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077722.3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大CH4和N2分离因子的分子筛改性方法,属于分子筛技术领域。方法是:将Naβ型分子筛浸渍于一定浓度的H2SO4、H3BO3和NH4NO3的水溶液中,经过滤、干燥、灼烧,即得到酸改性的A/H-Naβ型分子筛。相对于Naβ型分子筛,本发明A/H-Naβ型分子筛对CH4气体具有优异的吸附选择性及显著的CH4和N2分离效果。其中,NH4NO3改性的β型分子筛对CH4气体的吸附能力最强。改性的分子筛在提高CH4气体吸附量的同时降低分子筛对N2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CH4和N2的分离因子,实现对CH4和N2两种气体的分离富集。
标准气体的动态配气系统
申请(专利)号:201110140402.8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10-9~10-6)mol/mol浓度范围的标准气体混合物的动态配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温度受控的扩散池中提供包含目标物质的扩散管;使预定流量的载气流经含有目标物质的扩散池,使得载气携带目标物质流出扩散池;然后使携带有目标物质的载气流入至少两个混合室中的第一混合室中;使预定流量的稀释气体分支成至少两个稀释气体分支气流,其中第一稀释气体分支气流流入所述第一混合室,在此与所述流入混合室的载气相混合,混合之后所得的第一混合气体流入第二混合室中;使第二稀释气体分支气流流入所述第二混合室,在此与所述第一混合气体相混合,从而获得目标物质的所需浓度的标准气体混合物。
一种膜法气体分离的装置和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035552.2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对称静电场耦合膜法气体分离的装置,包括原料室、渗透室、膜和电极,电极能够产生不对称静电场。所述电极包括平板电极和针状电极。向所述电极施加直流电压。含极性气体分子的原料气体进入所述原料室,在化学位梯度和不对称静电场的电位梯度的双重作用下以比仅存在化学位梯度时更快的速度扩散透过膜,成为渗透气并从渗透室流出,而渗余气体则从原料室流出,从而使原料气体得到分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不对称静电场耦合膜法气体分离的方法。
一种用复合脱碳溶液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230570.6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摘要: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复合脱碳溶液,属于二氧化碳气体捕集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复合脱碳溶液,是由溶剂苯甲醇、苯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或其混合物,主吸收组分MEA,助吸收组分EDA、DETA和TETA,活性组分PZ和2,3-丁二酮,缓蚀剂为铬酸钠,抗氧化剂为偏钒酸钠和碳酸铜。由于复合脱碳液使用混合溶剂,既提高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容量、净化度和解吸速率、扩大反应温度范围,也减少了解吸塔体积、大大降低再生能耗,减少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本发明主要用于捕集多种化工反应尾气、矿石分解气、燃烧烟道气、天然气、城市煤气、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晶硅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申请(专利)号:201110278731.9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生产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中,包含两条工艺线,工艺线I:SiCl4和H2按一定摩尔配比,生成硅Si和氯化氢HCl;工艺线II:Si-HCl3和H2按一定摩尔配比,生成Si、HCl和SiCl4。由于直接利用副产物SiCl4作为生产原料,降低了多晶硅生产原料成本,同时解决了多晶硅生产副产物SiCl4处理费用高,难度大等问题,进一步有效降低了多晶硅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而且,当硅棒的直径达到预设门限Do时,切换到第二条工艺线,有效降低了多晶硅生产电耗,进一步地,有效增加了硅棒生长直径,提高多晶硅生产效率。
一种制备电子级氢氟酸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276860.4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专利权)人: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电子级氢氟酸的方法,包括工业级HF原料的气化:从无水氟化氢贮槽引出气体氟化氢,除去其中的非挥发性和高沸点杂质;氟气氧化和脱轻组分;通过氟气氧化反应器把HF中的As3+氧化为As5+,S、P、B等元素形成的部分不挥发性成分氧化为挥发性成分,然后通过脱轻组分设备除去;高沸精馏,把HF中以HAsF6或盐MAsF6的形式存在As5+以及H2SO4、H3PO4、HSiF6、H2O和金属离子盐等高沸物,通过精馏除去;水洗精馏;把前面过程中没有除去的杂质进一步脱除。经过上述步骤后从水洗精馏塔顶馏出的HF溶于水就制得符合电子级产品质量要求的氢氟酸。本方法简单可靠,能使氢氟酸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对应的杂质含量低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际标准SEMI-2标准。
掺杂气体供应设备以及掺杂气体供应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009210.3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气体供应设备以及掺杂气体供应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掺杂气体供应设备包括:第一掺杂气体源;第二掺杂气体源;第一气体切换装置,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掺杂气体源以及所述第二掺杂气体源,以便接通所述第一掺杂气体源和/或所述第二掺杂气体源;以及第一气体质量流速控制器,其连接至所述第一气体切换装置的输出端。根据本发明的掺杂气体供应设备以及掺杂气体供应方法能够获得较宽范围的外延膜电阻率调节能力。
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及其氧气回收系统
申请(专利)号:201110251060.7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解碱溶液以得到粗氢和氧气;对所述粗氢经过纯化装置后依次进行除氧、脱水、干燥以得到纯度高于99.999%的纯氢,并得到浓度高于99%的氧气;以及对所述浓度高于99%的氧气回收并对其进行稀释以获得含有氧气含量为21%~25%的富氧空气并送入燃烧设备中进行富氧燃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通过将电解制氢中的副产物即高纯度的氧气回收利用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掉,实现了节能降耗,另外节省了用于富氧燃烧的氧气的制造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多晶硅生产中电解制氢工艺中采用的氧气回收系统。
铌基配位硼氢化物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申请(专利)号:201110119200.5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摘要:本发明涉及新型储氢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铌基配位硼氢化物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储氢材料主要用于燃料电池供氢源、氢能源汽车等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的基体材料——铌基配位硼氢化物的化学式为Nb(BH4)5,其单位质量储氢密度为12 wt%。复合储氢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在室温和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将硼氢化锂和卤化铌原料按照5:1的摩尔比在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白色的LiBH4逐渐变为红褐色的Nb(BH4)5硼氢化物,可直接制得Nb(BH4)5/5LiM复合储氢材料;本方法只需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简单手工研磨即可合成所需的铌基配位硼氢化物,操作要求简单,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高浓度NO2发生系统和用该发生系统产生高浓度NO2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080010466.X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赛安
摘要:一种高浓度NO2气体发生系统,其包括通过连接腔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循环装置而设置的循环路径,其中,通过使包括氮气和氧气的气体混合物在循环路径中循环而产生NO2。该高浓度NO2气体发生系统提供高浓度NO2气体发生系统和使用该发生系统的高浓度NO2发生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可以简单地且选择性地得到例如医疗器械灭菌的高水平灭菌方法所需的高浓度NO2(约500 ppm或以上)。此外,由于使用室内空气作为成分,成分管理是简单且高度安全的,而且可以根据需要简单地且选择性地制备高浓度NO2。
气体的纯化方法和气体纯化装置
申请(专利)号:201110250747.9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专利权)人:大阳日酸株式会社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使原料气体与催化剂接触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工序;使接触所述催化剂后的所述原料气体与水分吸附剂接触而除去水的工序;使除去所述水后的所述原料气体与镍催化剂接触而除去反应残留物氧的工序;和使除去所述氧后的所述原料气体与含有0.1~10 wt%钠的氧化铝接触而除去二氧化碳的工序。根据本发明,在除去包括氮气或稀有气体的原料气体中的烃类、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和水而纯化时,可使纯化装置小型化,可减少昂贵镍催化剂的填充量,可降低纯化成本。
具有集成化自动控制功能的常温空分变压吸附制氮系统
申请(专利)号:201120330185.4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专利权)人:西梅卡亚洲气体系统
成都有限公司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集成化自动控制功能的常温空分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包括制氮设备,所述制氮设备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总PLC控制器,所述总PLC控制器与制氮设备连接。所述制氮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冷冻干燥机、制氮机和氮气增压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冷冻干燥机、制氮机、氮气增压机均分别连接有分PLC控制器;所述分PLC控制器均与总PLC控制器连接。该制氮系统能克服现有控制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尤其在没有足够的操作人员的情况下,简化了设备的操作启停流程,并能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报警状态,且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备机使用,实现了远程自动监控的目的。
膜法气体分离节能工艺
申请(专利)号:201010525526.3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气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法气体分离节能工艺,原料气通过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进行干燥,该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按一定周期交替运行、再生和充压,干燥后的原料气则通过膜分离器进行气体分离,生产出成品气,同时产生废气,利用废气回流入第一干燥塔或第二干燥塔来吹扫第一干燥塔或第二干燥塔内的吸附剂床层,带走吸附剂吸附的水分,从而使干燥塔内的吸附剂得到再生,废气最终放空到大气。本发明膜法气体分离节能工艺完全利用膜分离器产生的废气来达到再生干燥塔内的吸附剂的作用和效果,完全节省了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的再生用原料气的消耗。
三氯氢硅尾气回收装置及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403720.9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摘要:本发明涉及三氯氢硅尾气回收装置及方法。采用吸收塔和解吸塔流程,尾气进入吸收塔,通过吸收剂将尾气中的氯硅烷组分在吸收塔中吸收下来,进入吸收塔釜形成吸收液。回收后的气体中的氯硅烷组分用气相色谱法检不出,组成为氢气和氯化氢,直接返回氯化氢合成炉。由吸收剂和氯硅烷组成的吸收液,作为进料进入到解吸塔,塔釜得到纯净的吸收剂,经过换热后返回吸收剂原料罐,循环使用;塔顶得到氯硅烷,返回粗品贮罐,作为精馏塔的进料,进一步分离得到产品三氯氢硅和副产品四氯化硅。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能量消耗低,可实现氯硅烷完全分离,彻底解决了三氯氢硅生产过程
中的尾气回收和再利用问题。
一种气瓶直立式运输集装格
申请(专利)号:201010540242.1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洲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立式运输集装格,主要为架体,架体上设有挡杆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顶部安装有一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包括接头、管道、压力表和截止阀。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是通过汇流排的设计,充装和供气时不需要每只气瓶单独安装充装或供气接头;二是通过吊环的设计和叉装口的设计,使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既便于叉车叉装,又可吊车吊装,便于车辆运输以及工作场地的随时移动。本发明操作简单,充装、供气方便,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大量消耗瓶装气体的工况。
一种改善硼氢化锂储氢性能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110328128.7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硼氢化锂储氢性能的方法,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按照2∶1~10∶1的摩尔比,将硼氢化锂与碱土金属—铝氢化物进行混合,然后将硼氢化锂和碱土金属—铝氢化物混合粉末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碱土金属—铝氢化物先行分解成碱土金属氢化物、铝或铝合金。该方法实现了碱土金属—铝氢化物对硼氢化锂放氢和再吸氢过程的原位和协同催化的双重功效,从而大大降低了硼氢化锂的放氢温度和提高了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本发明适合用于氢的安全、高效储存,尤其是氢燃料电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