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学案教学
2010-04-06上海市复旦中学200052赵鸿婕
上海市复旦中学(200052) 赵鸿婕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学案教学
上海市复旦中学(200052) 赵鸿婕
一、学案教学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在新一轮课改的指引下,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成为当前各科课堂教学共同关注的话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案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所谓“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案”的主要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与“教案”存在明显的区别,教案主要是满足教师“教”的需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服务,而学案主要是满足学生“学”的需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服务。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而所谓“学案教学”,就是指突出以“学案”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开放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采用“学案教学”这一新方法,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学案教学,对推动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教学主体来看,学案教学促进了传统的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下,准备好教案是教师上好地理课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教师主要是围绕如何教学而进行着方案的设计,而几乎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案教学法,使教师除了准备好自己的教案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学生的学案,教师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基础和需要,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地理是一门凸显区域性、空间差异性的学科,在采取学案教学中,即便针对同一个问题,教师也要考虑根据不同区域学生的环境感知度、区域自然特征等因素设计不同的学案内容,除了突出学生本位外,还要适当照顾区域本位。
2.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案教学促进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向师生互动转变。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凭借自己的教案,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教案设计,进行分封闭式的教学,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很少,学生对教师授课的目标和重点也不太清楚,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在学案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份完整、清晰的学案,使得学生一方面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比较清楚,另一方面,学生借助学案,可以在师生互动与探讨中解决相关问题,更容易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获得更加稳固而长久的知识体系。
3.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案教学促进了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创新型教学转变。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是教学的核心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只听不动,被动地接受着教师的灌输,而学案教学突破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学案的要求,和教师一起边听讲边动手,通过完成学案作业的形式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学案内容可以探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这除了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创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学案设计
在深刻学习和领会学案教学内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设计了一份学案,实践效果很好。学案内容如下:
学习目标:能运用示意图说出太阳直射点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运用示意图说出昼夜长短的变化。
目标的呈现方式:课前投放式。
情境思考:
(1)阳光下,夏天中午人的影子与冬天相比哪一个长?
(2)夏天的白昼时间与冬天比较哪一个长?
(3)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不同地区昼夜长短。
学习导航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观察作业Ⅰ:(随纬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