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数据的备考教学策略
——从201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题说起
2010-04-05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315500鲍国达
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315500) 鲍国达
基于地理数据的备考教学策略
——从201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题说起
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315500) 鲍国达
分析201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题,我们发现基于地理数据考查的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据初略统计,文综试题占80%以上,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也占60%左右。某种意义上说,许多地理问题的创设,往往通过地理数据的呈现来实现的。如果脱离试题提供的地理数据的分析与判读,考生将会雾里看花,无法作答。事实上,纵观各省历年的地理高考试题,这已经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因此,强化基于地理数据的教学,发挥地理数据在备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地理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地理数据为何考
地理数据是指对地理事象可量化部分的描述,即用来说明事象存在和发展的程度、范围、等级、规模,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或演变过程。如用pH值小于5.6的降水来表示酸雨,用城市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某地的城市化水平。因此,它是地理事象在数量方面的表现形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数据类型复杂多样,如:按所属的对象分为自然数据和人文数据;按存在形式分为时间数据和空间数据;按所属的性质分为绝对数据和相对数据;按统计方法分为顺序数据、比率数据和平均数据等。由于不同地理数据在反映地理事象的时间与空间、特征与原理、发展与变化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效果。因此,运用地理数据有利于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和原理。
地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基于地理数据的高考命题,体现了地理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由于地理数据能直观反映某些地理事象和地理原理,准确表达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因此,运用地理试题中文字材料、图表所反映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与判断,有利于考查学生在数据情景中调动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技能和理性思维能力。
二、地理数据考什么
地理数据考查的应用性十分广泛。以201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题为例,基于地理数据的考查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考查区域空间的定位与判断
准确的区域定位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地理数据能描述地理事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如空间数据的经纬度数据、比例尺数据等。因此,除依据给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信息外,判读经纬度数据是区域定位的一个有效方法。如第5、6题的图3,只有根据经纬度数据,才能确定四个不同尺度区域及其经济作物的分布、农业地域类型。又如第36题的图10,虽然考生对该地区的轮廓较为熟悉,但是,一系列经纬度数据,特别是赤道横贯大陆东西的事实,更是考生定位南美大陆北部的有力证据。
2.考查地理事象的现象与特征
地理数据能反映地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如地势的高低、河流的长短、降水的多少等属性数据。如
3.考查地理事象的原理与规律
前已述及,地理数据能反映某地域的基本特征,而特征的形成蕴涵着深刻的地理原理,也存在着可循的地理规律。因此,运用地理数据能考查学生对地理事象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认知程度。如第1、2题的图1,通过四条重要地理界线的呈现,目的是唤醒学生关于0℃等温线的认知: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小于0℃,欧洲1月0℃等温线实际上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也是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西欧0℃等温线的分布受西风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又如第3、4题的图2,分析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不难得出:这是一个冬雨明显的区域,冬雨是受西风带控制时,盛行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且距海洋越近降水越多。而耶路撒冷与喀布尔冬温不同,既然两地纬度相当,影响气温因素不外乎地势高低与距海远近。再如前已述及的图4,根据③处附近等高线分布特征,考查学生: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且气候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地方,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4.考查地理事象的发展与变化
地理事象是不断发生、发展和变化着。因此,地理事象在量的方面也始终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研究地理时间数据的变化规律,能够考查学生是否深刻认识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第11题的图7,根据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分别从南北方向射入,说明该地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上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差是0°,纬度1°的地方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差是2°。依次类推,不难得出符合题意的纬度范围是3°N~3°S。
又如第37题,对新材料的学习与答案组织要求比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图11呈现的是一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估的五个支持系统数据,通过1995~2007年逐年的对比,揭示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五个支持系统的变化特点;同时依据题干信息和表6的数据,容易找到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差异与成因。再如自选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第12题,图1呈现了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数据。第1小题考查学生由“东南方向”到“经度变大、纬度变小”的知识迁移能力;第2小题则考查学生基于图1、图2经纬度数据的阅读技能。
三、地理数据怎样教
鉴于地理数据特殊的教学价值和高考命题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地理备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强化地理数据的学习和研究,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基于地理数据的备考教学策略。
1.以“定量”促地理“定性”
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与阐释有两种方式:即定性与定量。定性是确定地理事象及其状态的性质,定量是对地理事象进行数量关系的研究。虽然两者的方式不同,但是它们对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但是,在目前的地理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定性、轻定量”的现象,死记硬背、机械灌输的方法占领了课堂教学阵地。忽视对地理事象“质”的研究,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效果。因为科学探究需要分析和处理数据,而定量分析是研究事象量的规定性的认识活动,是研究地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因此,地理教学应强化定量研究,并做到与定性研究的充分结合。教师要倡导以“定量”促地理“定性”的教学思路,通过数据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定量分析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对地理事象关于量的强弱、大小、多少、关系、比例、变化规律等方面完整而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也只有对地理事象“质”的规定性作出高层的“定性”,才能实现对地理事象的理性认识。
2.教会地理数据认知的基本方法
图表是提供地理数据的视觉模式,是地理数据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它鲜明地将分散、抽象的地理数据关联化、直观化,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具体过程,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解决图表中实际的地理问题。
首先,要加强图表的阅读指导。如图表反映的是什么地理数据?哪些是有效数据?哪些是干扰数据?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是什么?同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和运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将地理数据与已经具备的知识及其组织结构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抽象与概括、分析与整合,明确地理数据的表达意义。如各种数据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数据反映了怎样的地理特征?蕴涵着什么地理原理与规律?
其次,要注重数据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深刻认识各种地理事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如人口再生产的类型需要比较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判读综合统计图,要引导学生既要进行纵向比较,了解各要素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它们与其它要素的关系。如某地区气候从沿海到内陆由海洋性过渡到大陆性,需要将纬度相当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再次,要加强数据变化的推理。根据一系列的事实和思维过程,对地理数据所表达的地理意义还要进行大胆的推理。如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据,推理发生极昼(夜)的地区范围;又如线状统计图中出现的高峰或低谷,尤其是一些标志着地理事象出现明显变化的临界值,常常因为特殊的意义而成为解题的突破口,如最低月平均气温往往是区分气候类型的关键数据。
3.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数据与图表
地理教材承载了大量的地理数据及其统计图表,这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挥地理数据的教学价值,提高应试能力的主要阵地。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数据。地理数据与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是学生明确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桥梁。因此,教师一要明确地理数据的重要地位,二要掌握地理数据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不能简单地把地理数据搬给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和心理负担。如学习地球自转线速度,应该将南北纬60°与赤道两地的线速度进行计算和对比,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图表。教材图表试图通过地理数据的表达,深刻地反映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图表资源,引导学生加以观察、分析和运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象的分布、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在图表中发现地理数据,从地理数据中学到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图表的阅读分析,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应试能力。运用地理数据、图表来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这是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
4.加强统计图表变式训练的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从非本质属性中揭露地理事象的本质属性,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图式变换的方法。通过各种变式训练,达到克服心理定势、促进思维的灵活性、牢固掌握地理事象内涵与规律的目的。
一是图与表变换。同一组地理数据既可以用统计图呈现,也可以用统计表表现。根据地理数据的特点和表达需要,教学中,应有效地将图与表进行相互的变换,如某地各月降水量和气温的数据表达,就可进行图与表之间的转换。统计表直观清晰,而统计图则形象生动。
二是图形变换。同一组地理数据还可用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进行表达,如折线图与柱状图,柱状图与扇形图之间的变换。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各类地理统计图进行重新设计和创新改造,有针对性地改变图形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在新的情景对象中去学会和巩固知识。
三是坐标变换。纵横坐标的互换会导致图形的改变,如柱状统计图变形为条形统计图。为了抽象概括地反映数值的特征,通过坐标变换,可将相应量值点集合在新的坐标中。根据这些不连续点的分布特点,以深刻地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特征,如气候点阵式统计图就是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的变式。
四是多数轴坐标图变换。为了表示构成某地理事象各要素所占的比重及变化特点,许多图式还可转换为多数轴坐标图。根据构成要素的多少,一般有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十字形坐标和多数轴坐标等。如三类产业构成统计图、土壤肥力“雷达”式统计图、放射状气候统计图。多数轴坐标中的许多点常联结成环状或玫瑰状,如风频统计玫瑰图。
总之,地理数据是地理学综合性、差异性与实践性的重要表征。在地理备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地理数据的重要作用,科学地组织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