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课堂 感悟地理

2010-04-05周红星

地理教学 2010年18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交流探究

周红星

中学时读的是理科,地理不属于高考科目,因此对地理并没有多大的好感。阴差阳错,读大学时,地理教育却成了自己的专业;说不上理由,后来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地理,应该属于骨子里喜欢的那一种。品味并享受地理课堂也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给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地理课成了我每天思考的必修课。

有趣的地理课堂来自生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知识掌握的关键。一名好的地理老师首先要让他的学生喜欢他的地理课。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天然的联系,生活中充满了地理知识。为了丰富地理课堂,数码相机成了我每次外出必备的工具。我用一名普通地理教师的视角拍摄月牙泉的神奇、天山牧场的醉人、纳木错的圣洁、虎跳峡的惊险、香格里拉的神秘……,并把它搬到属于我自己的个性舞台,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为了丰富地理课堂,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买上透着墨香的新闻报纸,在字里行间捕捉最鲜活的地理信息,然后如获至宝地把它贴在我的剪贴本里。几年下来,剪贴本已经是厚厚的一大叠,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为了丰富地理课堂,我喜欢上了中央十台的科学探索频道,我喜欢上了《中国国家地理》,兴趣是可以传染的,这些材料也慢慢地成了我的学生的最爱;为了丰富地理课堂,我和学生一起制作地球仪,一起观测天气预报,一起测量学校的经纬度,一起在大街上调查车流量,大家感觉地理原来离生活真的很近很近。

有效的地理课堂来自探究

一直认为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最智慧的教育。有时也把有效的地理教学简单地表述为:教师是否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话语完成了教学目标?兴趣只是学习的开端,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享受成功的快乐,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能力。地理学科中适合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开学第一课,我会找一段科学探索的视频给学生看,如“嫦娥奔月”(中国探月工程)的视频中,“卫星点火加速到脱离地球,再到点火减速被月球捕获”的过程每次总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震撼,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学生运用地理原理以及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到拓展。2010年8月我国的丹霞地貌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是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6个申报点捆绑申报的有益尝试,捆绑申报的最大价值在于6个申报点能够全面展示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围绕这个例子,学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什么是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怎样形成的?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探究热情。有效的地理还表现为课堂结束时学生探究欲望的意犹未尽,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素养得到提升。

有益的地理课堂来自交流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个人的学识和观点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才能得到拓展和深化。在交流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要有思维的交流,还要有眼神的交流,更要有心灵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去发现地理问题,并以浓厚的兴趣去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方法和意识,并在交流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观点。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自然灾害的力度和频度也在不断加剧。地理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理解人地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理观念是不能传授的,而是要依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和感悟的。地理观念应该是地理教学若干年后,当地理知识已经慢慢淡忘,但是处处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态度的深入人心的那点东西。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要为今日和未来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地理教师肩负的责任很重很重。

(作者为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如此交流,太暖!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