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之争:一个初步的述评
2010-04-05张寒松
张寒松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
“国进民退”之争:一个初步的述评
张寒松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
“国进民退”之争实际上是 2004-2006年由国企产权改革引发的有关改革方向是不是搞错了的第三次改革论争的延续,涉及对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理解,核心是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的定位和边界问题。近些年来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及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一定意义上存在的停顿和反复,加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使得“国进民退”现象频频发生。相信只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及国企改革,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推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危机过后,“国进民退”现象就会受到遏止而不会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国进民退”;金融危机;市场经济;国营企业;民营企业
去年以来,有关“国进民退”问题的讨论,在我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社会各界围绕什么是“国进民退”,在我国是否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如果存在这一现象,它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如果存在这一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和根源何在;如果存在这一现象,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如何;如果存在这一现象,它是一种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拟就此做初步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做简要评价,以期能对该问题的了解和进一步的讨论有所帮助。
一、对“国进民退”概念的理解
目前的讨论对“国进民退”概念并无明确的界定,人们对“国进民退”的认识和理解也并不一致。有的把“国进民退”理解为国有企业兼并收购民营企业的行为,有的把“国进民退”理解为国有资本在某些行业和领域的扩张,有的把“国进民退”看作新的“国有化”,有的把“国进民退”理解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大体上看,对“国进民退”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进民退”指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相应的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退出。广义的“国进民退”则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包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
二、“国进民退”现象是否存在
多数意见认为,存在“国进民退”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是在资源、钢铁、航空、煤炭等国有经济占有绝对比重的垄断领域迅速推进,在竞争性领域也有表现。指出的事实和案例包括:山西煤矿的整合,山钢收购日钢,宝钢重组建龙,国有航空兼并民营航空,中粮收购蒙牛,国有企业大举进入房地产业并在各地屡夺“地王”。数据有:2002到 2007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个行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比重出现上升的情况;《中国企业家》杂志调查“哪些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中选率在 10%以上的行业从高到低依次是石油石化、航空、钢铁、煤炭、金融。
另一种意见否认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否认的理由主要认为“国进民退”缺乏数据支持。马建堂用2004、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赵启正用 2009年私营企业在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从业人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等方面的增长均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数据,说明即使是特殊的 2009年也并非“国进民退”。李荣融等也否认存在“国进民退”现象。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慎下“国进民退”结论。周其仁认为,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国进民退”现象,要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的研究剖析,到底是双方自愿的市场化行为,还是由于政府的强迫。
三、“国进民退”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一种意见认为,“国进民退”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张曙光认为,“国进民退”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企的共同行动,“国进民退”涉及几乎所有重要行业,“国进民退”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活动,而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主导组织和公开介入,是政府意志和政策导向的结果,是一场新的国有化运动。崔之元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进民退”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上也很普遍。
另一种声音却表示“国进民退”只是个别现象。马建堂在总体否认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同时,也认为在 2008年和 2009年确实存在一些媒体上或社会上所称的“国进民退”现象,存在一些个别案例、一些现象。希望“国进民退”问题的讨论在警醒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垄断行业的改革,警醒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国有经济战略的调整和重组,警醒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非公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方面有积极意义。周其仁大体也同持此见。
四、“国进民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根源何在
国内学界的主流意见分析,“国进民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天则所的报告认为,这场国进民退的国有化运动,既有国际和历史的大背景,也有国内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内在原因。一是我们一直把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作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方针,努力加以贯彻实施,因而不惜通过大量注资和利益输送来支持国有企业,例如,资源要素租金主要留在企业,国有航空公司亏损几十亿,国家给予救助和补贴,而民营航空则受到排挤和遭到歧视,亏损几个亿只能关门;二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产业政策向大型国企倾斜,国企特别是央企往往是龙头企业,受到政策扶持,反过来,又过多地限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使之面临被重组和关闭的命运;三是国有银行垄断的金融体制和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提供了大举扩张的资金支持;四是金融危机冲击和产能过剩的结果使一些制造业利润下降,国有企业便向房地产和金融领域扩张;五是地方政府的 GDP偏好和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联合,强化了国企利益集团,进一步压缩了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胡星斗认为,“国进民退”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包括 (1)实行以国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超级庞大的政府,控制着主要的社会资源,无所不包,无所不为;(3)民营企业被“妖魔化”,“国进民退”得到虚假的民意支持;(4)未建立宪政制度;(5)特殊垄断利益集团掌握话语权、立法权,占据道德、法律制高点;(6)全球金融危机的错觉;(7)政府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产生挤出效应;(8)国有企业定位不清,边界不明。吴敬琏认为,产生这一现象,一是思想方面的原因,2004年以来,指责市场化改革的思想有回潮,“仇富”的情绪在社会上很流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政策的原因。为了支撑经济,政府要求大量贷款,为防止出现金融风险,银行就会选择国有大企业和有国家项目的企业贷款,这就产生了挤出效应。
与此同时,有人尖锐地指出国资监管立法欠妥是“国进民退”的重要诱因。顾功耘认为,国资监督不仅仅是对国资保值增值的监督,国资不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是应该向重点领域和关键领域集中,要有进有退。但是现在由于利益受困,很多国企把发展好的民企吃掉了。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国进民退”主要是应对金融危机产生的。王爱成认为,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国有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加快发展,而且加快做强做大,这样就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张维迎认为,中央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加快整合的努力,加上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众多经济刺激计划助推,导致“国进民退”。
当然对“国进民退”现象产生的原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而足。有的认为是市场和企业行为,有的直接指出是政府意志,也有的二者兼有。就具体案例看,山西煤炭的“国进民退”是地方政府出于提高产业集中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矿难考虑。中粮收购蒙牛主要是企业和市场行为,是再造诚信、挽救民族乳业之举。
五、“国进民退”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中国大多数事物都有“硬币的两面”的现象,“国进民退”同样如此。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国进民退”不是一种好现象,应该尽力予以制止。陈志武认为,“国进民退”有五大后果:一是使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的愿望很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二是中国的就业增长必然会走下坡路。过去 10年,尽管每年投入国有企业的资金平均是民营经济的 3.5倍左右,但在就业方面,国有经济平均每年损失掉100万个就业机会,是负贡献,而民营经济过去 10年每年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都在 400万—600万之间;三是对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就业机会减少使得接下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会继续恶化,由此对劳动力价格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至少未来一两年中国普通老百姓工资下降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四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常不利。国家掌握的财富越来越多,政府会把这些钱花在基础设施和大的工业项目上,尤其是高污染的重工业。如果把更多的收入和财富留给民间,让老百姓去花,他们会把这些钱花在跟民生和消费品有关的轻工业上;五是使得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停滞不前。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国家法治水平就越低。原因主要是法律和行政权力不能平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种法律和行政权力面前不平等的事实维系的时间越长,对于整个社会法治精神的侵蚀程度就会越恶劣。张曙光认为,“国进民退”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潜藏着很大的风险和危机。首先,这是体制上的倒退,它强化了国有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对以前实施的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一种反动。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市场基础尚未巩固的情况下,这一走向的发展有可能使我们偏离市场经济的轨道,葬送改革的成果;其次,它将形成一个权钱结合的权力资本集团,操纵国家经济命脉,侵夺人民利益,造成普遍的大规模的社会腐败;再次,国有企业本身的制度缺陷将会进一步发展,其低效率和无效率现象将会重新出现并扩大蔓延,中国经济将会再一次跌入低谷。张曙光、章立凡等还提请记取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次“国进民退”的历史教训。吴敬琏认为,“国进民退”不是一种好情况,应引起各方的注意。许小年认为,“国进民退”背离改革方向。茅于轼、周瑞金、胡星斗、赵晓、盛洪、张鸣、保育钧、胡德平、任志强等许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都对“国进民退”现象持批评意见。
另一种意见却对此现象给予了较高的肯定,他们认为“国进民退”现象的好坏要用生产力标准衡量,谁进谁退并不能一概而论。按照这种意见,煤炭行业的“国进民退”有利于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矿难,是好事,而且从长远来看,资源领域内的国进民退在一定时间内是顺乎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大势所趋。航空、电力、水务、军工等有的属于自然垄断,有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需要实行国家垄断或半垄断,这样的“国进”不仅能缩小贫富差距、修补改革共识,而且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也能够起到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王爱成认为,“国进民退”现象对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国企兼并的行为是有目的的,通过并购其他企业调整自己的产权结构,完善自己的生产、经营功能,同时建立一套比较合理的企业运行机制。而这样国有企业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利润。
还有一种观点,对市场推动的“国进民退”现象持肯定意见,而对行政推动的“国进民退”持否定意见。周其仁、马光远、王东进大体持这种看法。周其仁认为,市场竞争之下,任何市场主体都有进或退的可能性,不管是“国进”还是“国退”,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寻求产品与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与创新性,是任何年代、任何形势下不二的成功法则。
六、“国进民退”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一种意见认为,“国进民退”只是暂时现象,不可持续。张维迎提出,“国进民退”和金融危机紧密关联。中央企业 2010年调整优化到 80—100家和培育 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决定其采取兼并重组办法快速扩张。而本轮金融危机过程中,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 2009年近 10万亿银行贷款,为国有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大量资金。政府一心助力国企,但风险也随其伴生。当市场急转,国企在行业中的垄断将变成一种累赘,从而导致大量坏账产生。“国进民退”将由此止步。
反之则认为,“国进民退”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趋势。王爱武认为,“国进民退”对经济发展有利,在现阶段,“国进民退”现象还会继续不断地出现。陈志武在一篇题为《从 2049年看中国》的文章中预言,2008年经济危机后,由于决策层、知识界和业界普遍对政府严格管制、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保持抗击危机冲击能力方面充满自满和自信,原本打算在危机前进行的许多基本制度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企产权改革、财政民主改革、税权宪政制衡机制改革,危机之后都被放弃,2009—2019年,“国进民退”潮流不会得到改变,改革走向大退化。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富民穷”局面继续恶化;第二,财政税收占GDP之比继续上升;第三,国内民间消费需求继续下降,到 2018年居民消费只占 GDP的 30%左右。这样,在2018年后会出现短暂的危机和动荡。危机将迫使中国在 2019—2049年再来一场改革开放三十年。许多认为“国进民退”已成为一种潮流、是一种普遍现象的专家学者都有这样的担心。
七、“国进民退”之争的一个简要评价和总结
综合以上介绍,笔者认为,自去年以来,社会上有关“国进民退”之争恐怕很难说是空穴来风,“国进民退”现象客观存在,没有必要否认,官方否认“国进民退”现象,似乎也主要是出于强调中央加快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没有变这一考虑。对“国进民退”现象的讨论和分析意义十分重大。这一讨论,实际上是 2004—2006年由国企产权改革引发的有关改革方向是不是搞错了的第三次改革论争的延续,涉及对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理解,核心问题是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的定位和边界问题。应当说,近些年来,我们在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在加快推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方面,在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一定意义上存在着停顿和反复,这种停顿和反复,加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无疑为“国进民退”提供了土壤和条件,经济活动中,更多的不是国有企业的有进有退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共进,而是“国进民退”。我们希望并相信,危机过后,只要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十五大以来确立的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及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不变,坚持推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坚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国进民退”现象就只会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而不会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我们希望陈志武先生关于 2009—2019年中国改革会大退化的预言落空。
[1]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经济走势跟踪》,2009年第 83、89期。
[2]陈志武:《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商务周刊》,2009年第 10期。
[3]谁在为“国进民退”造势.http://www.9ask.cn/zhuanti/shidian/20100304_56.h tml.
[4]国进民退引爆路线之争 吴敬琏频开炮捍卫市场经济.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29/12/72265_8036272. shtml.
[5]许小年:《“国进民退”背离改革方向》,《商界:评论》,2009年第 11期。
[6]张鸣:《“国进民退”是一条死胡同》,《炎黄春秋》,2009年第 9期。
[7]邢少文:《新一轮“国进民退”之殇》,《新华月报》,2009年第 9期。
[8]解析“国进民退”论断真伪.http://www.sasac.gov.cn/n1180/n6881559/n6987010/6987061.html.
张寒松(1963—),男,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F276.1
A
1003-8353(2010)04-0053-04
[责任编辑:王成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