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评介
2010-04-05孙桂荣
孙桂荣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评介
孙桂荣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研究。也可以说,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甚至跨文化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一门目前最为活跃的国际新兴人文学科。当然,比较文学研究也是一种有着自己特定研究理路、研究范式的研究样式,所比较之文本的可比性问题,以及比较理论、比较标准的确定等都决定和影响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最终学术水准。如果面对这一切没有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态度,受先入为主的成见抑或意识形态拘囿的影响,所得结论便往往失之偏颇、流俗,经不起太多推敲,比如“重写文学史”浪潮中出现的不少鲁迅与胡适的比较研究等。
李萌羽博士的《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齐鲁书社2009年8月出版)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某些当代流弊。该书是在她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潜心补充、修改而成的。它采取跨文化研究视角,将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中外文坛上的中国作家沈从文与美国作家福克纳,放置于中西文学坐标平等的位置上分别考量,运用本土化、后现代性、生态美学、宗教学、原型批评等对20世纪世界文学及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多维理论视角,对沈从文和福克纳两位作家作品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阐释。该书一方面旨在深化对两位作家作品的文化特质研究,另一方面则力图对中美文化与文学的“互识”与“互证”提供学术个案支持。
该书的不少研究结论深刻新颖,突破了沈从文与福克纳研究的一般定论,显出了作者难能可贵的学术创新企图,围绕着20世纪两位中西著名作家“和而不同”的创作风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的确,从跨文化视野来看,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任何民族的文学都不会永远处于纯粹状态中,都必然呈现出世界化趋势从而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趋同性与相似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文学是一个民族全部经验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性格的产物,不同的民族文学也会呈现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上的个性化与丰富性特征。该书对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前提下而来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可变性与不变性,是该书的关键词,它往往从两位作家具体的文本形态出发得出体贴入微而非凌空蹈虚的结论。尤其是那些言简意赅的精妙结论,明白晓畅但却能给人深深的启迪,如有关两位作家对现代文明态度的微妙差异,“沈从文主要是从人性扭曲的角度批判现代文明,侧重于对现代文明发展前期所暴露的负面性的抨击;而福克纳则对现代文明后期由工具理性所导致的人性堕落以及人的本质的失落现象进行深刻反思”(该书第85页);对社会生态的不同观照,“沈从文更侧重于描写湘西世界人们之间的和谐、亲近关系,而福克纳则着重表现南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关系”(该书第122页);对宗教神学态度的细微之别,“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呈现的是一个充满了明媚的阳光气息和浪漫的传奇色彩的神之诞生和恋爱的神话,而福克纳的作品则是一个充满着‘喧哗与骚动’的荒诞、混乱的神之解体和死亡的神话”(该书第234页),这些结论是对两位作家“和而不同”创作风貌的集中概括,同时也或隐或显地指涉了他们所分属的不同社会与文化语境。
该书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是对20世纪某些重要理论思潮的出色运用。名为“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该书不是一般的作家论比较,而是将两位作家的创作纳入特定理论思潮视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别论述。具体来说,就是以在20世纪人文社科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五种理论(本土化民族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宗教学理论、原型批评理论)作为烛照作家作品的“利器”,从这些不同理论所代表的不同批评立场出发去对两位作家作品进行一次次“重读”与“再比较”。该书的篇章结构亦由此而来——围绕这五种理论思潮分别组成五个章节,每个章节在进入具体文本剖析之前先用大量笔墨对所使用的理论武器进行阐释探源。这使整部书的研究框架严谨整饬,而且五种理论视角的选取也恰到好处地涵盖了两位作家多维度的立体创作侧面。由于“工具”选得准、选得巧,在抡起“工具”进行具体批评实践时也便能有的放矢,做出更加合乎作品原貌的价值判断。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不同理论的有效运用,才使得该文不管具体章节如何转换,始终处于一种“比较”的状态中。“‘湘西世界’与‘约克纳帕塌法天地’”、“‘湘西巫楚文化’与‘南方庄园文化’”、“‘天人合一’与‘个人主义’”、“‘湘西精神’与‘南方道德’”、“‘人神相悦’与‘人神对立’”……单是这作为该书章节题目的一长串对比式语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沈从文与福克纳两位作家的微妙差异,而其由来则无疑应归功于作者深厚的理论思维。
作为一部中西比较之作,该书还显示出了作者广博的中外文学、史学知识,长篇英文摘要更体现了写作者娴熟的英语文字技巧,与美国福克纳研究专家罗伯特•哈姆布林教授的一席访谈则大大拓展了国内福克纳研究界的学术视野。总之,该书的出版表明李萌羽博士通过近几年的跋涉已站到了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之上,期待着她能够在比较文学领域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