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取向与路径选择

2010-04-05尹焕三

东方论坛 2010年3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农业

尹焕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 青岛 26607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取向与路径选择

尹焕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 青岛 266071)

追踪“城乡一体化”形成的脉络发现,最早是用“统筹城乡发展”概念来表达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使用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总结概括了“五个统筹”并做了详细的解读;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新思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城乡各领域的全面互动和对接,在宏观层面主要指城乡政策的调整完善,构建城乡统一政策体制框架;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城乡各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城乡双方的互惠、互利、互补和共赢。

“城乡一体化”;政策取向;形成脉络;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路是怎样形成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本文拟对此做肤浅的探讨。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路的内涵机理

所谓“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把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统一考虑、统一安排、统筹协调、和谐发展,也就是通过城乡互动、城乡互补、城乡互惠、城乡互利、城乡渗透、城乡对接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体制基本消除、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城乡生产要素实现平等双向流动、城乡经济社会交叉融合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发展过程。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三化”:一是生产要素城乡之间的配置科学化。包括工农产品交换、储蓄利用、土地征收、劳动力转移等。在这个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质是要使要素的配置从单纯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转向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二是体制政策城乡的统一化。城乡实行两种体制、目前反差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在这个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质是要改变城乡实行两种体制的做法,把已经在城市实行的政策延伸到农村,进而缩小这些领域的城乡差距。三是社会公共资源城乡之间的分配合理化。公共资源城乡之间的分配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要素城乡配置科学化和政策城乡的统一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质是要把公共财政覆盖到农村,为矫正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体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生产要素城乡配置科学化是经济层面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质,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要求和最终决定体制政策以及社会公共资源城乡的统一化;反过来,体制政策以及社会公共资源城乡的统一化,对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形成的社会背景与政策演变取向

1、“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形成的社会背景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在总结和反思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创建的,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也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客观要求做出的必然选择。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政治上通过户口管理的途径把国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将城乡居民的身份、地位进行界分;在经济上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税收等途径,从农村、农业中筹集财政收入,支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在国民经济恢复的特定历史阶段是必要的,但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和突出,造成城乡之间权利和待遇等方面的差别不断拉大,工农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断加深,城乡和工农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和谐日益加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演变取向

最早表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念使用的概念是“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念,报告在阐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五个统筹: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2](P2-3)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对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十一五规划”纲要在阐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时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P8-9)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理念,“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4](P23)在描绘全面小康社会新要求时,提出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4](P20)等充满公平正义色彩的新目标。

十七届三中全会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理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5]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要求“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6](P22)。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六个方面进行部署: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在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时,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6](P22)等新举措。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实现城乡的全面互动和对接,在宏观层面主要以城乡政策调整为基本着眼点,以构建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财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城乡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全面互动和对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工促农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工农互补、城乡双赢、和谐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局面。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笔者在调研总结的基础上,认为以下几种形式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各地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实事求是的进行选择。

1、城市工业拓展和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对接

当前城市工业发展受到了空间以及资源的等重要瓶颈因素的制约,而农村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工业规模拓展,而且农村正面工业化发展的强烈要求,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加强渗透与对接。所谓城市工业拓展和农村工业化发展对接,就是城市名牌大企业向农村的渗透、延伸,实现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对接,使农村工业成为城市名牌大企业在农村的配套产业,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推进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化的对接,就是要引导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向农村渗透、延伸,[7]在农村发展城市大企业的配套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方向,强化产业内部联系,提升农村工业的产业配套水平,提高主导产品当地配套率,加快产业链的形成,培育产业集群。要适应城乡经济发展内在需要,加快农村产业布局调整,加快农村工业化的步伐,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强化区域经济理念,实施以产业集群化为主的布局调整,突出各地的资源优势,实现错位互补,培植新的增长点。突出主导产业的培育,加快各类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农村形成若干特色突出、承接性好、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加工业基地。充分利用农村空间广阔有利于工业规模拓展的良好条件,推进城市工业空间拓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构建城乡一体的工业发展的崭新格局。

2、城市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链的城乡对接

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城乡产业化链的对接,就是指城市龙头企业投资于农产品加工业或农产品外贸出口业,通过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基地,形成城市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实现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出口一条龙,这不仅体现了城乡的互动,而且也包含了生产与销售的互动,促进城市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城市投资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外贸出口的大企业,要实现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稳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以农户承包经营的条件下,必须建立连接农户生产基地的农产品产业化链,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互动。当前,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投资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建设战略,培植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组建农业产业化群,把农副产品纳入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农产品带动辐射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培育产业化基地,不断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链。积极扶持“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龙头公司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外贸发展基金要向促进农产品出口倾斜,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认证等,扶持出口生产基地。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发有利于精深加工的农业资源,实现加工原料多样化和优质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

3、品牌助推经济国际化的城乡对接

随着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深度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国际市场竞争是高层次的竞争,实质上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品牌是知名度和信誉度,品牌代表产品的标准,品牌就是生产力、生命力、竞争力。强化品牌助推城乡经济的国际化,就是充分利用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优势,加大农村的招商引资力度,以知名品牌为依托扩大出口创汇,助推城乡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利用城市的品牌,助推城市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园区、大项目、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招商。同时,应综合运用城市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抢占国外市场,弥补资源短缺,解决农副产品出口面临的各种壁垒,扩大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助推乡镇企业“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鼓励乡镇企业到境外办厂、合资(合作)经营,为企业创造全方位开发国际市场的有利环境。综合运用城市品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弥补资源短缺,解决农副产品出口面临的各种壁垒,扩大发展空间[8]。积极引进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产品市场在国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这种企业既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又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以知名产业和产品品牌为依托,发展创汇农业,积极鼓励乡镇、村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稀产品,争创国家、省和市级农产品品牌。大力开发名、特、优、稀、新产品,并对其进行全面资质认定,颁发证书,注册商标,通过新闻发布会、展销会、产品推介会、广告等形式把名牌农产品打出去,推向国际市场。

4、科技研发与转化相统一的对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农村农民迫切需要适用技术实现科技兴农,城市的农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应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能够研究开发出较多的适用科技并将其转化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必须遵循互利双赢的原则。所谓研发与转化相统一的城乡科技发展的对接,就是把城市的科研、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优势与农村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农村为城市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提供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促进城市农业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形成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对接。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的探索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的有效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农业科研院所领办科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特派员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农业科技110服务模式、农业科技合作社模式等,这些模式都能把农业技术需求和供给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的农技开发与推广,转化为城市科技人员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优势互补互动的现代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平台。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专家与农民建立合同契约关系等形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紧密联合,为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入新农村建设主战场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形成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对接互动,互惠互利的市场手段推动“科技下乡”和“科技进村”活动,把城市科技资源特别是科技人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推动农村技术市场的发展,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新的社会分工与协作,有力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5、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观光农业发展的对接

所谓城乡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就是具有农作、观赏、休闲和旅游的特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同时为农民带来较高收入,实现城乡的生产与生活的对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必须以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把农业生产融入城市居民生活中去,立足于农村自身比较优势,选准资源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区域进行整合,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区。生态观光农业强调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的统一,本质在于人与自然环境诸方面的和谐,因此,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要高度注意山、水、林、草等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农业生产与生态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发展观光农业,要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观赏、品尝、购物、农作、文化娱乐、乡土文化欣赏等功能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农村观光园区,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要依托旅游景区或景点发展观光农业区,使观光农业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态农业要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搞好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屏障,营造秀美的山海城风光。努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制定实施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积极的借鉴并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依靠城市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信息优势,大力发展与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反季节农业交叉互补的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衔接农业生产与城市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与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的特色农业,加强城乡居民的交流和丰富城乡居民生活。

6、哺育与反哺的城乡政策的对接

所谓哺育与反哺的城乡政策对接,就是在城市工业发展初始阶段的稚嫩时期,政府通过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从农村母亲产业——农业中筹集财政收入,来哺育城市工业的发展;当城市工业成长壮大起来之后,政策倾斜的方向要进行调整,反转过来主要从工业中筹集财政收入,反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这是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的农村和农业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为国家财政提供了数万亿的资金,强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哺育了我国工业的成长。根据目前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城乡互动的重点,要求政府财政必须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是国家对城乡发展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国家财政根本收支政策高级层面的对接。[9]一是重点要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着力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使现代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信息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二是财政要在预算中逐渐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努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不断增加我国在农村教育投入总量,特别是义务教育。三是对贫困地区要实行重点扶持,国家应继续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制度,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把特困的农民从沉重的教育负担中解脱出来。四是加快金融政策调整,优化农民融资环境,解决农民创业资金短缺的“瓶颈”。国家通过增加贴息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提供贷款支持,促进农民增收。

7、分治与统一的户籍制度的城乡对接

所谓城乡户籍和就业制度改革的对接,就是指对城乡分治、城乡分割、城乡封锁的户籍和就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就业大市场,简单得说就是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科学配置。城乡户籍和劳动力的互动是在制度层面的高级互动,是国民在身份地位上的法律规范和劳动就业民生之本的制度确认。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弊端日益突出。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在户籍、身份、地位、待遇、权利等方面人为地制造了差别,使农民在社会中沦为“二等公民”;二元结构封锁了城乡的联系,限制了人的迁徒自由,分离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10]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剥离“寄生”在现行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功能,还户口以本来面目,应按照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经济来源或有直系亲属、监护人承担赡养、抚养、监护义务确定户籍,取得户籍后,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条件,公民平等地享有租购住宅、求职、工作、受教育、婚姻生育、参与公共政治社会生活等权利,不再设立类似红印、蓝印之类的差别性户籍,取消以“暂住证”为代表的不合理的证件和收费项目,构建符合实际、公正平等、具有人性味的户籍管理体系。

8、分离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对接

所谓分离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对接,就是对原有城乡分离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机制进行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就业方面的互动对接,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存在总体过剩和局部短缺的突出矛盾。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约4.97亿人,按照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农村仅需要1.8亿人,劳动力总体过剩约有3亿人,已经通过进城打工或经营转移就业2亿多人,目前还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待安置,[11]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的二、三产业仍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劳动力资源城乡一体、城乡互动,加快政策的调整、体制的转换和新机制的构建,在农民工的户口管理、劳动合同、工资的支付、人身安全、居住、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具体实际地加以解决。政府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来关爱农民工问题,围绕打工农民经常遇到的“活难找、钱难挣、权难维”的问题,政府的劳动、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他们排解困难,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构建城乡平等的就业机制。

9、分割与规范的社保体系的城乡对接

所谓分割与规范的城乡社保体系的对接,就是指对城乡分割、差距悬殊的社保体系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城乡居民规范统一互助共济的社保体系。城乡规范统一的社保体系,实质上就是城乡居民的互助共济,是以人为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国民大团结、大联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城市中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了以医疗和养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总体看不仅很不健全,而且在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在农村较普遍的存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4](P39)重点是加快农村的社保体系建设的步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统一、规范、层次化的社保体系,就是区分三个模块,覆盖四种人群,[12](P195-196)最终实现人人有保障的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保体系,就是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相互贯通的社保体系。区分三个模块,是指在城镇、农村和农民中建立三个不同特点的模块,并具有层次化。覆盖四种人群,是指覆盖城镇固定就业者、灵活就业者、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以及尚未被征地的农民,覆盖四种人群即覆盖了全社会的成员,亦即实现了人人有保障的目标。当前,重点是抓农村医疗和养老这两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基本思路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这项制度到2010年将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再有,着力解决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总的指导思想应该走“土地换保障”的路子。国家在征用土地时,要从集体和个人双方补偿中扣除一部分资金,国家从拍卖土地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建立不同标准的个人帐户,以其他形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也应从土地转让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2002-11-18.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08-10-12.

[6]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 杨张维.基于统筹城乡产业的重庆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8):32-36.

[8] 官锡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品牌城镇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6, (10): 46.

[9] 胡世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经济分析[J].农村经济,2007, (2): 68.

[10] 尹焕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中间阶层培育机制的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4,(1):72.

[11] 李玉梅.积极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答本报记者问[N].学习时报,2006-11-27.

[12] 刘卫国.编制和谐社会安全网.统筹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侯德彤

The Policy Orientation and Path Selection of “Coordinated Urban-rural”Development

YIN Huan-san

(Qingdao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266071, China)

The idea of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was first put forward at the Seven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 The basic path to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all-round interaction and gearing to the same standard. On the macro-level, this means the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olicies to establish a united frame. On the micro-level, this means th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trad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r mutual benefit, complementation and win-wi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olicy orientation; form a sequence of ideas; path selection

C913

A

1005-7110(2010)03-0106-06

2010-05-01

尹焕三(1949-),男,山东高密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青岛市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城乡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